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写一篇感悟生命的小品文,在家乡论坛颇受好评。飘飘然之中,我把它贴进一家全国知名媒体的论坛,想藉此被编辑发现予以采用。
可能是“新手上路”面孔太生,很难引起人们注意。再加上发帖投稿人实在太多,没过多久,自己心爱的稿件便被挤得无影无踪。我费了好大的劲,翻了好几页才把它找到。
心灰意冷之中,我不断安慰自己:再等等,时间会收获一切。
一天过去了,登录论坛看我的稿件,可怜发现一共才有两人点评。一位是陌生人,点评蜻蜓点水式,浅尝辄止。另一位有所不同,竟是一位一直受我尊敬崇拜的文友。本以为他会给我一些安慰和鼓励,没想到竟是这样一句:此文还有待深加工,加工的空间还有,要把问题写深写透,仅供参考。
饱受冷落已经是非人的折磨,再看到这句评点,无名之火顿时从心底熊熊燃烧,同时我又狭隘牵强地认为,文章读者少、跟贴少,是因为此句点评给过早盖帽、定性、封杀、误导了读者,尤其担心被误导之人,包括掌握稿件生杀大权的编辑。
如果真是这样,我实在无法接受,无法原谅。随即我发帖子,对文友予以指责,并通过短信进行抗议。文友很快回信说:那不是封杀,是扔砖头。
上网时间不长,“扔砖头”这个词我没听说过。顾名思义我最直观的理解,就是“砸人”。谁砸我可以,您不该砸我啊!就是砸,在别的地方怎么都行,我都能接受,我这是跳出小圈圈,发展自我,上来就来一砖头,我怎么能承受得了啊!
一块“砖头”,就这样把我和文友的关系弄僵了。上QQ向另一位文友倾诉,没想到这位文友对我的行为竟是无法理解,更没少指责批评我,最后又弄得不欢而散!
一时间,犹如世界末日来临。我众叛亲离,好似被所有的朋友抛弃,所有辛辛苦苦建立的友情都离我而去。我伤心,我哭泣,我诅咒这个世界,唯独没有诅咒我自己。其实我是最大的混球,最小肚鸡场的酸腐文人,最该诅咒的是我自己。
后来问了几位论坛懂行人,他们说:扔砖头,网络术语,是对文章正常的建议和批评,并非恶意的砸压和扼杀。想想也是,我明知那位文友行文处事以直爽、热心、真诚为人所称道,怎么会对我这个小辈别有用心呢!我一定是误解并伤害了人家。想来真是无味,真是十二万个后悔!
鉴于思想这种迟到的认识,我在网络日记里给文友发了一条悄悄话,真诚地表达了歉意。文友回话:事情已经过去,不必在意!可见文友大人大量、心胸坦荡开阔,或许能够原谅年幼无知,懵懂不谙世礼,稚嫩犹如孩童的我的冒犯。但此事给他心中留下的阴影,恐怕会长时间挥之不去。对此,云龙实在罪过!罪过!该死!该死!
为扫除阴霾,迎接朝阳,我又不必隐私,将此事整理成文,发在这里。
它是一面镜子,时刻提醒我自己,如何为文;如何做人;如何对待友情!
它更是一束鲜花,开在我的心底,我用泪水浇灌,用真诚施肥,用歉意之手把它送给我的诤友、我的良师和所有关心、爱护、支持、帮助我的朋友!
诚挚地说一声:请收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