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圣地延安旅游,参观了杨家岭、枣园和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等红色景点之后,忽然想起了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路遥。路遥是陕北延川县人,延安大学毕业,他病逝后又葬在了延安大学后边的黄土高坡上。于是,随…
最早知道白洋淀的名字,是中学时代读作家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孙犁以简洁清新的文字、用诗化般优美的语言,把白洋淀自然生态的美和发生在白洋淀的抗日故事描写得惟妙惟肖、清新而动人,读后使人久久不忘。当时年幼…
在江南名城苏州旅游,不但可以欣赏到水乡的美景和名胜古迹,而且还可以了解到许多名人轶事和历史故事。寒山寺韵味悠长的钟声,可以使人顿然忆起唐朝诗人张继和他的《枫桥夜泊》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
七岁那年的夏天,大旱。我在一棵歪脖子树上骑了半天,不是下不来,是舍不得下来,光是爬上它就费了我两顿饭的能量,原打算要捉住的那只知了也惊飞了,等新的知了飞过来又耗了我小半天的功夫。我不甘心,就那么抱着一…
我并不是从小就喜欢杜若花的,那时我还不知道杜若是一种花,长大了,有人问我,“你一定是喜欢杜若花的。”我熟悉它,只是因为它是我的名字,我不知道是谁说的,我的生辰中缺木,只有叫了杜若的名字,才能三生幸福。…
第三十五章时光倒影之梦游记(一)我来到一座岛屿,我昏昏沉沉。我是受冥冥中神秘力量指引随船而来,还是因飞机失事坠落而来,抑或船舶遇险随浪漂流而来,我无从知晓。回首岛外,无船,无飞机,无人,有白浪滔天,有…
第三十四章时光倒影之华山记1991年11月,我因为单位派遣,坐了一天火车,迎西北风来到了三秦故地,参加系统内的一个全国型的会议。枯燥的会议结束后,我们参观了兵马俑、华清池等。第二天午饭后,大队人马纷纷…
第三十三章时光倒影之少年骑行记百里单车过大荒/萧萧夜半北风凉/树如卫士森森影/星似流萤淡淡光/万籁大多依梦枕/群蛙犹自鼓河塘/人生有路当须走/何待东方出太阳/这首《夜行》诗是二十年前我三哥自家乡小村单…
第三十二章时光倒影之乡村巡逻记1987年,我大学的第一个寒假,听父亲说最近两三年我们村不太平,冬天里总有人在半夜放火烧人家的柴禾垛。村委会决定在年前成立个巡逻队,专门在半夜巡逻守夜,尽量帮村民们过一个…
第三十一章时光倒影之地震理发记地震是人类历史上发生多次的可怕灾难,地震是大自然狂暴的毁灭。但是,童年关于地震的回忆,却竟然有一丝可笑,有一点变化在其中。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那场地震远离我们县的城乡;更…
第三十章时光倒影之粘豆包与地窖记童年的味觉喜好,常常影响波及到中年时期乃至人的一生。而今方处中年,竟然多次回想三十多年前姥姥和妈妈合作的粘豆包来。做粘豆包是东北的老风俗,每到寒冬腊月,挨家挨户的就开始…
第二十九章时光倒影之童年断想(一)在童年,雨经常下得很大,那种乌云,笼盖四野,那种闪电,闪耀天地,那种雷声,声震屋瓦。有时候雨会下到没膝盖深。天晴之后,出去玩再合适不过了。穿着背巾,短裤衩,哗啦哗啦趟…
第二十八章时光倒影之年画课本童年少年时期,一进入腊月,老家供销社大门里就开始卖年画了。平时多是小孩光顾的"小人书"柜台前,顿时热闹起来了,增添了许多喜庆气氛。有时年画太多(有许多样板戏年画多挂张),就…
第十五章时光倒影之外祖母追忆外祖母离开我们已三十二年了,我总会不时的想起她老人家。但是,纵有万语千言,却从未落到纸上。因为,想写的很多,想写的过大,反而无从落笔。近期偶看家兄三哥追忆外祖母的组诗,不禁…
第十四章时光倒影之童年钟声关于童年钟声的回忆,几十年如梦如幻,偶尔在回忆的天幕上一闪而过,有时又是梦中的一声嘹亮,如同闪电之后的惊雷。第一个回忆,那是童年家里的一座老式座钟,永远放置在大柜正中。回忆中…
第十三章时光倒影之小屯老街唐朝诗人贺知章诗云: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乡土不变,人事消磨,传统演变,乡愁犹在。故乡的路,故乡的街,故乡的人,时时在梦中如海市蜃楼…
第十二章时光倒影之舅舅大头小赵家屯的第二趟街,斜对面就是姥姥姥爷家。他们家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因为妈妈是独生女,我们几个外孙子,自小就长在这里。姥姥过世后,姥爷又独自自理生活近二十年,八十多岁,才在父…
第十一章时光倒影之乡路漫漫家乡的道路,既是我们人生的道路,也是我们奔波劳碌的归途。我们走向他乡,走向城市,疏离故乡,短暂回返,无不与条条线路息息相关。乡路是纽带,乡路是牵挂,乡路是亲情,乡路里有许多逝…
第十章时光倒影之乱世情仇父亲多年前回忆的发生在柳家的情仇事件,至今仍历历在目。柳家夏家岗子是一个五十多户人家的一个屯,屯中相邻居住有两户人家,一个姓周,一个姓夏的人家。两户相邻多年,和睦相处。西邻夏国…
第九章时光倒影之野菜记挖野菜是自古有之的,古人即挖野菜,《诗经》中所载录的野菜有:荇菜、葛、卷耳、癐、癙、蕨、薇、藻、苓、荑、唐、芄兰、谖草、癝、麻、荼、莫、癲、苦、苕、苴、苹、莱、芑、癠、癡、堇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