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读张季鸾先生有感

时间:2009/11/8 作者: 文声文语 热度: 83828
  1902年6月17日,一批君宪派人士在天津法租界创办了《大公报》,这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大公报》办报宗旨是: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在时局动荡,风雨晦暗的社会,《大公报》成为群众的喉舌,民族的刀枪。作为那个时代热血青年的张季鸾,毅然走上了“言论救国”的道路。
  
  张先生自1926年接任《大公报》直到1941年病逝于重庆,期间主要负责评论工作。先生在办报活动中,始终坚持对时局公正、客观的报道和评论。并提出了著名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主义办报方针。寥寥八字,掷地有声。他坚持“四不主义”,始终不偏不倚,先声夺人。“以锋利之笔,写忠厚之文;以钝拙之笔,写尖锐之文。”笔端有把刺刀,随时对准民族叛徒,敌军的胸口,无畏枪林弹雨,只为民族大义。
  
  在书上看到一段钱钢的《旧闻记者》,叙述《大公报》在抗战期间的艰难生存。1937年天津论陷,《大公报》誓不在论陷区出一张报纸,于是辗转多处,撤离武汉发表“随国权俱论”的《休刊声明》。撤离桂林时,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几十位职员背着器材在大山里徒步前行,在重庆报馆被炸毁,他们把印刷机搬进山洞出报,战乱间发行量居然有十万份。
  
  抗战期间是《大公报》发展的最艰难的历程。张季鸾和报纸的职员选择了“四不主义”,选择了民族与公正,“铁肩担道义”。报馆炸了,地方论陷了,印刷纸没了……只要几只笔,几条命还在,照样可以针砭时弊,为国效力。这其中,这期间,一份报纸,一群报纸背后的人,心甘情愿选择的困境,令六十年后的我们心酸眼热。
  
  我们在11月8日中国的记者节到杜曲镇祭拜先生,先生的墓坐落在土山坡上,遥遥相望,孑然一处,似乎正符先生的“不偏不倚”。墓碑顶端的“报界宗师”赫然醒目。碑后的唁文依稀可辨,是毛泽东、陈绍禹和周恩来、董必武等人的唁电。“季鸾先生,文坛巨擘,报界宗报。谋国之忠,立言之达,尤为士林所矜式”。先生一生偏爱做新闻,不温不火,稳健明达,入木三分。先生的文章,先生的为人赢得国共两党的尊敬。读先生之文章,即回顾和追溯一段历史,处处可见先生的人格与热情。
  
  先生一生忠于新闻事业,用事实证明自己恪守一生的原则。新闻人的困境,新闻人的选择,新闻人的坚守。在这样一位伟人面前,我只能用仰视的角度聆听先生的忠言。先生的坟冢突兀很高,下面是先生的灵魂,我在想:68年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哀悼,举行隆重的追悼活动。一代报人,得到民族和人民的尊重,68年后的今天,中国传媒业飞速发展,新闻已是响亮的汽笛鸣在时代的前沿。11月8日是中国的记者节,在这天,又有多少人忆起《大公报》,忆起报界宗师张季鸾先生。但是先辈们的精神灵魂,今天的新闻人依旧要铭记在心。
  
  一个喜爱新闻的学生,浅懂先生的精髓,激动澎湃。感谢先辈宗师留下的财富,惟有用心铭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