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老套杆

时间:2011/8/12 作者: 乡村百年 热度: 33426
   越调戏《李天保娶妻》里有个张发仁,人称老鳖一,要想叫他从手中出一个钱儿,就如同驴身上割疔一般。他因嫌贫爱富想赖婚,硬要拆散一对好鸳鸯。结果被妹妹假妲己告上县衙。县太爷判他把家业田产分一半给李天保,就像要他的命一样,死活不肯,宁愿挨板子,也不愿给李天保一文钱,结果被打了板子。打板子的时候,还叫二妮儿把他的大衫子撂起来,说屁股打烂了,肉还能再长,大衫子打烂了,可就长不出来了。这人也真算老鳖一到家了。
   戏剧中的老鳖一不免有些夸张,但实际生活中也确实有这样的人,俺村的老套杆就是一个。
   有的人一个钱掉地下粘块坯,老套杆的一个钱掉地下却可以粘起一个大碾盘。有的人因掉柴禾窝里一粒豆儿,把拉半天也要找到,老套杆的一粒米掉井里,他不把井水掏干找回那粒米,是不会罢休的。有的人见地上有个红薯把子也要捡起来嚼嚼,老套杆是屙屎屙个豆儿也要扣起来吃了。有的人小孩上学不想交学费,老套杆就干脆不让孩子去上学。老师去他家动员多少次,他说孩子上学你打书钱学费?有的人娶媳妇想少花几个钱儿,老套杆说要是有人送个媳妇不要钱多好。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品算不到一世的穷,是说过日子要精打细算,才能过好日子。老套杆的品算比常人更是技高一筹,凡是经他品算过去的事儿,你休想找到个缝儿。不舍得吃不舍得喝,攒了很多粮食,就是光见进不见出。
   做饭,别人家是一天三顿饭,老套杆家一天只能作两顿,并且按人定量,大人吃多少,小孩儿吃多少,都是事先算计好的,谁也别想多吃一口儿。先说中午饭,和多少面添多少水,都必须有一个限制。农忙时多做一点儿,没放盐之前要先盛出来几碗淡的放一边,再放盐,然后按标准分着吃,大人两碗小孩儿一碗,干活儿的吃稠的,不干活儿的吃稀的。晚上呢,上午先盛出来的那几碗,男人可以一人吃一碗,小孩儿就只能几人分着吃一碗了,女人是没有份儿的。这饭还不能热,只能吃凉的,一热就要费柴禾了。农闲时,一点儿也不能多做,中午饭也不能放盐。晚上大人小孩儿都得饿着肚子睡觉。老套杆说,人是一盘磨睡下就不饿。
    再说早饭。早饭是头天晚上就做好了的,说是早饭,其实也就是蒸红薯蒸馍,也是限量的,吃剩余的,吃过饭就赶紧高高的挂起来,谁也不能去摸,谁要是摸了,叫他发现了,下一顿饭你就别吃了,他说吃过了你还吃个啥。老套杆要求,蒸出来的馍或红薯只能八成熟,靠锅的地方不能出现糊花儿,要是有了糊花儿,那得多烧多少柴禾?所以烧锅的事儿全是他老婆子一人干。只要锅上一有了大圆气,立刻停火。然后把没烧透的柴禾,隔一阵儿和捞一番,再隔一阵儿再和捞一番,直到锅膛里没有火星儿为止,然后闷到天明。老婆子烧好以后得赶紧离开,老套杆就睡在锅门口儿看着,防备小孩儿偷着吃了。
   他大儿媳妇初过门儿的时候,摸不着这个规矩,替婆婆烧了一回锅。一下子把馍蒸了个熟透,靠锅的地方都蒸焦了。老套杆一看不干了,大动肝火儿,说大儿媳妇不会过日子,这得多烧多少柴禾呀?馍蒸熟透了又得多吃多少哇。可不是嘛,八成熟的模,一咬一个白印子,谁愿意多吃呢。大儿媳妇问,不熟的馍吃了不拉肚子吗?拉肚子不得吃药吗?老套杆教训道:“八成熟只能说是切点儿火儿,咋能叫不熟哪?过日子嘛,就得这样仔细点儿!拉肚子怕啥,拉肚子泄火儿,庄稼人的肚子哪有那么主贵?”果然有一次老套杆拉了肚子,一天往茅房里跑了十几次,硬是没吃药,吃药还不得花钱?就这样硬挺了两天,拉肚子居然好了。因为拉肚子胃口不好,老套杆少吃了好几个馍。事后,老套杆说,不光省了钱,还省了馍,多划算!
    馍饭填不饱肚子,又没有啥好东西,一家人饿得个个瘦骨嶙嶙的。老套杆却说,瘦了好哇,瘦人有精神!儿子闺女媳妇干活儿没力气,到地里,生罗卜生红薯生麦生豆子,见啥就往嘴里填。因此常常遭生产队长的赖,队长说,留来(老套杆的大儿子的名字)这一家人就象是饿死鬼脱成的!
    自家人吃饭,老套杆算计的仔细。来了客人,做多少,怎么做,老套杆算计得更是仔仔细细,招待客人他 自有一套办法儿。平时客人一来,他就叫大儿媳妇烙烙馍,烙出的烙馍必须片儿大,可着鏊子摊,但又必须薄,一斤面得烙十个烙馍,少了不行。客人无论到多少 ,都是一人一张,为了显示大方,还要多烙一张。菜?是从来没有的,捣碎的的的辣椒浆倒有一碗,但不放盐,放了盐就不辣了。饭,有,是稀饭,是名副其实稀饭,稀的可以照见人影,就这样的稀饭也是不能添二碗的。
    吃饭的时候,老套杆把馍和辣椒端上去,他先拿起一张烙馍,在上面厚厚的抹上一层辣椒,卷好递给客人,自己再抹再卷再吃。不放盐的辣椒干辣干辣的,客人咬一口,嚼几下,嘴辣得火烧火燎一般的疼,不敢再吃第二口。老套杆却吃得津津有味儿,还边吃边说:吃辣椒就得吃个辣味儿,不辣吃个啥?客人辣得实在受不了啦,想拿那剩余的一张救一下嘴,可是你那一张刚咬了一口,又来拿这一张,不怕人家笑话吗?嘴辣得疼,更不敢喝那热稀饭,喝了热稀饭嘴辣得更厉害,只好找口凉水救救急。老套杆还一个劲儿的让,说吃呀吃呀,谦虚个啥?客人说不吃了,他就说,吃饱了吗,你这饭量也太小了。
   客人走了以后,这被客人咬了一口的烙馍,就成了他的晚餐。因为家里其他人没有资格吃辣椒,经常不吃辣椒的人,谁敢吃这张抹了厚厚一层辣椒的烙馍呀?他的小孙子虽然娇贵,也不敢吃这张烙馍,怕辣呀!
   就是客人不怕辣,你也不敢拿这剩余的那一张。因为啥,你想想,一个客人加陪客烙三张,两个客人烙四张,吃完自己的一张,你好意思再拿那剩余的一张?有一次来了个不知轻重的毛头小伙子,身大体胖,看上去就知道是个能吃的主儿。老套杆刚把馍筐子端上来,还没等让,他上去就一把全抓了起来,看看馍筐子里没有了,笑笑,又放下一张,把两张卷起来就要吃。老套杆发话了,他拿起那张烙馍,掂着忽闪忽闪,说:“你说咋着,前几天来了个跟你差不多大的小伙子,就这么大的烙馍,他一歇气儿吃了两张,我吃一张就觉得撑的慌,他敢吃两张,也不怕撑着了,就像多长时间没有吃过饭一样,你说下作不下作?”这意思就是对你说,这烙馍你只能吃一张,你要是吃两张,不是也显得太下作了吗?那小伙子脸一红,为自己的莽撞觉得不好意思,只好乖乖的放下一张。吃了饭,逃也似的赶紧走了。后来他再也不敢走这家亲戚了。
   陪客的事儿,家里的其他人是不能参与的,老套杆说他们不会陪客。大儿子三十岁了,不能上桌,小儿子还没结婚,更没资格陪客。黑面窝窝头儿有你吃的就不错了,还想吃白面烙馍哩!就连那娇贵的小孙子也不能在跟前,要是在跟前,给不给他拿个馍?不拿吧是个小孩儿,拿吧一人一张,多出来的那一张是做样子的,都不好办,干脆不让他沾边。其实这多出来的那一张,就是小孙子的,不过不是当着客人的面吃,而是等客人走了以后再给他吃。让他吃也得等他闹人的时候才让他吃,不闹人的时候也吃不到嘴里。闹人了,一次给他拧下一小块,得五六次才能拧完。真把这一张全给他,他吃了也撑不着。
    啥客啥打载,对年长的客人,老套杆就不能再用这种方法了。有一年冬天他大儿媳妇的娘家爹来了,老套杆出奇得大方起来。叫儿媳妇多打点儿稀饭,打稠点儿,烙馍还是那个数,但要少许厚一点儿。吃饭的时候,老套杆拿起一张抹上辣椒卷起来递给亲家,自己也拿起一张抹上辣椒卷着吃了起来。亲家也是个吃辣椒的好手,一张烙馍三口两口就吃完了。老套杆赶紧亲热的说:“亲家,喝稀饭,喝稀饭暖和。”就是不让吃馍。亲家喝完了一碗,老套杆连忙叫儿子给老丈人添稀饭。稀饭上来了,老套杆还是只让喝稀饭,还是那么亲热的说:“亲家,多喝稀饭暖和。”这边喝完那边又添上来了,老套杆还是让喝稀饭,仍然亲热的说:“喝呀,亲家,多喝稀饭暖和。”就这老套杆陪着亲家一连喝了三大碗稀饭,可就是不让吃馍。亲家的饭量大,大葫芦头卷子一顿能吃五六个,见老套杆只让喝稀饭不让吃馍,心里很生气,到老套杆再让喝第四碗稀饭时,就说了:“冻死我个老丈人,也得吃馍。”不由分说抓起那张多余的烙馍吃了起来。老套杆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你看看,光顾得让你喝稀饭,忘记让你吃馍了。”就这两张烙馍,对他亲家来说,如同老虎吃个蚂虾,可对老套杆来说,就如同割了他的心头肉一般。
    亲家走了以后,小孙子又闹人了,没有烙馍哄了,老套杆只好对小孙子说:“给你留的烙馍叫恁姥爷吃了,他再来了,噘(即骂)他个老丈人。”小孙子不知轻重,他姥爷又一次来,就真的噘起来了:“老丈人又来了,别来俺家里,来了光吃我的烙馍。”把他姥爷闹了个大红脸。打那以后,老头子再也不敢走闺女家了。
   老套杆家来了客人没有菜,自然也用不着香油。他说有馍有饭吃着就中,还吃香油哩,吃油的人滑(即不干活的意思)!可是卖香油的什么时候来,他就什么时候灌香油。一听着油帮子响,老套杆就赶紧掂着油罐子、拿着芝麻出来。芝麻换油,是二斤半换一斤。老套杆的芝麻从来没有超过一斤过。卖油的称好了芝麻,算算该多少油,再称油罐子,称好油罐子,打了油,再称。
老套杆的油罐子特别大,就是被人称做驴嘴罐子的那一种,可以灌十五斤香油。一斤芝麻只换四两油,打在他的油罐子里不显眼儿。卖油的看看他那罐子,有十来斤重,得看面上的星子称,再看看芝麻,不到一斤,得看怀里的星子称。称一般是面上硬怀里瓤,一翻一搅错好些,心里就不高兴了,可是再少也是个生意呀,也不能说不换,只好称吧。
   油称好了,老套杆却不走,折棱着灌子圆圈儿转转着看,把个油罐子从下到上都沾上油。然后就和卖油的拧起来。先拧称芝麻的称称得高,再拧称油罐子的称称得低,拧了这头拧那头。拧得卖油的心里烦了,就说:“你还换不换,不换就算了!”老套杆说:“油不给够头,你烦啥烦?”卖油的本来就窝着一肚子火,见他说油给的不够头,这不是骂人给了小称儿了吗,谁愿意担这个坏名声啊?就说:“芝麻给你,油我倒了。”
   这下,正中了老套杆的下怀,他也说:“中,芝麻给我,油你倒了。”卖油的真恼了,抓起油罐子就倒油,可是怎么倒也倒不净。那油罐子那么大,又被他折棱着转了几圈子,沾得油罐子里面都是的,能倒净吗?总不能把人家的罐子掂走吧!再说还有其他人等着要换油,只好歪好倒倒算了。老套杆掂起芝麻和油罐子,嘴里嘟囔着回家了。到家以后,他就赶快拿出个小油罐儿,把大油罐子放在小油罐儿上,慢慢的控起来。你还别说,控的时间长了,还真能控出好多油哪!就这样,今儿个这个卖油的来了捣咕一阵子,明儿个那个卖油的来了捣咕一阵子,天长日久次数多了,还真能攒上个半斤几两的。
   有一年八月十五刚过,来了个亲戚给二孩儿说媒。大媒人来了,说啥也得弄俩菜,老套杆要求煎一个豆腐,调一个罗卜丝儿。儿媳妇炒菜的时候,看看油罐子里一点儿油星儿也没有了,不敢跟公公说,就叫小姑子去说。闺女说:“爹,炒菜没油了。”老套杆一听,很惊讶,问:“啥!没油了?麦头里灌的油呢?”“吃完了。”“吃完了?咋吃的,吃恁么快?”“咋吃恁快,不就是一次用筷子蘸一下子吗!”“用筷子蘸,那得多少?”“不用筷子蘸,咋弄啊?”“咋弄?咋弄?掂着油罐子往锅上转一圈儿,香香的不就行了吗?”老套杆只顾心疼那二两油,忘了媒人在了,把心里的实话全说出来了。可是今儿个媒人来了,没有香油咋炒菜咋调菜呀!恰好有个卖油的敲着油梆子远远的过来了,老套杆不得不拿出那用了多少次的九两半芝麻,换了三两八钱油。不过这回没敢跟卖油的拧,怕媒人见了,笑话自己吝啬。可是后来因为这,老套杆啥时候想起来啥时候骂:“日他娘,真不会过日子,早晚非败家不中。”
   卖油的赚不到老套杆的钱,卖菜的也休想赚老套杆的钱。项营有个卖菜的不服气儿,说我试试。就挑着菜挑子专门儿在老套杆家门前吆喝起来。吆喝过来吆喝过去,别人家都买了菜,就是不见老套杆出来买。卖菜的心里说,我就不信你不买菜,又吆喝起来:“便宜卖呀,罗卜一毛钱三斤,大葱一毛钱二斤!”老套杆还是不出来。卖菜的也上劲儿了,心里说,你不买罢,我给你看你要不要。就故意把一把儿二斤多的大葱抖落在老套杆家大门口儿前,然后挑着挑子远远的瞭眼儿看着。
   其实老套杆正趴门缝儿里看着哪,不敢出去,是怕卖菜的让买菜,不好意思说不买。现在见卖菜的走远了,地下掉了一把大葱,心想不捡白不捡,就开了大门,四下里看看没人,才蹑手蹑脚的像做贼一样,拾起那把大葱,往过道里猛一撂,赶紧回来关住大门。回到屋里,老套杆高兴得不得了,心里说白捡了个大便宜,今儿个要开开洋荤了。连忙拿了几根,剥掉干皮子,掐掉干叶子,洗净切碎,放点儿盐蘸了蘸儿油调了调,拿个窝窝头儿就着吃了起来。一个窝窝头儿吃完,菜还没吃完,又拿了个窝窝头儿就着吃,把个老套杆美的没法儿说,从来没有这样痛快过。看看碗里还有油星儿盐粒儿,想着扳了快可惜的,又掰了半个窝窝头儿,把碗擦了又擦,吃了下去。吃完以后,老套杆觉得撑得慌,仔细想想,不对劲儿,今儿个咋吃这么多呀?还不是因为有了菜就着,是卖菜的使了拐心了吧?
   吃!吃!全是吃!人活着,要是不吃不喝该多好!
   那卖菜的见老套杆拾了那把葱后,高高兴兴的走了。心里想,只要你吃了这一回,不怕你不吃下一回。第二天,那个卖菜的又挑着挑子来到老套杆家们口儿前吆喝起来。老套杆一听见吆喝就火儿了,气冲冲的走出大门,说:“卖菜的,别在俺门口儿前嚎,上一边儿卖去!”卖菜的一听,知道老套杆不上钩儿,就故意问:“老套杆,葱好吃不好吃?”这一问,更如火儿上加油,老套杆把手一摆,说:“好吃?好吃个屁!害得我多吃了两个窝窝头儿,你得陪我!”卖菜的一看这阵势,赶紧挑起挑子快快跑了。菜没得卖上,还叫陪他两个窝窝头儿,谁不跑哇!
   有人说老套杆不好吃好的,瞎话!看吃谁的。吃自家的,他舍不得,吃别人家的,他吃的可上劲儿了。亲戚邻居谁家有了红白大事儿,家中其他人不能慌在前头,必须他上场。每一次不吃个肚脐子翻着眼儿,他是不罢休的。他对儿子们说:“年轻人,吃的时候长着哪,以后有你们吃的。”除非给外孙子送粥米,不兴男的去,没办法儿,要不然他是不会让人的。不过赴了席以后,回到家中,你就得少吃点儿,他说赴席三天饱嘛!可那种机会少得很。
   有一回,他妹妹娶媳妇,他去赴席,提前三天没吃饭。席桌上,他一滴酒也不喝,他说,喝酒是苦害人哩,一喝一咧嘴,有啥喝头儿,喝醉了,菜也吃不到嘴里,多不划算。就光吃菜,啥菜好吃,吃啥菜,一下子吃了个肚儿圆。临走的时候,又捏了几个果子吃下去。那果子就棚在喉咙眼儿下边,咽下不去,一弯腰就会哕出来。有人笑他吃得多,他说我是上了礼的,我吃的根本值不了那么多,就这还陪着本儿哩。回家的路上,撑得扛着脯儿,根本弯不下腰。正走着,一股大风把他的草帽子刮掉了,弯腰去拾草帽子,“咯噔”,果子出来一口,牙一咬,没吐出口,嚼一嚼,怪香怪甜,又咽了下去。没法儿拾草帽子,可是又舍不得丢了,就站在那儿不走了。一会儿,前边来了个妇女,那妇女走到她跟前时,他说,大嫂帮我拾下草帽子吧!那妇女白了他一眼,说你没看我咋过着哩,掉个草帽子都叫别人帮你拾,我看你这人也懒得够劲儿了。他看看那个妇女,也就是,也挺着个大肚子。找错人了!人家不帮他拾,他只好用脚踢着往前走。到家,草帽子也踢烂了,心疼了好几天。
也不能说老套杆没有大方过,老套杆也确实大方过一回。
   六五年前后,农村的生活还很穷。老百姓平时难得吃一回肉,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舍得割上十斤八斤的。割的那一点儿肉,还得分派几个用场。祭祖的刀头要留下来,三十儿晚上初一五更吃的饺子馅儿肉要留下来,下余的煮出来,每人吃上薄薄的一小片儿,其余的就要放起来,留着招待客人用。客人走亲戚,从初二开始,一直走到正月十五,你就得待客待到十五。有的亲戚多,差不多可以走到出了正月。你说,割的那一点儿肉,够怎么待客的。所以主家得学会陪客,不会陪客,几顿把肉吃完了,再有客人咋办。没有碗肉,多不够个样子呀?
   会陪客的,吃饭的时候,做俩菜或是四个菜,只有一碗肉,别的都是罗卜白菜。主家看起来很热情,举着筷子,往肉碗里点着,说叨哇叨哇,自己就是不肯叨起来,有的客人知道难处,就说我不爱吃肉,只吃点儿罗卜白菜,能有个白面馍就很好了。也有不懂得事儿的,主家让叨,他就叨。他的筷子才伸到碗里,主家的筷子就移到罗卜白菜碗里去了,客人你还好意思去叨肉吗?小孩子呢,没出门儿前,大人早就安排好了,吃饭的时候,千万别叨肉,人家让的再实兴也不能叨肉。吃饭的时候,小孩子也就不敢叨人家的肉。所以做的这碗肉,有的人家可以招待一季子客,一留到二月二,实在没客了,自己一家人才把它分几次吃完。
   那一年,老套杆只割了三斤半肉,还是咬着牙挑腰窝里割的,腰窝里没有骨头,没瘦肉,正好出碗面儿。那一绺子板油留着做呛子油,谁要是发撑拉肚子,剪一点儿熬茶喝当药材用。这呛子油可以放一年。要不是有客人来走亲戚,他连这三斤半肉也舍不得割。两个儿子叨叨他割的肉少,年年都使割这么一点点儿,吃也吃不到嘴里。他说:“嘴是过道,不吃过了。割这几斤肉,能是叫你吃的吗,留着待客哩,想吃,走亲戚的时候叫你吃个够。”
   当然他割的这点肉也要分派几个用场,半斤板油揭了挂起来;留一斤做 刀头,让祖宗三代吃;截半斤配上五六个大罗卜剁成饺子馅儿,一家人初一五更里吃;那一斤半煮出来,留着待客用。煮肉的时候,肉一变色就赶紧捞出来,不能很煮呀,煮化了油,就不好办了。捞出来后,只给小孙子切了薄薄的一小片儿,其他人谁也没有摸嘴里一点儿。小孙子放在嘴里嚼了半天没嚼烂,吐了出来,老套杆赶忙拾起来,洗洗,给了小闺女吃。初一五更,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吃了一顿白面猪肉饺子,虽没见着一点儿肉丝,但都说香。
   初二几个外甥来看老舅了,做菜的时候,老套杆特意安排老婆子肉只能切一小半,肉脔子切小点儿切薄点儿,最好联刀。老婆子说不够一碗,老套杆说下面不会垫罗卜!另外炒了个白菜。吃饭的时候老套杆虚虚的让了一下,有个外甥叨了一下子,把几片肉全叨了起来,就调皮的说:“你看咱舅多舍得,肉脔子切这么大!”老套杆脸不变色心不跳的说:“吃嘛,吃嘛。”几个外甥不管老舅高兴不高兴,像看笑话似的,扯着拽着每人吃了一脔子。白面馍里边掺了一小半红薯,八成熟,粘的沾手,又有个外甥说:“咱舅待咱真亲热,馍到你手里,你扳都扳不掉。”老套杆白了他一眼,没吭气儿。几个外甥走后,老套杆气得差点儿没骂娘,说:“一群响马羔子!”
   初三女婿来看老丈人,女婿懂得事儿,根本就没吃菜。初四媳妇家娘家哥来只吃了一脔子,再让也不吃了。不吃不吃罢,省了。初五初六没客。初七初八来了几个年轻人,都是老亲,平时走动的少,摸不着老套杆的脾气。吃饭的时候看老套杆让的怪实兴,也就每人叨了一脔子,刚送到嘴边,老套杆直楞楞的瞪着眼睛看着他们吃,吓的几个年轻人差点儿没吐出来。老套杆笑了,说:“吃吧,吃吧,我不好吃肉。”客人走后老套杆说:“没规矩!”
   初九没客。初十给二孩儿说媒的又来了,只好叫儿媳妇把掉下的肉全切上,除了白菜,又配了豆腐和萝卜,四个菜,算是大方了一回。媒人本来也是个亲戚,倒也识趣儿,让三次才叨了一脔子,再让说啥也不叨肉了。老套杆有些不过意儿,破天荒的亲自给媒人叨了一脔子,自己也陪着吃了一脔子。媒人走后,老套杆说:“还是这孩子懂得事儿。”
   最后一家亲戚是十二来的,儿媳妇做菜的时候,肉没几脔子了,下面只好还垫罗卜。吃饭的时候,老套杆说:“吃吧,咱也没客了。”这话的意思是,该来的客人都来完了,该吃情吃了,就是吃完,也丢不了人啦。客人在老套杆的再三相让下,才叨了一脔子,老套杆再让,客人一叨,看到底下是罗卜,就放下筷子不叨了,无论老套杆怎么让,客人就是不叨了。客人走后,老套杆马上把碗端起来放去。别看就这几脔子了,说不定啥时候来个稀客,没有了,还真得打饥荒哩!不过十五,稀客来了,没有肉,还真丢人哩!一直到十六,也没有客人,老套杆这才发话,让老婆儿子媳妇孙子闺女每人吃了一脔子,吃后都说香。咋不香哩,年下的肉,越热越香。
   也该丢人,十六把肉吃完了,十七就来了个客人,是南乡的老表,多年不见面了。还没过去二十哩,说啥也得有碗肉呀!可是自己的昨天才吃完,怎么办呢?儿子说:“西院三叔家今年割的肉多,不会去借一碗做做样子?”老套杆真的跑去问了一下,说用一用就还。堂弟说还剩一平碗,不知中不中,老套杆忙说:“中,中。”端了回来。
   南乡的老表家里富裕,经常吃肉,又不懂这边的规矩,上午吃饭的时候,老套杆一让叨肉,他就叨,再让叨肉他还叨,一连叨了三脔子,老套杆一看,吃那么多了,还咋还人家呀,只好一狠心,说:“来吧,毁就毁吧,毁完清齐。”俩人就你一脔子我一脔子,把一碗肉吃个干净。老表说:光听说河南的生活不好,可是看起来还不错呀!老套杆却哭笑不得,还好呢,就差去偷人家了。
   客人走了以后,老套杆得了一场病,光喊胸口疼,又舍不得请医生,请医生又不知道得花多少钱。满以为像拉肚子那一次,硬挺两天就好了。谁知道却越来越重,到正月底,就下不了床儿了。儿子要去请医生,他不让去,说有看病的钱,还不如给我买点儿好吃的东西哪!儿子说我这就给你买烧饼油条卤肉去,儿子刚要出门儿,他又叫住儿子,说:“别买了,省俩钱儿吧。看来我是活不长了,我要是死了,你可得学会过日子呀!”儿子说:“中。”他又问:“咋着才算会过日子?”儿子对他的作为早就不满意了,不吭气儿,他说:“看看,不知道了吧。告诉你,一天两顿饭,馍蒸八成熟,按人定量吃,还要学会陪客,别抛撒了东西,这都是咱家几辈子传下来的规矩,一定要记住。”媳妇在一边听了直撇嘴,就你那法子,还没有把亲戚邻居得罪完哩 !啥是会过日子,纯粹是铁公鸡老鳖一!
   因为怕花钱,老套杆始终不叫请医生,越耽误越厉害,没过二月二,喊着老婆子说,心里像刀搅得一样疼。老婆子说请先生瞧瞧吧,他狠狠的说,不瞧!随即吐了几大口鲜滴滴的血,吼了两声,一头栽倒地上,俩眼一闭,俩腿一伸,一命呜呼了,满打满算交罢新春,才六十一岁。
   待把他殡埋以后,一家人整理他的遗物时,从他的那个补了几百层子的脑油八答的小枕头里面,抖出了一个包了五六层子的包儿,里面包着二十几块现洋,两千多张当一万的中央票,几百张当一元的中州流通票。还抖出了三张买地的地契,算算有二十多亩,一共花费了二百多块现洋。从他的床箔子里又找出几百张当一万的五十年代的老票子,还有几百张当一毛的现在的票子。
   一家人惊奇得不得了,也不知道他是啥时候积攒下得这么多东西,从来没谁听他说过,就连老婆子也从来没听他说过。怪不得老婆子几次把他的那个枕头扔到外边,他都不吭不响的拾回来。原来这个叫人看着就恶心的破枕头,是个宝贝呀!里面竟放着这么多玩艺儿?
   可是除了那二十几块现洋,几百张当一毛的票子还管用外,别的全是废纸一张。老婆子哭着数着:他爹呀,你一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就是为了这些东西吗?就是为了这些不值一文的废纸吗?你放结实这些废纸,过过一天痛快日子吗?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4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