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窗外

时间:2010/1/6 作者: 惊鸟之弓 热度: 89222
  门是用来防盗的,窗是用来采光通气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时代毕竟非常少,“门虽设而常开”,如今已经人心不古,所以门的目的性功用性便很强起来。窗的设计自然也从功利出发,但是却也无意间成全了房子的美。因为有了美,所以便被格外的关注起来。
  
  对窗子的好感当然还是从书本中来。我们在生活中对于司空见惯的东西有很多是麻木了的,古已有之、人皆有之的事物总是容易被我们的意识忽视,我们虽然感觉到了,可是我们没有认知到。我喜爱窗子应该从看了卞之琳的<断章>一诗始:"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窗内的空间很小,窗外的世界很大。窗外画意无限,窗内诗情盎然。写过<诗法句隅>的林东海云:"窗户犹如画框,景物便如活的图画,通过有限联想到无限,'物小蕴大',意趣无穷。"窗可开可合,拉上窗帘子成一个世界,打开窗子凭窗近看远观,远景近景尽收眼底。窗外的世界又往往是变化着的灵动的,天的阴晴风雨,季节的更替,飞禽走兽的活动,人的言行举止的变动不居,都给窗内的主人以不同的视觉反映,因此人所获得的美的享受也无限丰富起来。
  
  而且,不同的窗有不同的意趣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体念。
  
  我家的窗正对着信江,最喜欢在窗前看雨听雨的时候。雨洒江天的空蒙给人朦胧之美,雨打芭蕉的淅沥却让我浮躁的心一下子宁静下来,雨的飘逸,又会令我诗情,"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李后主作为亡国之君,这时窗外的雨给他的可能是天的哭泣,同样是在料峭春寒,杜甫的感受就很不一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的心情应该是欢快的,窗外的世界是多么富有生气啊!
  
  出外远游,我喜欢选择靠窗的床位,能对山就面山,能临水就面水,天热时窗子一开,一股凉风吹来,疲乏的身心立时也舒爽开来。去酒店我也喜欢选窗边,不管外面情形如何,总多有一个看点。哪怕小摊小贩的吆喝,熙来攘往的人流,或者车堵住了不通,两个人不知道因为什么大打出手,都是可看的热闹,更多的时候是透过窗外,有风吹过来,至少也能透口气,至少有一面不受干扰。这对于繁忙中疲劳着的我们,就有了一份不被打搅的安静。
  
  窗子给我们一个端详世界的角度,就像我们有些人喜欢居高临下,自己虽然不高,可是自己站在了高度,也于是就有了高高在上的感觉。坐在窗边,这使我们终于也可以处在一个旁观者的位置,袖手旁观,旁观者清是有道理的。整天忙忙碌碌,终于能坐下来,终于能够一边听着悠扬的轻音乐,一边看外面的世界,极目所至虽然并不远,虽然也许看不到什么,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姿态一个点,就能够换得一份很美好的心情。要是窗边还坐着另一个朋友或者佳人,在白天或者晚上,“何当共剪西窗烛”,或者“”,那是人生美好的一种情境。
  
  记得有看过一部短篇小说《窗》,故事的两个主人翁都没有具名,但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两个重病人,靠窗的和不靠窗的,是靠窗的人用他对生活的热情点燃了不靠窗的人对生的欲望,通过那扇窗我们看到了两个灵魂,小说立意很深,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得相当细腻。还忘不了琼瑶的《窗外》,它赚了我不少的眼泪。我对窗也就此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窗”由穴和囱组成,穴,洞也,囱,烟囱,故窗该是屋顶开个洞,出烟透光的吧。现在的房子把窗改在了四面墙上,不知是否更合理?看欧美片知道窗居然还另有妙处,就是情人常爬窗来幽会。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