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风风雨雨一百年

时间:2011/1/16 作者: 尹若琳 热度: 59706
  —关于季羡林的故事
  
  百年的血雨腥风,沧海桑田,他却如磐石般坚韧;百年的栉风沐雨,地动山摇,他却如蒲草般柔韧。他就是季羡林!
  
  清朝末年,那个动荡不安的1911,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经历了朝代末年的屈辱与无奈。第一次世界大战,他才3岁,懵懂的年纪。五四运动,青葱岁月,他也曾向敌人游行示威。难忘九一八,近乎疯狂,他与同学一起卧轨绝食,远赴南京请愿。慢慢成长路,浸透了多少苦涩的回忆,又浸透了多少爱恨情仇?注定了他非同常人的经历,注定了他的远方,路漫漫其修远兮!
  
  出生于山东省当时最贫困的村庄,他幼小时几乎吃不到白面。“一年吃白面的次数有限,平常只能吃红高粱面饼子;没有钱买盐,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水,腌咸菜;什么香油,根本见不到。一年到底,就吃这种咸菜”,这是他的自述。可想而知,他的童年的贫困程度。因为叔父膝下无子,这才得以使他有机会去济南,有机会接受一级又一级的教育,这和叔父的望子成龙有莫大的关系。穷是一个怎么的概念?季羡林想必当时就知道,所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选择了当家做主。家穷,可是知识不穷!人穷,可是脑子不穷!
  
  在如今北大和清华仍然是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学府,季羡林先生当年以数学四分的成绩同时被这两所学校录取,这又是怎样的传奇?可想而知,他的文学造诣是多么的高深。这告诉后人,一个人总会有突出的地方,总会有突出的时间,而不必那么刻意地去勾心斗角,不择手段,他给我们的还有光明的启示。后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清华,因为清华当时的留学条件由于北大,那个时代,留学是一件很高深的是,在相对平静的国外,更利于学习。留德十年,他充实了自己,令人吃惊的有12种语言,梵文、德文、吐火罗文、巴利文、英文、法文、俄文等等。11年后,他毅然回国,投身到祖国的怀抱中来,充实自己的国民,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的捐给祖国。
  
  季先生是爱猫的。他有过两只猫,一只叫虎子,一直叫咪咪。两只猫陪他走过好些年的时光。猫是比人老得快,当猫垂垂老矣,显得可怜而笨拙时,先生看了只想流泪。当猫在大小便失禁的情况下,他仍然对它不离不弃。这是我无法做到的。我也爱猫,可是我却无法容忍它的恶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季先生可以以宽容之心对待猫,更何况乎人啊?这是我无法企及的吧。我怀疑文学家是不是要有一种特殊的情愫,这种情愫使他们感性地考虑问题,使他们慈悲为怀。我所做的就只有学习了吧!
  
  而我,初识季羡林,是因为那个“无知”的学子的故事。衣着朴素的季老在校里散步,这是一个新生让他帮忙看守行李,这一去就是很久。他却一直在那里守望,这不只是看守行李,而是沉甸甸的信用。他恪守的原则—人无信不立,感动了多少人?直至第二天开学典礼,那个学子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季羡林,一份感动自然滑过心头。那时,想必他已为人师表,享誉中华了吧。我的心里默默燃起一堆火焰,暖暖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季老,让我如何参透你?虽欲从之,末由也已罢了。
  
  心存感激,拉长了他生命的距离。
  
  心无旁骛,拓展了他生命的宽度。
  
  淡泊如水,荡涤出他生命的清泉。
  
  丢弃了大师泰斗的帽子,他依然如水一身清。
  
  谨以此文,寄给远去的季先生。  
  2011年1月16号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