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姥姥门前唱大戏

时间:2016/4/21 作者: 易虹 热度: 90628

阴历3月18日,是姥姥家过会的日子,过会期间村里会邀请豫剧团、歌舞团、文艺演出队等几十个文化活动团体,来表演节目。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最为清晰的记忆就是每年去姥姥村上赶大会。如今随着日期的临近,舅舅们就打来电话,邀请母亲及家人去赶会。记得以前不是这个样子,那时候姥姥、姥爷在世,每年提前几天他们就来家叫母亲赶会,老家叫“叫闺女”,每当这个时候也是母亲最为兴奋的日子,其实会期每年都十分固定,持续一周左右,几十年来也没有多过一天或少过一天,无非有没有唱大戏,或请的戏好坏之分。每次姥姥、姥爷来家叫母亲赶会的日子也基本固定,每当日子临近,姥姥、姥爷如果没有来,母亲就念叨,坐卧不安,一切农活也不干了,就坐在村口等,直到姥姥、姥爷来家。

姥姥、姥爷来家,是我们家最为热闹的一天,通常姥姥、姥爷会给家里的每个成员带来礼物,即便最为艰难的日子,他们也会买几个烧饼或包子。我记得有一次姥姥、姥爷买了一把小葱,少不懂事的我甚是失落,心里埋怨姥姥、姥爷太抠,其不知姥姥、姥爷有多少的辛酸和无奈。

母亲接待姥姥、姥爷的规格非常高,即便是最为艰难的日子期间,母亲也是提前把自家鸡下的鸡蛋腌成咸鸡蛋招待姥姥、姥爷,还要请村上有名望的人陪姥爷喝酒,因为姥爷是村支书,人缘也好,村里的人也会主动到家陪姥爷。艰难的日子母亲会在村里四处借东西招待姥姥、姥爷,记得母亲在村里什么都能借到,一两棵葱,一把蒜,甚至半瓶白酒,至于母亲什么时候把借的东西还上,如何还上就没有一点印象了。不过老家至今还保留家里来客人借东西的习惯,只不过现在日子好过了,需要借的东西也越来越少了。有时候我回老家,姐姐也要去邻居家“借”点东西,但是结果是小时候的小伙伴们知道我回家了,这个拿瓶酒,那个拎个菜,一会便来一大桌子人,姐姐忙里忙外,但是十分开心。记得我问过姐姐这个有没有必要时,姐姐却说,现在村里富裕了,在一起坐坐,图个乐呵,谁也不缺这一口。

姥姥、姥爷去世后,四个舅舅接替姥姥、姥爷叫母亲赶会的习惯,每年的这个时候四个舅舅都是差开日子,来家叫母亲赶会,母亲接待舅舅的规格丝毫不会降低,她把我存放的好烟好酒毫不客气的全部拿出来,有时候遇到我们几个给她买的好吃的、稀罕的东西,她都会放起来,留给舅舅,留给舅舅们带来的孩子们。

八几年我们举家迁到鹤壁,刚开始舅舅们就让老家来鹤壁的人口头捎信或写信邀请母亲回家赶会。后来有了电话,舅舅们就打电话。如今母亲也有了手机,每年的这个时候,母亲就让我们帮她把手机电充好,等着舅舅的电话。母亲年龄大了,耳朵聋了,近期无论谁给她打电话都以为是舅舅们叫她回家赶会,常常闹出许多笑话。如果舅舅们不给她打电话,或打过电话,母亲忘记了,母亲就抱怨舅舅们。好在舅舅对“叫”母亲赶会事很上心,即便自己没有时间,他们也会安排孩子们给母亲打电话,最近母亲每天等我回家就给我“汇报”哪个表弟打电话了,哪个没有打电话,没有打电话的母亲也会“记恨”他们,有时候骂他们几句。

母亲不识字,年龄大了,记性也越来越差,经常忘带钥匙,或找不到东西,但是却对阴历3月18日这个日子记得最为清楚,还有几天,就是会期,甚至猜想请哪里的戏班子,舅舅们会邀请谁去赶会,哪个舅舅家办几桌酒席等等都会和我反复述说,闲暇时光和我讲以前姥姥家过会的趣事,我觉得母亲最近非常开心,因为姥姥门前要唱大戏了。

 

附一:濮阳市台前县后店子村阴历3月18日古庙会

 

     据说阴历3月18日是泰山圣母的生日,后店子村的村民每年这个时候都要邀请豫剧团、歌舞团、文艺演出队等几十个文化活动团体,来表演节目。村民提前叫来出嫁的闺女、亲朋好友来村里赶大会,长期以来阴历3月18日在后店子村形成了与春节、中秋节相提并论的节日。

 

据了解,后店子村古庙会延续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八这天,是一年一度的古庙会,持续一周左右。后店子村的大街小巷,人山人海,客商如织, 各类民间文艺团体纷纷前来献艺,吸引了来自濮阳、聊城、菏泽 、梁山 等周边市县的数万名群众纷纷来此,吸引当地及周边市县的商户来此经营,各类民间团体推波助澜,使这里形成了别具规模的民间文化和商贸交流大会。

 

如今庙会期间,后店子村会邀请了豫剧团、歌舞团、文艺演出队等几十个文化活动团体。精彩纷呈的节目,每天都有看头 ,各类娱乐设施,也纷纷落户,大人、孩子脸上都绽放着灿烂的笑容,精明的商贩们忙的不亦乐乎。当地的赛羊、斗鸡等传统娱乐项目又为古庙会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附二:濮阳市台前县后店子村碧霞行宫的传说


   
相传在宋朝熙宁年间,黄河涨大水在澶州一带开了口子,大水汇流于地势低洼的梁山周围,形成方圆号称“八百里”的大湖。在梁山到景阳岗的范台水域中,偶然露出一片高地,人称湖丘坡,这个坡成为当时往来般只避风歇脚的地方。

    到了元代,大水慢慢退去,沧海变为了桑田,皇帝下诏书在村西开挖会通河(即京杭大运河安民山至临清洲之段),这条河北通北京,南通杭州,在湖丘坡前边还有一条赵王河,和会通河相通,大约有一百多里长。因为两河相通,此地成了商家经常汇集的好地方。外地有王姓的人看中了这块宝地,领着五十户王姓人在此经商开店,生意很好,王家起名为半白店村。后来,随着商户的不断发展,店铺还渐向北扩建,商旅店业形成了南北两大片,南边为前店子铺,北边为后店子铺(后演变为村名)。

    元朝末年,有一个北京巨商带商船满载货物从江南沿运河向北航行,到了后店子村西,天色已晚,船主即下船住店安歇。半夜间,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商船突遇狂风暴雨而沉没。船主闻见大惊,遂在岸边不断磕头祷告,声泪俱下。这位船主平时经常供奉泰山圣母,在船主祷告不多时后,居然风也停啦,雨也停啦,河面上突然腾起一团烟雾,随之商船也慢慢地随着烟雾浮出了水面,货物竟然没损失一点。船主见后非常惊喜,确信是泰山圣母显灵,回到京城后,船主遂集巨资在运河东岸后店子村兴建泰山碧霞行宫一座。从此以后,四面八方商家及过往行人纷纷前来,到碧霞行宫进香,感谢泰山圣母。至今,行宫仍香火缭绕不断。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