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赏析 · 列表页

讽刺幽默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资源中心

佳作赏析

  • 文学地理视域下的顾太清“大运河情结”
    11-09

    ·伏涛·内容提要久居京城的满族女史顾太清平生友朋中多江南才女,尤其是浙江女史。其文学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她们的影响。在其诗词中多提杭州、苏州,偶尔也说到扬州和镇江。在其小说《红楼梦影》中写梅公子进京赴试途…

  • 从“白蛇传”故事探究明清江南大运河两岸城镇的社会生活?
    11-09

    ·王珏·内容提要从“白蛇传”故事里涉及到的地名可以看出江南大运河两岸的市镇为了商业、生活和交通的便利选择了依水而建,商业中心通常设在城市内河与运河的交汇处。许宣从杭州到苏州航线夜间通行与明清环太湖地区…

  • 周汝昌红学体系的学术价值及对其“悟证法”的质疑?
    11-09

    ·林海清·内容提要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发掘出曹雪芹及其家世的大量珍贵资料,充分肯定《红楼梦》的价值,初步构建了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的红学体系,提出了一些有较大影响的新观点,是一部具有“里程碑”…

  • 山人文化视野中的《儒林外史》?
    11-09

    ·冯保善·内容提要《儒林外史》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其对于明清时期特殊的山人群体,以及弥漫于当时社会、渗透进社会“毛细血管”的“山人气”,同样有形象具体、入木三分的刻画,这是…

  • 被虚构的小说虚构论*——以鲁迅对胡应麟的接受为中心
    11-09

    ·刘晓军·内容提要小说虚构论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方小说理论作用下的结果,但促使这种小说观念确立并颠覆传统小说观念的是《中国小说史略》提出的至唐人“始有意为小说”,鲁迅将这个论断的理论根源上…

  • 中国小说西译之嚆矢*——梵蒂冈《玉娇梨》手写本的发现
    11-09

    ·陈艺璇王燕·内容提要梵蒂冈宗座图书馆(BibliothecaApostolicaVaticana)发现的《玉娇梨》手写本,大约完成于1700年初。这一手写本汉字、罗马字注音、意大利译文三种文字合璧,…

  • 荀玫原型为袁枚考
    11-09

    ·叶楚炎·内容提要平步青《霞外攟屑》卷九中所提及的荀玫“似指卢雅雨”之说存在着诸多疑问,通过卢见曾和荀玫的对比可知,两人姓名字号之间全无联系,在家世、家境、年岁、科名等诸多方面,卢见曾也都与荀玫有显见…

  • 科学抑或妄想——晚清科幻小说对“科学”的认识
    11-09

    ·曹祥金·内容提要“小说界革命”中,西方科幻小说作为一种新的小说类型被翻译并引进中国,时人称为“科学小说”,引起了晚清知识分子的高度关注和创作热情,出现了早期科幻小说创作的繁荣。严格来说,由于不具备基…

  • 近代岭南报人小说家王斧考述*
    11-09

    ·梁冬丽·内容提要在访查大量国内外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考述王斧在辛亥革命以前,作为职业报人及其从事小说创作以宣传政治主张的功绩;辛亥革命以后,以国民革命见证者身份从事监察员的政绩,及作为收藏家、革命资…

  • 从《聊斋志异》的篇目命名看蒲松龄的小说文体意识*
    11-09

    ·王瑾·内容提要小说命名是作家艺术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小说集中各篇目命名的发展变迁,一方面体现着作者对作品内容的概括,是理性思维的提升;另一方面体现着作者的小说观念。从《聊斋志异》的篇章命名情况,…

  • 新见日本内阁文库所藏中国明清文言小说叙录*
    11-09

    ·吴肖丹·内容提要据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访书所得,计有中国笔记小说刊本《秀异事榷》《古今奇闻》《警心随录》《霞房搜异》《粟日抄》和抄本《花间笑语》未被书目著录,小说刊本《琅嬛史唾》《狐媚丛谈》《花…

  • 晚清两种《红楼梦》衍生艺术形态释论*
    11-09

    ·王丹·内容提要《红楼梦》衍生艺术形态作为在《红楼梦》传播之际渐次生成的艺术群体,是《红楼梦》小说流布传播的重要拓展。以晚清之际的涉红酒令、涉红印谱为考察点,通过分述其内容形制、生成发展、艺术特质及与…

  • 未著录的晚清佚名《新红楼梦》及相关作品考辨*——兼谈名著续仿现象的“非经典作品”
    11-09

    ·齐欣·内容提要晚清佚名《新红楼梦》在一粟编《红楼梦书录》及冯其庸李希凡主编《红楼梦大辞典》等红学工具书中均未著录,本文对这部《新红楼梦》作品情节内容进行评述,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同名作品的因缘影响进行考…

  • 音乐学视域下《红楼梦》“黛玉琴歌”及其叙事功能探析
    11-09

    ·张增赋孙颖·内容提要《红楼梦》第八十七回中有关妙玉、宝玉在潇湘馆外偷听黛玉弹唱琴歌的描写,研究者大多倾向认为出自续作者手笔,本文无意于纠缠续书与原作之辩,旨在从音乐学和琴律学的角度对第八十七回中黛玉…

  • “作践南华庄子”考——兼及《红楼梦》涉《庄》文本的学术意义
    11-09

    ·张昊苏·内容提要《红楼梦》第二十一回有“作践南华庄子因”之语,部分版本作“剿袭南华庄子文”。经过版本校勘与内外证结合研究,当以前者为曹雪芹初稿,句读成“作践《南华》《庄子因》”,意指贾宝玉续《胠箧》…

  • 桃源精神的图文互见:从《豆棚闲话》到《豆棚闲话图》*
    11-09

    ·刘祥·内容提要“豆棚”系列文献是清代“语—图”互文与迭变的典型。《豆棚闲话》在说话场合——“豆棚”中谈论尖锐社会问题,探寻易代之际的伦理道德规范。《豆棚闲话图》淡退了小说文本中的伦理内涵,集中摹写乡…

  • 跨语境视野下的中国古代小说插图叙事*——以明清六大古典小说俄译本为中心
    11-09

    ·高玉海罗炅·内容提要近些年中国古代小说插图现象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将研究的视角转向中国古代小说俄文译本中的插图,考察和梳理了《三国演义》等六部中国古典名著的俄译本…

  • 论狐狸精的“药丸”*——《聊斋志异》中的心身疾病研究
    11-09

    ·周彩虹吴和鸣张道华·内容提要《聊斋志异》中有大量涉及疾病、生死、医药的作品,狐医是其中最重要的医者。在这类故事中,主人公的起病既有生理的易感性,更有心理的因素。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等整个过程…

  • 《西游记》人物和故事情节的佛教意蕴*
    11-09

    ·王玉姝王树海·内容提要在明代三教融合思想的影响下,吴承恩深受佛禅思想的浸润,其诗歌作品中即已表现出佛禅意蕴。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皆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一路降妖除魔,在经历九九八十…

  • 危险的消遣:“看街”——明清小说中女性的日常生活(二)①
    11-09

    ·夏薇·内容提要中国古代建筑中有一种楼曰“看街楼”,它清楚地说明了古代女性是被允许“看街”的,看街是包括贵族妇女在内的一切女性的日常生活行为之一。但同时,男性又“泥看街楼”、对女性提出“莫倚门看街”的…

  •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