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年华 · 列表页

睹物思人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文化苦旅 海天散文 资源中心

似水年华

  • 人(三)
    07-21

    胡老师是我在当时的藉田乡后来的藉田镇读幼儿园小班时候的老师。胡老师叫什么名字我已经完全不记得了。在我的记忆中,胡老师是一个女的,她的个子很高,脸蛋虽然不是很漂亮,但记忆中她的样子到是长得眉清目秀很端庄…

  • 人(二)
    07-19

    苏羽林是我父亲的一个同事,从小到大我一直叫他苏羽林伯伯。苏羽林伯伯他的个子不是很高,大概在一米七左右,有着一张近似于古铜色皮肤的国字型面庞。说话的声音很大,而且语速也很快。后来我在与苏羽林伯伯一起工作…

  • [荐] 人(一)
    07-18

    一个人的人生中会遇到和认识许许多多的人,在这许许多多的人的遇到和认识的过程中,渐渐的慢慢的教会了我们自己许多事情的认识与感悟,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人生的体验。吴一,是我人生记忆中第一给我上课的人。…

  • 乡殇——我如歌似泣的岁月(3)
    07-17

    2、最后一片秋叶…………(本篇见古榕树下网站“作家故事”)3、“抢劫集团案”我下放在人称全国“七十二福地”的第六十九福地——武冈云山脚下,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云山顶上存有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森林里…

  • 家乡的两座水碓房
    07-16

    家乡有两座水碓房,一座在村头,一座在村尾。在我记事起,两座水碓房,是用泥土和石头砌成的墙,是泥瓦片、木结构的,就立于小山溪的侧旁,不知建于什么年代,但可判断年代肯定久远。据史料记录,我国在汉代发明了水…

  • 李老师的愧怍
    07-14

    李老师的愧怍走过去上二楼,见到他们站在楼梯口,像常常所见的那时的人众,陌生着谨慎着神情。我仔细打量,同时说到我是谁谁。背靠着铁红扶手的老妪扭头注视。哦,我认识,是多年之前曾经的同事。但我有这些迟疑自己…

  • 模糊的记忆(第三章 爸爸是国民党连长)
    07-11

    《模糊的记忆——二老尤回忆录》第三章爸爸是国民党连长爸爸退休那年,我去梨树县社取回爸爸的档案。爸爸的档案装满了整整二个档案袋。回到家里,我取出爸爸的档案,认真看着每一页。原来,爸爸是国民党连长。我从来…

  • 端坐的郊外和斜躺的山区
    07-08

    端坐的郊外和斜躺的山区端端正正坐在那里,那是要正心端神,因那周围,尤其是对面及身后,坐满了人,或者是几个重要的人物;因为那周围,尤其是侧面或者正对的上面,密布着妖魅,或只是一尊一尊鬼的神。歪歪斜斜躺在…

  • 模糊的记忆(第二章 爸爸和妈妈的合影)
    07-07

    二老尤文集第二部《模糊的记忆》第二章爸爸和妈妈的合影我从来没见过爸爸和妈妈年轻时候的合影。我不知当时妈妈为什么嫁给了一个家里很穷,带着二个孩子并比自己大十岁的男人。我的记忆里,爸爸是一个很干净并很帅气…

  • 灯下漫忆
    07-06

    半夜醒来似乎有点口干舌燥,端起床头柜上的茶杯,呷两口睡前泡的清茶,还有些温热。窗外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在路灯昏暗的光里可以看清每一根雨丝。偶有车辆闪着灯光快速地碾过湿漉漉的水泥路,遇有洼处溅起几朵水花。…

  • 模糊的记忆(第一章 爸爸的认像)
    07-05

    模糊的记忆——二老尤回忆录第一章爸爸的认像我好像从来没有感觉爸爸已经走了,可我的慈祥而又真的很伟大的爸爸确实已经走了。我不记得爸爸是哪年走的,只记得他老人家走的时候是88岁!爸爸走的时候,家里很“热闹…

  • 梅溪湖、月亮和班花
    07-03

    没有想到,今年的农历五月十二,我见到了久违的“班花”——君。那天晚上,我携妻子与老同学平早早地赶到梅溪湖商业广场,参加长沙的同学小聚。月亮羞答答、满脸红晕地从长沙城钢筋混凝土森林中姗姗而来,渐渐地亮丽…

  • 快长絮了
    06-26

    我是一颗种子妈妈沉浸地耳语你以后一定是最美最轻盈的我在黑黑软软的壳里自我欣赏着轻盈美丽尽管我还不曾萌发窃喜还有一点不确信的恐惧长出了小芽儿妈妈说为什么你不够绿不够有姿态我想我得更加用力地扎根,吸允土地…

  • 乡殇——我如歌似泣的岁月
    06-23

    序言我的履历表中,生活经历一栏首条总是如此填写:1975年——1979年“上山下乡”务农。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对这段经历我只能鼓起自己虚弱的勇气去回忆;犹如去挖掘一口快要成功的水井,只要稍微刨开一…

  • 徐子
    06-17

    徐子是“活络头子”(舟山方言:做事灵活的人),不象我们一钉一眼死板。徐子活络的头脑,特别适应北大荒的生活:他总是能找到朋友;找到快乐;找到合适工作。刚到北大荒,他干了四个月农工;就去了七星河鱼亮子打鱼…

  • 麦秆蒲扇、草鞋、蓑衣
    06-17

    上一个世纪70年代,这几样物件盛行于我的家乡农村。曾与农村的劳动生产、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丝连,陪伴着人们走过了一段岁月。◎麦秆蒲扇每年的6、7月份,麦子割完不久,妇女们便开始在一捆捆的麦秆中或麦垛里挑…

  • [荐] 家乡的番薯
    06-15

    一我的家乡在浙西南丘陵地带的山区,村庄座落在四面环山,山峦起伏的山坳里,有一条清澈的、能见水底鹅卵石、和小鱼、小虾游动的小山溪,从村庄的中央蜿蜒淌过;上面有几座很古老的青石板小桥和石拱桥,有几座石坝而…

  • 芳心
    06-09

    感谢上帝给那些善感的心灵,带来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周日,它使人们暂时忘却了这以前或以后的艰难生活的跋涉。在人来人往中,我踏上了拥挤的客船,透过浓冬的雾,凝望向远处荡开的浪花,本可凝滞的思绪又被这翻滚的浪花…

  • 夢園耕錄·那些年的小鱼小虾们
    06-02

    早上听喜马拉雅的《弄堂茄山胡·上海话》节目,听到一篇文章“叫花子吃蟹,哪能就‘只只好’”,讲的是改革开放前食品不太丰富时,上海普通市民的生活状况和老式弄堂邻里间的趣事。现在,稍微有点规模的超市,都会有…

  • 五月的末尾
    05-31

    和未来那些灿烂的日子比起来,明天和后天,以及半个月之后要进行的期末考试都不算是什么大事。只是日子走着走着,就到了这些时候,跨过去,一切都又平静了。有时候细细体会一下,发现原来平静的生活的确是最好的;当…

  • 上一页 79 80 81 82 8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