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故事 · 列表页

新手上路 写作心得 作家故事 新书推荐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

作家故事

  • 风风雨雨一百年
    01-16

    —关于季羡林的故事百年的血雨腥风,沧海桑田,他却如磐石般坚韧;百年的栉风沐雨,地动山摇,他却如蒲草般柔韧。他就是季羡林!清朝末年,那个动荡不安的1911,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经历了朝代末年的屈辱与无奈。…

  • 军旅情怀
    11-25

    寒冬阴暗的一天,昏暗的天空,没能透过几丝光线。树上的枯叶已荡然无存,走出房门,阴冷的空气让人打着一个接一个的寒颤。战栗的冬青,也在刺骨的寒风中哆哆嗦嗦,脚下龌龊的猫着几堆没化完的雪。放眼望去,世界就像…

  • 读张季鸾先生有感
    11-08

    1902年6月17日,一批君宪派人士在天津法租界创办了《大公报》,这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大公报》办报宗旨是: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在时局动荡,风雨晦暗的社…

  • 骑在纸背上的灵魂——一个真实的三毛
    09-18

    ——一个真实的三毛“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故乡在哪里,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始终不明白是怎样的一个女子,用低柔的声音绝望而坚韧地唱着,流浪远方,流浪远方。这个流浪在外的女子究竟是谁,不知道故…

  • "山抹微云"秦学士---秦少游论
    11-02

    摘要:宋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在南北两宋众多的词学家里,秦观以其雅丽清远的词风在北宋的文坛占有一席之地。本文试图从秦观的词作入手,结合作者的身世与个性,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一下秦词的创作背景以及秦词在中国文…

  • 与空灵有关的日日夜夜
    07-20

    ——长篇悲情小说〈空灵岛〉后记一)青春·扬花·旧时光很早的时候,确切说应该是在中学时。我就在寻找,寻找一种可以让青春永恒的方式。后来我试图写下一部小说,可小说只写了约十万字就夭折了。因为,因为我再不愿…

  • 大家王铁
    07-02

    王铁何许人也,对于80后的年轻人,是陌生的(也许知道他大名的人,要比我想象的要多的多。)但我知道,在诗赋界,王铁是大家,这是公认的。王铁的成就,无论是在赋的延续、开拓与继承和传播上,都是一个积极的开辟…

  • 初当编辑
    06-28

    不知从何时起,心中有了一个梦,希望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能与文字来个亲密接触,那就是当一名编辑。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这样的机会竟就摆在眼前。听到班刊要找负责人时,我心中顿时一亮,机会来了!也没多想,就跑到班…

  • 夜读达夫
    05-05

    A、目标是用来打发日子的。“没有人能真正地没有目的。”三毛说,“我的人生本是没有目的的……”郁达夫也说过类似的话,郁达夫活了49岁,但活得没有目的么?B、大学时代,我跟大家一样,“信念很遥远,就像太阳…

  • 农忙时节
    04-01

    城市是热闹的、喧哗的,其实农村也有热闹、喧哗的时候,那就是农忙时节。每到农忙,水田的清晨可热闹啦,农家妇女的嗓门就是大,一个笑声能划破一片天空,她们互相吆喝着、互相逗乐着,男人也跟着凑热闹、应和着,他…

  • 米南阳雕像落成序
    03-28

    南阳先生,米姓。公元1946年出生于江浙书画世家,系楚域宋朝米襄阳×代子孙,无考。除众多头衔而外,尚冠“卧龙书画院院长”之职,其渊源可见矣。传说,书画宗师米芾(米襄阳)家用器物,皆画“米形”,或绘,或…

  • 浅谈卡夫卡
    03-21

    卡夫卡属于表现主义的印象派作家,和画家梵高相似,痛苦绝望彷徨孤独是他所有作品的主题。卡夫卡否定客观世界,他把主观和客观对立起来,用反理性主义的观点观察社会和人生。他的作品相当完整地反映了一个异化的世界…

  • [荐] 城市电影及倾诉者
    01-20

    年轻女子结识她住家附近开酒吧的中年男人,以一边写作一边叙述的方式,倾诉心中的电影。女子经历过流离失所的生活之后,和他去了一个海岛,最终完成对城市和男人的倾诉,在冬天的夜晚不告而别。小说以现实情节和电影…

  • [荐] 安妮宝贝的倾诉
    01-20

    我是一个写书的女子。大部分的时间在家里。书出版,但未曾知道我的读者到底是哪些人。他们写EMAIL给我,或者在某个场合对我微笑。大部分的人一辈子都不会相见。也有偶尔的见面。比如空闲的时候我去书店。突然听…

  • 青春,无所谓疼痛
    01-10

    文/毛志成----《最后的门》序人一生下来就要啼哭,因之那啼哭是一种本能的天性。假如人一生下来不会啼哭,只会笑,可怕的就不仅是人本身,而是整个世界。有时人的啼哭并不是哀泣,而是多种声音、多种情态的综合…

  • [荐] 诗话——“生吞活剥”与点铁成金及其他
    05-09

    昨夜下了一场雨,早晨坐公交见路上落了许多树叶与花瓣,忽然想起前人的诗来,顺着这诗又想起许多,不禁哈哈大笑。我想起的是《春晓》这首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但有人把它改成了…

  • [荐] 巾帼学人之程曼丽: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04-04

    个人简介:程曼丽,生于1957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外华文传媒研究中心主任。2002年9月调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要著作有《〈蜜蜂华报〉研究》(《蜜蜂华报》是中国本土第一…

  • 冯骥才:阅读能带来诗意生活
    04-03

    《与名人一起读书》夏立群主编冯骥才书语人要学会看各种各样的书籍,有平面的,也有立体的。平面的书籍应多读那些古典的世界名著,因为这些都是人类的精华。而活的、立体的书籍会带给人更为丰富的知识,比如自然博物…

  • 余华:不能写作了咱还当牙医
    04-03

    余华并不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但《许三观卖血记》、《活着》以及《兄弟》让人们记住了他■小时候,为了检验当外科医生的父亲,他曾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他和哥哥举一面小镜子,让爸爸给自己开一刀■后来,当了牙科医…

  • 纳兰的爱情
    04-02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画堂春》这一首词与其他大多数爱情词的凄婉缠绵,带着委屈、缺憾、感伤的喃喃细语是那…

  •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