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又唱浏阳河

时间:2006/1/5 作者: 杨铮 热度: 98384
一个时代过去了。一段历史写下了。也许再过三十年,还会有人唱起《浏阳河》。因为,那是一首挺好听的歌儿,曲调抒情而流畅,如河水叮咚潺潺,更是一首地方色彩很浓的民歌。就如:《兰花花》、《小拜年》、《紫竹调》一样。但我想:时过境迁,即便是唱的技巧再好,嗓音婉转动听,但那绝对不是在表达内心对毛主席深深的情结。是啊,后来人怎么能理解得了呢?
  特别的岁月,造化出那么一个“老三届”的专有名词。毫无疑问,那是个最最的绝对的岁月,那是个的疯狂的岁月,是个不堪回首的岁月,一个无法选择的岁月,同样也是一个无法忘记的岁月。三十年后的今天,改革开放,政通人和,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已是全新的面貌,人们的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巨大的变化。已经进入天命之年的“老三届”们,都在感受着幸福。此时,还会有人怀念“史无前例”吗?当然不会,那是不争的事实。
  前些年,所谓的“伤痕文学”一度风靡文坛。这几年,有关“老三届”的纪实电视片也不算少。“老三届”们的同学会也成为一个承载特别的意义的聚会在各处上演着。怀着激动复杂的心情汇聚到一起,搜寻当年的残破的感情和记忆。无奈和彷徨,遗憾和慨叹混杂着,说不清也道不明那到底是个什么滋味。随之而来,以“老三届”、“青年点”命名的酒吧和饭店也应运而生。墙上贴着毛主席的像,和“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毛主席语录条幅,挂着红色的毛主席语录兜儿。门窗上有用红纸剪贴的大大的“忠”字。收音机里循环播放着《祝毛主席万寿无疆》那个时代标志性的歌曲。服务员一水穿的是草绿色的衣裤,腰间系着皮带,热情地招呼着光顾的客人。不少的年轻人出于好奇,进去瞧一瞧,看一看,原来尽是大饼子、小豆腐,便扬长而去了。更多的是“老三届”组织的聚会。不是为了吃,是为了感受,为了寻找感觉,是为了那份永不磨灭的毛主席的情结。是的,到这里就象回放青年点的生活。青年点太多的寒酸,可那毕竟是一段生动的真切的记忆。一代人不知不觉的迷失,不知不觉的虚度了年华,又不知不觉的五十多岁过去了。他们“老三届”“青年点”饭店,就是寻觅早已经逝去的青春,那里有“寻找回来的世界”。
  大碗喝酒,大葱蘸酱,大口吃咸菜,大碗的炖鹅肉塞满了嘴,大饼子鼓起了腮。那时候便会晕晕忽忽的不约而同的唱起“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唱起“红太阳照边疆”,“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草原上的红卫兵见到毛主席”,唱起“大海航行靠舵手”。只要有人起个头,就会有人和着唱。那是个大联唱,没有伴奏,没有指挥,唱的很投入,唱的很高亢,很抒情,没完没了。于是,有人站起来跳起“忠字舞”,然后,所有的人都站起来,敲着盘子,手舞足蹈,前仰后合,忘乎所以。
  家乡小城有座龙首山,是人们锻炼、休闲纳凉的好去处,早早晚晚的,在那绿树掩映下,“红太阳”合唱团在纵情歌唱。没有团长,没有导演,没有经费,没有收入。不用谱子,不用化妆,不用舞台。老远听来,浑厚、欢快、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更动人心弦,还挺专业。乐队是中西合璧的大杂烩。横笛、唢呐、二胡、板胡、京胡、手风琴、小号、萨克斯、单簧管,可谓土洋结合。即便如此,围观的游人驻足流连,常不下百人。而每天等待的高潮就是那段大联唱《红太阳颂》。
  说起“红太阳颂”我还有那么一段值得纪念的经历呢。
  那是在九九年,我有机会去过一次湖南韶山,那是毛主席的故乡,是我梦寐向往的地方。当时,最想看的当然就是毛主席的故居了。那是毛主席出生的地方,是圣地。我如愿以偿了。我在广场上高大的塑像前照了像。选择曾是毛主席纪念章上的背景画面,留了个影。心情特别激动。抚摸着毛主席睡过的那张床,有一种莫名的感觉。我在想:就在这里,孕育了一个济世伟人,领导中国人获得了解放。有些神奇的虚幻的感觉。哦,小小韶山因毛主席扬名天下,毛主席也给故乡的人民带来了无尽的幸福。你看吧!如今韶山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商贸旅游城市了,说它独特,就是街面两旁全是商店,而所有的商店几乎全在经营毛主席纪念品,形态和质地各异的像章,大小不同的塑像,摆满了商店和橱窗。最深的记忆是,大街小巷里到处都在唱歌,唱的全是歌颂毛主席的歌儿。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我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忽而,感觉回到了过去的时空隧道。那是个久违的青春记忆中的氛围,搀和着现代气息,怪怪的,迷离的,恍恍惚惚,身临其境,如入“桃花园”,不知有“汉”。
  此去最大的收获就是买回一盘《红太阳专集》光盘。一个半小时的光盘,有三四十首歌儿,是联唱,一支歌巧妙地接着另一支歌,没有停顿,一气呵成。那是各族人民歌颂毛主席的经典歌曲。听起来特别的熟悉,格外的亲切。回来后,我如获至宝,经常自己播放,没完没了的听,后来,就跟着唱,最后是把唱的歌儿录了音,那可真的享受了。记得那年五一节放假,把爱人撵出家门,自己足足的录了两天算是胜利告捷。我喜欢独自躺在沙发上闭着眼睛听我的那盘录音带,有时候感觉是别人在唱。一次,几个同学到我家做客。酒酣,爱人推荐放了我的录音,竟然感动的不少同学热泪盈眶。于是,我的录音带就成了赠送的礼品,并声明:“随便翻录,违者不究”了。不少的小车司机朋友喜欢边开车边放我的录音听,遇到“老三届”还会跟着唱,挺有情趣的。真是没有料到。
  我常想:中国人对毛主席深深的感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同样不会有革命的胜利。血会白流。这一点是肯定的。毛主席作为一代伟人,作为伟大的领袖是当之无愧的。无论中国的未来该是多么辉煌,中国人都应该千年永念,万代传诵才是。
  “七一”快到了,学院决定搞一台大型的文艺节目来庆祝建党八十一周年生日。我所在的这个小学研训部在学院是很有名望的,文艺骨干挺多,会唱,会演,会伴奏的都有,可谓是人才济济了。大家七言八语的策划该排练一个什么节目更好。议论的很深入。是啊,当前的祖国大好形势是要歌颂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要赞扬的,可党的革命历程更应该回顾的,可就是给我们十分钟的时间,怎么来表达呢?
  延春儿带来一个新买来的DVD随身听,他认真的说,我看就来这个吧!他按下开关,歌声响起,“家乡有支歌,一支流蜜的歌,你唱过,我也唱过,千家万户都唱过,它染绿了湘江水,映红了洞庭波,它流入湘江奔大海,歌声飞遍全中国,……啊………浏阳河,浏阳河……….”哦。真好,我想起来了,这是前不久宋祖英唱的,叫《又唱浏阳河》。大伙高兴的鼓起掌来。
  都想到一块了。这想法不错,又唱浏阳河,是一种回顾,是一种怀念,是“红太阳颂歌”的延伸和发展,是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情,对党的感情,对“三个代表思想”的赞颂。于是,反复放,认真听,录下了歌谱,印发了歌片。
  我拉起手风琴,大家唱的很投入。那歌声真好听,无比的轻盈、抒情、婉转、动人、悠远,绵长。
  
   杨铮 2003年8月7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