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延安,我心中的圣地

时间:2006/9/16 作者: 澹泊 热度: 76701
    延安,这个圣洁、崇高、神秘的名字在我心中呼唤了几十年,那“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的颂歌令我心驰神往。
   
    立秋时节,我参加国家机械工业联合会在西安召开的工作会议,当得知要去革命圣地延安考察时,心情十分激动,我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能够实现了。
   
    从十三朝古都西安到延安,行程约三百七十公里。我们乘座的大巴车驶出关中平原,经铜川、黄陵到洛川后,没有直接穿过九燕山隧道,而是右拐来到世界上惟一的金黄色大瀑布——壶口,然后再一路翻山越岭、跨沟过壑,由南泥湾进入延安。
   
    随着大巴车在宽阔的公里上疾驰,我脑海中浮现的黄土高坡、沟壑纵横、“地无三尺平”的贫穷落后陕北,与视角的实际感受截然相反。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陕北黄土高原已铺盖着绿色植被,山梁沟壑郁郁葱葱,翠绿色的树叶与挂满技头的果实,高大的瓦房与独特的砖石窑洞,机声隆隆与运送煤炭原油的车流,从山峦中飘来的黄河与沉甸甸的庄稼……。浓缩着黄土地的别样风情,宛如一幅斑斓多彩的油画。今天的延安竟如此壮丽,如此殷实。
   
    “延安到了!”大家欢呼雀跃起来,长途旅行的疲惫顿时消散。
   
    刚放下行李,我便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一把扑到窗口前欣赏起延安的景色来。虽已身临其境,但被拔地而起的高楼挡住了视野,我索性邀请湖北省机械汽车行业投资促进中心张树勋副主任一起下楼,步行到延安广场。延安广场濒河而建,毗邻闹市,精巧朴实。
   
    此时已是暮色苍茫,华灯初放。汽车穿行在灯光如水的街道上,恰似在亮洁如镜的冰面上滑行,给人一种温馨惬意的感觉。我们一边好奇地打量着这座山城,一边交流着各自的发现和感受。不知什么时候读过的一首赞美延安的诗在我的脑海中跳跃起来: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
    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啊,延安,
    你这座庄严雄伟的古城……”
   
    延安城不大,四面环山的疏林和沿河两岸的建筑物一览无如;街面不宽,人影绰绰却无摩肩接踵之感;商贾云集,讨价还价之声可闻。
   
    延安,已经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历史上,它不过是陕北高原中一座普普通通的山城,在地图上也很难找到它的名字,但在中国革命史里却格外地著名。它有着史无前例的历史创举,曾经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中心。
   
    一九三七年冬天,经过二万五千里长途跋涉的中国工农红军,来到黄河岸边的陕北延安,尔后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由此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奠定了中国革命的坚固基石。那时的延安不仅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和抗日战争的总后方,中国革命的“心脏”,缔造共和国大厦的“总设计室”。宝塔山、延河水也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灯塔和希望,成为全国无数热血青年和仁人志士向往的革命圣地。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十三个春秋。这里不仅凝集了中华民族的精英,指挥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四万万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还培育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特征的延安精神。党和人民,士兵和百姓,领袖和群众,水乳交融,鱼水相依,荣辱与共,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延安的每一个山头、每一条沟壑、每一寸黄土地里,都曾经有着叱咤风云的壮举,有着惊天动地的传奇,有着波澜壮阔的史诗,有着不朽的经典故事。它用所能奉献的一切养育着中国革命。它的历史功绩使它永载史册。
   
    月弯星稀,秋风送爽,让我们这些来自“火炉”的武汉人松了一口暑气。我们踏着习习的秋风,逆河而上,来到一座三孔石拱桥旁。越走近越觉得眼熟,我在心里猜测着可能是延河大桥吧?便快步走上桥面,桥栏上果然镌刻着几个醒目的大字:“延河大桥。”
   
    延河大桥说不上雄伟,如同我们在影视上见过的一样,只是已穿上“洋装”,现代化的灯光照射得大桥泛出一种澄亮的琥珀色,让本来扑素无华的延河大桥,变得格外典雅、庄重、亮丽。
   
    我在大桥护栏旁俯下身来,借着桥面折射的灯光观赏延河的韵律,在宽阔空旷的河道里,断断续续,忽隐忽现,一缕闪动的金波从远处蜿蜒而来,静悄悄地穿过延河大桥,直奔前面一座山岭而去。
   
    延河,是我从小就寄托着梦想的地方。今天看到它的时候,心中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怅惘。我梦中的延河竟没有了汹涌澎湃的激流,没有滔滔的浪花,没有白帆船影的游动,只是一条时断时续的溪流,裸露的河床上堆积着厚厚的沙石。这条流经数年的生命之河,怎么就不见水了?我不知道延河的源头在哪里,也没能查找到干涸的相关资料。经询问当地人,延河早在上个世纪的七十代就基本断流了。
   
    面对空旷的延河,我的思绪又飞到了半个世纪以前,这条河里曾经有过浪的欢歌、水的劲舞,荡漾过士兵和百姓的欢乐。耳边隐隐约约地听到抗大将士读书讨论、垦荒战士洗尘戏水、鲁艺学员引吭高歌、武装民兵操练习武的铿锵声;眼前仿佛浮现出一个伟岸的身影,他穿着带有补丁的灰色粗布军衣,指间夹着香烟,或凝视波浪汹涌的河水,或顺着河岸缓步行走,那是他在凝神贯注地思考着中国的前途命运,勾画着中华民族未来的蓝图……
   
    不知什么时候,桥栏边多了一对对相拥的情侣,他们或窃窃私语,或嬉笑打闹,叙说着永远也说不完的情话,为了不影响他们的亲呢,我立即打住遐想,快步下桥返回宾馆。
   
    登宝塔山的那一天,天下起淅淅沥沥的雨来。雨幕中的延安,像披上一件巨型纱幔的靓女,随风飘舞,显得更加秀丽,更加神秘。举目远眺,古城延安尽收眼底,横跨南北的延河钢索虹桥格外醒目,哪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虹桥北边,便是延安革命纪念馆,里面陈列着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在延安领导革命的图片和实物,记述着陕北革命早期领导人刘志丹、谢子长闹革命和迎接中央红军的故事。它是延安发生重大转折获得新生的历史见证,它是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催生新时代的缩影。纪念馆广场中央矗立的一尊毛泽东主席铜像,是专为纪念这位伟人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进驻延安60周年之际而铸的。
   
    雨越下越大,沿河两岸沟壑的溪水像接到紧急集合号令,迅即汇聚到延河,并带着泥土的芳香覆盖在裸露的河床上。蜿蜒曲折的延河,象天际上的一条游龙从层层叠叠的山峦里飘出,顺流而下的河水穿过钢索虹桥飞渡到延河桥,然后绕过宝塔山,与另一条小河相遇后,犹如一群放学的顽童,一路嬉戏打闹着奔涌到母亲的怀抱——黄河。
   
    宝塔山位于延安城的东南方,为周围群山之冠,林木茂盛,游人如织。据史料记载,山上宝塔,高四十四米,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始建于唐代。塔内有梯,可登临塔顶。
   
    那古之称为塞下的延安,宝塔山历来为抗击外侮之屏障,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曾镇守延安,创下辉煌业绩,至今为延安百姓所怀念。宝塔下悬挂着一座明制的洪钟,在抗战时期曾成为防止日军空袭的报警器。仰望那被风霜磨砺和炮火熏黑的宝塔,抚摸青灰色砖墙上存留着枪炮子弹的痕迹,我默然地体味着旧时的风貌,体味着风声、马嘶、羌笛、炮火、硝烟,体味着悲壮和喜悦,体味着昨天、今天和明天……
   
    枣园、杨家岭、清凉山、新市场、桥儿沟……,这一处处地灵,是它们构筑起圣地的舞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这一位位人杰,是他们挥洒自如地导演着一曲曲圣经之歌。
   
    今天的枣园旧址,仍然保存有当年的小礼堂、石窑、瓦房、凉亭,还有几座小型西洋建筑。当时作为中共中央书记处的所在地,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从一九四三年秋季到一九四七年春天,在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凭借窑洞和微弱的油灯,织就了经天纬地的民族大业,用小米加步枪将日本侵略者赶回老家,葬送蒋家王朝于海岛。
   
    我怀着虔诚的心情,随着四面八方来“朝圣”的人群,走进杨家岭,走进毛泽东主席当年住过的三孔窑洞。毛泽东主席曾经使用过的那些陈旧桌椅、粗布床单、青石砚台、简陋油灯、劣质毛笔、木炭火盆等,仍依照当年的原样摆放着,在窗棂间射进来的斜阳中,叙述着当年节俭质朴的生活。它让我感动得心脏发颤,鼻腔发酸。
   
    有人说,皇宫圣殿中产生不出真理,延安窑洞里却有马列主义。确实如此。就是在延安的窑洞里,中国共产党坚持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更具科学性,更具指导性;就是在延安的窑洞里,毛泽东主席撰写了大量经典著作,仅收入《毛泽东选集》的就有一百一十六篇。
   
    杨家岭窑洞的灯火彻夜通明,毛泽东主席撰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目前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著作,不仅成为指导中国革命斗争、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经典,时至今日仍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杨家岭窑洞里,面对敌人的经济封锁,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并发出“自已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掀起了边区军民大生产运动。他虽然日理万机,但仍在窑洞前的山坡上,亲手开垦出一块菜地,身为革命领袖,率先垂范,躬耕垄亩。这块菜地现在仍然长着绿茵茵的菜蔬。
   
    回望一路瞻仰过的中央大礼堂、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厅、绿阴下的小石桌……。所到之处,无时不在诉说着那段动人心魄的非凡经历和传奇故事,回荡着军人们传递文件纷至沓来脚步声,纺线车发出的吱呀交响曲,“七大”代表们走出会场的铿锵步履,安娜·露易斯·斯特朗在笔记本上写字的“沙沙”声,党和军队高级领导人诙谐幽默、谈笑风生的袅袅余音……。
   
    斗转星移,斯人已去。延安不仅承载着黄土风情,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叩拜延安,它给了我一次又一次薰陶、一次又一次地感动、一次又一次震憾……。它让我感受到了圣地的圣洁,感受到了脱胎换骨的心灵洗礼。
   
    延安的夜晚是沸腾的,车水马龙,流光溢彩,呈现出一派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祥和景象。我们应邀来到石窑宾馆二楼演艺厅观看文艺演出,一群朝气蓬勃的陕北“羊倌”,头裹白羊肚巾,手持放羊鞭,翻穿羊皮袄,腰系红绸带,给我们送上了如痴如醉的信天游,如颠如狂的安塞鼓,粗犷雄浑的龙腾舞,真真实实地展现了黄土高原儿女的扑实无华和不屈不挠的豪迈性格,回应的当然是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高尚的艺术,需要高尚的情操;伟大的民族,需要伟大的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这些不仅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也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历史选择了延安,革命选择了延安。在这里,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着革命的灵性和慧根,积淀着丰厚的精神文化,回荡着时代的强音,它早已成为我心中的圣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