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篡改井岗山历史在文化大革命中,程世梁是紧跟林彪的。程世梁和林彪的亲密关系,开始于一九六七年七八月间【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亲切的关怀,光辉的榜样-------记程世梁同志到林副主席家里作客】,…
三、奉命支左受嘉奖文革开始后,江西的造反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一九六七年一月二十六日,在江西造反派革命委员会头目万里浪、凃烈的策动和挑拨下,各造反派组织严重对立,武斗事件不断发生。四月,在万里浪的鼓动下…
二、诬告他人上贼船一九六六年八月,程世梁前往青岛参加济南军区党委扩大会议,会上传达了中央军委文件,号召给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领导提意见。军区首长指名程世梁首先发言。曾为军委装甲兵政治部主任的程世梁便与…
迷途一、从红小鬼到将军程世梁,一九一八年生,河南新县人。由于家境寒微,只上过两年私孰。一九二九年,他刚满十一岁时,就参加了红军,在光县独立团当传令兵。一九三一年十月,他被编入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二六七团…
我的老家离县城比较远。从参军离乡,到从部队复员落户县城,就很少回老家居住。自从父母老去,每年回老家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这次清明祭祖回老家,到老院转了转。老院的院墙残缺不全,残存处不足一人高,院子空地被…
离校近三年,2020年年末,重返曾经上下学的旅程。不同的年龄,不同于学生的身份,以一种新的视野重新审视这个曾经熟知的地方,还是一样的熟悉,只是感觉像一个外来者了。曾经还是大学生时,除了在学校就是家,放…
我有两个朋友,家在农村。认识这两个朋友的时候,我在区里当广播干事。因为那个时候的广播是有线广播,当时的农村里还没有电视机,所以除了报纸以外,听通往各家各户的有线广播上的新闻,就成了大家主要的新闻来源和…
二十二、走出灰色从桂林回来,徐刚的妻子把他埋怨了一顿,说厂里专案组的人几次来找,还说工交办杨主任要见他。他想一定是对他的结论下来了。听了妻子的话,徐刚立即打电话与杨主任联系,约定见面的地点在省委大院。…
二十一、势态炎凉出狱一年多了,徐刚还没有结论。在监狱中,汽研所根据上面的指令已将他双开【开除党籍和厂籍】。现在,他们又默默地把双籍交还给徐刚,据说对他的处分是难免的,以证明当年他们抓徐刚并不完全错。一…
二十、家人团圆出狱的第二天早上,徐刚起身下床,扶着墙壁,挪动软绵绵的双腿,慢慢地踱到窗口,向外眺望。早春初至,气温略有一丝寒意。积雪已经融化。小水洼一明一闪的,到处皆湿。几只灰色的小麻雀,立在在窗前樱…
十九、保外就医一天傍晚,徐刚拖着铁镣子下地拉尿,突然一阵昏晕,一下子摔倒在地。当他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床上。老边贴着他的耳朵低声说:“老徐,你出去的机会到了,你要一直迷糊下去,几天后就能保外就医。”徐…
十八、铁镣惩罚朱管教接过烟,哗啦一声打开牢门:“徐刚,你跟我走!”徐刚怀着极端紧张的心情跟管教到了管教室。朱管教没对他说什么,拿来十多斤重的铁镣卡在他的双脚上,接着,徐刚拖着铁镣子哗啦哗啦的响声被朱管…
十七、因烟获祸新年快到了。12月29日下午,牢门外突然叫徐刚的名字。徐刚跟着管教来到接待室,见到妻子,她带来了饺子,放在保温瓶里,热乎乎的。在徐刚吃饺子与妻子说悄悄话时,她告诉徐刚,春节前可能出来。临…
十六、狱友之间回到牢房,天色已晚,透过昏黄的灯光,牢子里气氛活跃,徐刚受到英雄凯旋般的欢迎,因为他带来了好几个馒头和玉米饼。狱友们围着徐刚,他们饥饿难忍,共同分食徐刚带回来的食物。他们一边吃东西,一边…
修改完应有的任务,从豫西抗战的故事里走出来,正是下班的时光。避开街头的熙攘,阔步昂首,习惯性的向西眺望,这是平常最为惬意的时候。忙碌了一天,下班了,俯在荧屏和纸稿上的眼光,可以放远一些,总是能够在这傍…
鱼与虾相比,有本质的区别,虾温顺、简单、笨笨的,很容易被人从田里捞起来放到餐桌上。而鱼就不一样了,鱼狡猾而急躁,一旦受到惊动便跳得很高,拼命逃脱,所以捞鱼和捞虾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法。首先捞鱼的竹制东西…
大酱在我们家乡管豆瓣酱叫大酱。凡是在农村长大的人,没有不对大酱有着深刻的感情的。大酱是农村家家户户必备的一道佐料,不论是凉拌各式青菜,还是煎炒烹炖各式菜肴,都用得着大酱。那天和朋友小聚,说起农村的大酱…
苞米面饽饽昨天中午与朋友一起吃饭,主食之一是一盘苞米面饽饽,谓之“黄金塔”,宾主吃得不亦乐乎。当然,现在我们吃在嘴里的苞米面饽饽已经不是纯粹的苞米面了。其中被掺以栗子面、豌豆面、白面、红枣等等,吃起来…
第四章激情岁月-在参加大三线建设的日子里第四章第五节金沙江段测量--会师攀枝花-2水62-2班(431工程第一测设队)的同学们在攀枝花会师后不久,5月中旬又急急忙忙赶往云南下关市,与水62-1班(43…
第四章激情岁月-在参加大三线建设的日子里第四章第五节金沙江段测量--会师攀枝花-1当我们刚返回攀枝花的时候,一个灯火辉煌,蓬勃发展的的城市轮廓逐渐展现在眼前:不少大楼平地而起,不少工厂冒着浓烟,无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