佳作赏析 · 列表页

讽刺幽默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资源中心

佳作赏析

  • 从“纬”到“科学”——论《老残游记》在清末民初的批评与接受
    11-09

    ·蒋浩伟·内容提要清末民初时期,《老残游记》因书中的“谶纬”内容受到了旧派人士的追捧,而胡适和阿英等“五四”新文学提倡者却认为这部小说是带有“科学精神”的,“写实”的,语言“脱俗”的白话小说。与旧派人…

  • 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军事影响论补证
    11-09

    ·李万营宁稼雨·内容提要《三国志通俗演义》对于古代军事领域的影响,研究者大多笼统论之,所用材料陈旧乏新。笔者发现明代后期的兵书中已经大量存在引用《三国志通俗演义》情节作为战例的情况,这说明,《三国志通…

  • 《古老的故事一则(〈红楼梦〉译述)》研究:文献来源与内容特征*
    11-09

    ··内容提要在1928年上海出版的一份英文刊物《中国科学美术杂志》上,有一篇关于《红楼梦》的文字,中文题为《古老的故事一则(〈红楼梦〉译述)》。国内学界对这篇文字的研究较为欠缺,对其基本情况的说明和性…

  • 美国汉学家梅维恒《红楼梦》英译研究*
    11-09

    ··美国汉学家梅维恒(VictorHenryMair,1943—),生于俄勒冈州,1965年本科毕业后加入美国政府派遣的和平队(PeaceCorp)在尼泊尔服役两年,或许由此而萌发了他研究亚洲文化的兴…

  • 晚清小说中的“末日”与“未来”——梁译《世界末日记》的意义
    11-09

    ··内容提要梁启超经由日文重译的哲理小说《世界末日记》(1902),在德富芦花译本基础上,以中国典故对小说进行改写,并添加按语,将修辞策略坐实为现实政治诉求,激发民智,期求新民。作为一部“反乌托邦”小…

  • 晚清沪外小说专刊《扬子江小说报》研究
    11-09

    ··内容提要《扬子江小说报》是宣统元年(1909)在湖北汉口出现的一个小说月刊,它在社会内忧外患和小说专刊不景气的背景下创办,以开启一般国民民智为宗旨。胡石庵等报社同人在创刊时总结之前小说专刊办刊的经…

  • 彭妃为《红楼梦》所涉“姽婳将军”原型及本事考辨
    11-09

    ··关于《红楼梦》中“姽婳将军”林四娘的原型,在“红学”研究中并未得到重视。历来研究者多瞩目于王士禛、陈维崧、蒲松龄、林西仲等人的作品。可惜曹雪芹笔下的姽婳将军与上述几人作品中的林四娘形象相去甚远。署…

  • 论清初诗坛对曹雪芹诗学观的影响
    11-09

    ··甲戌本《石头记》第一回脂砚斋批语有“余谓雪芹撰此书,中亦为传诗之意”,此语一出,后世颇有争论,但《红楼梦》中存有大量的作者所创作的诗词则是不争的事实。这些诗词已经成为《红楼梦》的有机组成部分,起着…

  • 著此一家 骂尽诸色——“走向文学中心”的书童
    11-09

    ··古代小说文本对“社会边缘人物”的描写和记录,不仅大大扩增了作品的社会文化含量,也是其作为通俗叙事文学之文体特征及文体优势的重要体现;古代小说对“文学边缘人物”的艺术处理,丰富了小说家在结构设计、形…

  • 拟于画、剧:解析《金瓶梅》写人的“似真”效果*
    11-09

    ··内容提要《金瓶梅》中的人物之所以至今仍能给读者以如真似活感,除前人所论它从根本上写了平凡人的人生人性外,明清拟于画、剧的相关评点也揭示出“似真”缘于如画如戏的审美幻觉。从拟画角度看,《金瓶梅》人物…

  •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本旨与接受阐释——从嘉靖本与毛评本的差异说起
    11-09

    ··内容提要《三国志通俗演义》目前所知最早的本子刊刻于明嘉靖壬午年间,最接近罗贯中原作。其基本主旨是“尊刘贬曹”,但在具体人物的刻画上情况又很复杂。他笔下的曹操是反面角色,但同时又肯定其深谋远略、赏识…

  • 论毛评本《三国演义》的“奇书”“才子书”之誉*
    11-09

    ··内容提要在毛评本中,《三国演义》同时被誉为“四大奇书第一种”和“第一才子书”。以诗文领域的“奇书”“才子书”来评价通俗小说表达了当时部分文人试图突破正统与卑下、雅与俗的界限,来肯定通俗小说作家的文…

  • “五行”思想下的《红楼梦》人物关系建构
    11-09

    ··内容提要红学,是与“甲骨学”“敦煌学”鼎足而立的显学之一。《红楼梦》也被视为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或中国的“百科全书”式鸿篇巨制。关于《红楼梦》人物塑造方面的研究著述,两百多年来研究者已经说过不少…

  • “三言二拍”: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精彩呈现*
    11-09

    ··内容提要“三言二拍”作为明代著名的话本小说集,在中国通俗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有近1/5的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展现了西周、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等朝代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及其所蕴…

  • 论世情题材小说中人物的“道德困境”
    11-09

    ··内容提要面对多方面人伦关系的利害冲突,或者两种道德准则的抵牾矛盾,人们常会陷于难以自拔的“道德困境”。具体而尖锐的伦理难题,考验着世情题材小说主人公抉择取舍时的道德原则、情感依托、人生信念与处事策…

  • 类型·狂欢·祀典:明代小说斗龙情节的多维解读
    11-09

    ··内容提要中国古代的斗龙故事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到了明代,逐步完成了各种要素的融合,正式成为一种崭新的小说情节类型。龙在明小说中一般以负面的挑衅者出现,争斗的结局却又是失败者。与此同时,斗龙的叙述方式…

  • 作家身后刊刻与章回小说的原本问题
    11-09

    ··内容提要章回小说在作家身后刊刻非常普遍,尤其是一些小说名著。这类小说在传抄和刊刻过程中被后人多次修改,已非作家所作小说原貌。章回小说地位卑微,不受文人的重视、尊崇,谁都可以修改。章回小说用白话散文…

  • 《西游记》中的山东方言词汇例释——兼及《西游记》黄肃秋注与李洪甫注
    11-09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人们往往认为《西游记》系用江苏淮安方言写成。但笔者发现,《西游记》中有数量不菲的山东方言词汇;以学界公认可作为山东方言语料的《聊斋俚曲集》和《醒世姻缘传》等为参考,结合今人所编山…

  • 论成兆才评剧对明清小说的改编?
    11-09

    ·郑秀琴·成兆才(1874-1929)是我国五大剧种之一评剧的奠基人。他集编导演于一身,既是出色的评剧表演艺术家,彩旦、老生、小花脸等都是他擅长的行当;又是一位优秀的导演,同时更是杰出的剧作家,为评剧…

  • 明清小说与民初新剧?——以郑正秋《新剧考证百出》为例
    11-09

    ·赵骥·明清以降,小说这一文学形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清末民初,一种全新的舞台形式——新剧日渐成熟,成为日后话剧的雏形。新剧初兴之际,由于戏剧文学尚未成熟,“剧本荒”成为当时新剧舞台的通病,新剧活动家便…

  •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