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赏析 · 列表页

讽刺幽默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资源中心

佳作赏析

  • 思无邪——萨特文学作品中的性爱描写
    04-26

    【今年4月14日是西蒙娜。德.波伏瓦逝世34周年,4月15日是让-保尔.萨特逝世40周年,拟推出一组文章作为对他们的纪念。】【本文节选自《萨特和他的女人们》(黄忠晶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一…

  • 他怦然打破“天才与疯子的一纸相隔”
    04-25

    他怦然打破“天才与疯子的一纸相隔”在阿姆斯特丹对话孤独的人民油画家梵高阿姆斯特丹是荷兰“艺术之都”,大约如此,街道两旁随处可见的画廊,就成了这座城市特有的景观。而不死的梵高,就是“艺术之都”的永生灵魂…

  • 《红楼梦》另一书名——《金陵十二钗》或《红楼梦十二支》
    04-14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或《红楼梦十二支》。那么这次,我们谈论关于《金陵十二钗》或《红楼梦十二支》这个的题名,作者究竟想表达怎样的思想呢?有人说:“十二钗”或“…

  • 我们都是神的孩子——读村上春树《神的孩子在跳舞》有感
    04-11

    最早听说《神的孩子都在跳舞》,是大学听五月天的歌的时候。那个时候很喜欢五月天,喜欢他们平静的或是歇斯底里的去感叹人生,缅怀青春。后来也因为喜欢五月天,去深知这一张专辑的名字,原来是因为阿信看了村上春树…

  • 关照生命,叩问灵魂 ——对《蛙》里的“姑姑”形象的感受
    04-03

    这几天看完莫言的《蛙》,心情很复杂。很想写点啥,可又觉得无从下笔。但这种如鲠在喉,如芒在背之感,着实不好受。我也便硬着头皮,要倾吐一番了。《蛙》用充满乡土味的朴质语言,讲述了一个沉重敏感的话题。它以新…

  • 他们都是孤独患者,我们也是——读《百年孤独》有感
    03-20

    “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我慢慢地合上《百年孤独》,陷入了沉思。这一本充满魔幻现实主义的鸿篇巨制,确实给你的阅读带来不一样的体验。马尔…

  • 禅解《论语·学而篇》(十六)
    03-13

    不患他人不知己,惟患自己不知人。君子务学惟进德,欲知人兮先净心。君子之学,专务为己,而不求人知也。君子务学,惟以希贤希圣而进修己德,决不以背诵辞章而求取功名利禄为外务。克己修德的君子,自然不患他人不知…

  • 禅解《论语·学而篇》(十五)
    03-13

    安贫而乐方知命,富而好礼始率性。如切如磋求其学,如琢如磨修其身。人有贫富之分,而无贵贱之别。正以人格尊严平等不二故,贫亦君子,富亦君子;所以贫者不但不谄,而且亦要安贫而(好)乐;富者不但不骄,而且亦要…

  • 禅解《论语·学而篇》(十四)
    03-13

    食无求饱发愤学,乐而忘忧居无安。敏事慎言进其德,惟就有道而正焉。凡人之为学,乐于放逸而懈怠者,多而又多;乐于勤学而笃好者,少之又少。夫以懈怠终荒学业,放逸总碍善行;所以不能有所成就。惟君子之于学,专心…

  • 禅解《论语·学而篇》(十三)
    03-13

    慎终全在于谋始,恭必近礼信近义。身远耻辱言可复,可宗只在一亲字。大凡天下道理不到亲切时处,如何为宗?就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二语,只此八字,函盖乾坤。悟此八字,众生即佛;迷此八字,佛即众生。所以历代…

  • 禅解《论语·学而篇》(十二)
    03-13

    先王之道始乎礼,先王之道终乎乐。礼之与乐原不二,礼举物当乐达和。夫尼山之学,惟以“内仁外礼”为关键。夫子尝带着门弟子不远千里,风尘仆仆,不辞辛劳,周游列国者,无非是为了复周礼以期天下归仁矣。可谓“克己…

  • 禅解《论语·学而篇》(十一)
    03-13

    欲观其父先观子,欲观其子先观父。父慈子孝方名道,继志述事可谓孝。观彼一个“孝”字,老一代与少一代,上下结构而组成,类属形声字一个。从老省,从子;意谓务尽心事亲之行,立子承父道之志。夫子有言曰:“夫孝,…

  • 禅解《论语·学而篇》(十)
    03-13

    既至其邦必闻政,不自求之非与之。全凭五德以得之,夫子之求异乎人!若遇当家人,合说著实话;不遇当家人,不谈家里事。索甚花言巧语,叙谢寒温。当可依实具实,尽情管待。还有不作外不做客的么?举:(子禽问于子贡…

  • 禅解《论语·学而篇》(九)
    03-12

    故自天子至庶人,孝无终始无先后。君若慎终而追远,民化其德自归厚。欲民化其德皆归敦厚者,作为下民表率之君者,必先以身垂范,躬行仁孝之道。唯有如斯,上行下效,推崇仁孝,方可移风易俗,教化一方矣。那么,如何…

  • 禅解《论语·学而篇》(八)
    03-12

    君子修身必郑重,戒慎恐惧以固学。正心崇德主忠信,迁善改过而自新。若论人生之天然德性,本直质而无伪。第以前识导情,浮华诱志,故致本丧而质渝。欲使人返本还质,故孔氏贵亲仁一法。究竟该如何亲仁师而取善友,以…

  • 禅解《论语·学而篇》(七)
    03-12

    若人好贤而易色,孝亲必能竭其力,事君必能致其亲,交友必能诚其信。为人若欲敦伦务本,须从尚德好贤始。自古名师出高足,是故华严会上的善财童子受教参学,遍历百城烟水,广参五十三员善知识,以彼贤德而淘汰自己的…

  • 禅解《论语·学而篇》(六)
    03-12

    入则孝而出则悌,行必谨而言必信。处众泛爱必亲仁,行有余力以学文。中国古代特为重视对孩子后天的教育与培养,自周朝始则提倡胎教。从孩子咿呀学语时,先就以声律启蒙孩子呼爷唤娘。五六岁时,则送入大学读书,习“…

  • 禅解《论语·学而篇》(五)
    03-12

    率性修道顺天命,立教育物致中和。敬事而信亦节爱,使民以时歌哩啰。儒家一再强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欲明明德,必先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欲亲民,必先明明德;欲止于至善,必先依大学八…

  • 禅解《论语·学而篇》(四)
    03-12

    反求诸己省吾身,为人谋事必尽忠。择朋交友信为首,传授学习继家风。记得小时候,每逢春节,大年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写对子、贴春联。大院门额“省吾居”,主房门额“省吾堂”。顾名思义,由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而…

  • 禅解《论语·学而篇》(三)
    03-12

    和言悦色真君子,巧言令色伪善人。仁即佛心绝言色,莫唤言色作里仁。职场上的“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最为风靡时下,口讷若愚者常吃哑巴亏,一肚子苦水无处诉说!不过呢,吃得眼前亏,方享后来福。那么吃不起眼前亏的…

  •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