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 列表页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

杂文

  • 浅谈中国的传统雕版文化
    11-09

    孙臣摘要: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都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在文化传播与社会生活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选取雕丈镂字展所展示的清代雕版和木活字盘,内容涉及儒家思想、道教经典、民间生活等以阐释中国传统雕版文化。关…

  • 浅析康有为书法的艺术特点及成就
    11-09

    杜开立摘要:康有为是清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书法家。本文对康有为关于中国书法的理论主张、产生背景等进行阐述,一则缅怀一代大师,二则借鉴中国传统书法,明确当代中国书法的发展道路。关键词:康有为;…

  • 浅谈美术馆对民间美术艺术的保护作用
    11-09

    范文霞摘要:美术馆对于民间美术来说,有着主要的责任,它不仅为国家保存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也向人民大众彰显及传承了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增强民众的民族自信及文化认同感,所体现的正是美术馆在民间艺术中不可磨灭…

  • 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11-09

    林丹妮摘要:中国古代艺术中写意精神贯穿其中,写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抽象美的意识。史前和先秦的艺术中是中国艺术的萌芽期,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抽象美的精神。本文通过列举史前先秦的艺术中抽象因素的应用,来阐明抽…

  • 乐高积木中的像素艺术魅力
    11-09

    徐虹杨摘要:乐高积木作为一款拼插的玩具,不经丰富了大众的闲暇娱乐生活,还能够开发幼儿和青少年的空间想象能力。乐高类似于一个个小像素,通过一块块不同颜色小体块的排列组合,可以创造出任何形态。在乐高的像素…

  • 平遥推光漆器装饰艺术特征浅析
    11-09

    赵琼摘要:一幅作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才能更深入的理解。从这些丰富多彩的精美纹样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纹样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变化。笔者所划分的每个分类不是独立的存在,相互之间也有相联系和类似的地方…

  • 当代高校景观文化场所研究
    11-09

    王兴华谷婷伟刘江汶摘要:在现代社会,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校园景观环境的建设。雕塑是校园物理环境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济南高校人物雕塑存在重复性和盲目性,而景观雕塑中特定性功能应…

  • 浅谈丝网印刷工艺在艺术中的应用
    11-09

    许江棋摘要:在新媒体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了,丝网印刷工艺历史悠久,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印刷技术,有“除了空气和水无所不印”的称号。丝网印刷在现代社会中表现出的艺术性,…

  • 论“欧体”重法尚意的美学学思想
    11-09

    尚若冰摘要:作为“初唐四家”之一,欧阳询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是继往开来的。他立足于南北朝至初唐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趋向,通过自己的书法创作实践和书籍理论研究,从而开启了唐代尚意重法的一代新风。本文将主要…

  • 书法启蒙教育中的实用性与艺术性
    11-09

    陈道静孙小雯摘要:从儿童拿起笔书写汉字开始,书法的启蒙教育就可以开始了。书法二字从狭义上来说是指文字符号的形态表达,是中国汉字书写的艺术。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从毛笔书写的实用功能逐渐自觉化成为一门艺术学科…

  • 论学习书法实地实物观摩的重要意义
    11-09

    卢润祥摘要:笔者近年研究书法史发现:一些历史上被公认的书法大家,如王羲之、张旭、怀素、卢乔根等,他们学习书法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十分重视书法的实地实物的观摩学习。比起那些困在书斋一味朝夕临摹的书法家,多…

  • 云南筇竹寺罗汉的艺术风格
    11-09

    张明明摘要:在中国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甚多,经典的样式也有许多,它们被我们后人所推崇用于参考学习和创新。一件经典作品需要历史和时间的检验,是人类审美共性和作品巧妙个性的完美结合。作为艺术家就要对当下事物…

  • 浅论《桃之夭夭》中郁晓秋顽强的生命力
    11-09

    李美丹孙勇敢摘要:要《桃之夭夭》中,郁晓秋因为私生女的身份,备受世人嘲讽,她的出身是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是闭塞弄堂的传奇故事。成长历程中,她缺乏亲情的呵护,友谊的破裂,爱情的背叛,让她的生活雪上加霜。…

  • 简析《桃之夭夭》中的郁子涵人物形象分析
    11-09

    李美丹李云摘要:要《桃之夭夭》中叙述了笑明明、郁晓秋母女俩的人生际遇,彰显了女性在艰难生活中摸爬滚打的心路历程,刻画了女性坚强、独立的光辉形象,相比之下,文本中郁子涵、何民伟、哥哥和姐夫这些男性的个性…

  • 王安忆小说《桃之夭夭》中理想父亲、母亲的构建
    11-09

    李美丹李云摘要:王安忆的作品《桃之夭天》中,塑造了父亲与母亲的角色,父亲们懦弱、不负责任,母亲们冷漠、挑剔,在淡漠亲情的呈现中,作者以温情的手法重新构建了,精神世界中理想父亲、母亲应有的品质和精神状态…

  • 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书评
    11-09

    张灏摘要:借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方法,来分析郑武昌的《中国画学全史》的艺术史撰写特征,《中国画学全史》的撰写可以从艺术社会史和艺术社会学两个层面研究。该方法并非是郑氏受西方艺术史影响的结果,而是借…

  • 情在诗中,情由意出
    11-09

    雷雨阳摘要:《北京人》是一段哀婉凄凉、探求人生意义的哲理诗。本文从曹禺的话剧《北京人》的“诗意现实主义”入手,分析它独特的创作手法,它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写出了北平旧世曾家的生命挽歌,反映出一个人丈主义戏…

  • 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
    11-09

    王美龄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网络信息的出现,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快感,让人们在网络世界里能够去自由的发挥,人们认为网络是一个自由的平台,想我所想,欲我所欲,越来越…

  • 百年多病千秋诗圣
    11-09

    王羽摘要:杜甫是中国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称为“诗圣”,其一生存诗1455首,其中包含大量涉及病痛、中医药的诗篇。自古文医不分家,本文将诗圣杜甫一生分为六个阶段:少年时期、漫游时期、困顿长安、…

  • 建筑速写系列
    11-09

    张瀚建筑速寫系列…

  • 上一页 256 257 258 259 26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