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变得复杂起来。与什么样的人共处,交什么样的朋友,如何应对错综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都要遇到的问题。有的人讲功利从需要出发,结交的是“有用”的朋友,即可以利用的人,对我有用的人。所谓生死之交实际上就是酒肉朋友,互相利用而已。可是这样的“朋友”是不可靠的,在关键时刻就要掉链子。那些在名利场上被“朋友”利用、出卖弄得身败名裂倾家荡产的例子俯拾皆是。
孔子教导我们,交友要交“友直、友谅、友多闻”。就是说你交的朋友应该是磊落坦荡的人、诚恳诚信的人、识广闻博的人。如果你的朋友具有这样的优点,那对你说来真会受益无穷。
只要是上班族,面对同事的时间和场合总是比较多的,如何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就相当重要了。有的同事是朋友,有的同事只能是同事,而且永远做不成朋友。我的一个好朋友在新闻媒体工作,管理一个部门。她生性直爽,心直口快。正是这个心直口快,得罪人不少。
她首先得罪的是顶头上司,一位刚提拔上来的副总。那一阵报社招了一批新人,稿件要编排,报纸要出版,新人要培训,忙得她晕头转向的。可是那位副总春风得意,心情非常之好。他喜欢在旁边指手划脚,喋喋不休,还故意挑点毛病,这个不行那儿不对,尤其喜欢对设计好交审的版面挑刺,一改再改。她一忍再忍,一次终于忍不住对副总吼了声:“你找什么事啊!”就这样把上司得罪了。后来我给她分析,这位上司是个浅薄之人,他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让你知道领导的存在和指导作用,你主动与他沟通一下,让他明白你服从领导并且不会对他构成威胁。她立即照办,上司再也不干涉她的工作了。
第二个得罪的是一个应聘来的新人。新来的求胜心切,急于表现自己。有一次下县去熟悉情况,借主任的名义找到一个老作者门下,也吃了也喝了,人家招待得不错,还带几瓶名酒回来,说是那位作者送主任您的。我朋友一听很生气,当即斥道:“你才来几天呀,就敢打我的旗号!下去搞吃吃喝喝那一套,吃了还拿,那些酒我不要,你给我退回去!”这样一来,那位新来的很下不了台,闹得很败兴。后来我劝朋友,先向县里的作者了解一下情况,谢谢他的好意。退酒会伤了和气,可用别的办法来弥补,比如回送给作者一些礼物啊等等。后来事情解决得还算圆满,但是新同事却肯定得罪了。
心直口快是一个人的个性,无可非议。可是在处理与同事关系的时候要讲究方式,既要坚持原则,又要适当灵活。有时心直口快可能会让人十分难堪,过后心平气和想想就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同事有时虽然一能像朋友那样好处,但是同事毕竟还是要当的呀。
多沟通多交流是和谐同事之间关系的良方。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