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分数·读书·能力

时间:2007/6/4 作者: 朝望 热度: 341906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自从“文革”结束后,高考成为了中国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当今,分数成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争端和感情交流的最大障碍。孩子自上学开始就围绕着分数转,分班要看分数,升高中要看中考分数,月考、中考、统考……学生最关心的是分数,老师关心的是分数,家长关心的也是分数,进什么样的大学自然是取决于分数,甚至连研究生入学也要以分数为依据。看看吧,当今中国大地上教育的目的是分数,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没有离开过分数这个指挥棒。
  
  梁启超在《读中国书》一文中指出:“若只求课堂上功课及格,便算完事,那么,你进学校,只是求文凭,并不是求学问。你的人格,先已不可问了。”中国百年前的改革家早就告诉我们如何看待分数和学习以及人格之间的关系。然而在追求分数的浪潮中,孩子们在成长中最主要的人格培养却成为了最次要的部分,于是就在这种畸形的分数挂帅前提下,许多学生为了分数不惜丢掉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诸如“作弊、偷卷子、用先进的技术工具作弊”,这些缺乏道德规范的行为实际上是我们的教育体制中追求“分数”所造成的恶果。
  
  分数让部分有潜力但没有好分数的孩子远离了大学;分数让发奋而又需要帮助的孩子有了忧郁症;分数让幼小的孩子彼此之间有了戒备;分数甚至成为了评判学生道德水准(如有些学校评三好学生的标准是必须分数在85分以上)。分数简直就是像《哈利·波特》手中的魔棒一样成为学生意想的梦魇。林语堂在他的《人生不过如此》一书中指出:“考试分数不可靠,我向来反对分数,认为不足以代表学生真正的学力,……我的理由很简单,一人的学问是花树式的,逐渐滋长的,不是积木式,偶然堆放而成的。一人的思想学问,是由动了灵机,继续发育其本性,对事对物渐渐得一种见解,故是一贯的,整个的。”但是现在教育改革者有哪些能体会到这样的境界呢。
  
  追求分数使学生丢失了创造力,缺少了幻想力,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对生活失去了兴趣,没有了追求,这样下去,会有什么结果?谁干预测?看看吧,无论初中生、高中生,还是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在课堂上的反应都是一个模式,讲课的老师声情并茂,但是讲台下的学生几乎没有共鸣,好的学生只是呆呆地记着。当讲课者用僵硬的语气说:“这是考试的主要部分”,此时讲台下的学生就立刻响应起来开始注视着讲台上的老师,那茫然而又无奈疲倦的眼神关注,真的让人心酸。我想许多无奈的教授、教师也就在乏味中结束了他的课程演讲,课堂上那种师生共鸣的教学场景很是罕见,于是在现在师生间的感情平淡到了陌路人。我想中华文明不会在考试分数中传承下去吧!师生在课堂上彼此的互动,能增进感情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有了共鸣,这种情感不是说教出来的,而是体会而来的。
  
  哎!无奈的教师、无奈的学生、无奈的分数……
  
  既然分数指挥一切,那么从小学生到大学生要读的主要书籍是考试参考资料,于是许多数理化优化系列的练习册在中国著名的书店里成为了畅销书,并且还造就了许多考试辅导名师。
  
  读书,这个让无数中外学者和大师们永远谈不完的话题,在现在社会里却成为了迷茫的问题。在宋代的黄山谷(苏东坡的好朋友)曾说:“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我在平时的生活中倍感深切,现在和学生交流中发现语言贫乏到只能是小品中通俗流行的那些话语,学生的面目变化不仅仅有可憎的一面还有木纳的面孔。
  
  读书,能净化人的心灵。
  
  读书,能增加人的智慧。
  
  读书,能激发人的热情。
  
  读书,这个在中华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良好习惯,竟然在当今中国崛起之际却开始倒退了。我们的孩子不读书,不体会书中的哲理,怎么担当起未来地重任?
  
  梁启超在《读中国书》中写道:“一个人总要养成读书趣味,打算做专门学者,固然要如此。打算做事业家,也要如此。……”其实有许多创业者和科学家都是在闲暇之余阅读了大量书籍,在进行科学研究和实业创新中由于开阔的读书视野,让他们把握了成功地机遇。闲书里面那些箴言哲理不是在课堂上能学习到的,而是孩子在阅读大量书籍时自己领悟到的。
  
  读书重要人人知道的道理在当今分数挂帅的今天却如此苍白,学校没有留给孩子足够地空间和时间,大量、繁琐的习题占有了孩子们几乎所有的时间,长此以往也让我们未来的孩子养成了只有盲目服从地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了只会考试的能手。许多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养成了所有的一切都是按老师的安排进行的习惯,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没有创造力,没有工作激情和热情,工作和学习感到乏味无趣。我曾经记得在阅读王蒙的小说《青春万岁》时,为五十年代的青年人感到骄傲,那个时代的学生有热情、有激情、有活力,但是现在很少能看到这个感情迸发的场面啦。这就是分数的压力和缺乏读书的经历所造成后果吧。
  
  读书能让人领悟生活和做人的真谛,读书能激发自己的创造力。读书与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大量读书的阅历,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运用书中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和困难。能力是在循循渐进中开发学生潜力而培养出来的,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当激发孩子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思维,然后再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中的问题只是一个方面,孩子的发展要全面进行,不能在他成长中只是学会了做习题,还有更多的能力需要培养,要均衡发展。诸如孩子的交往能力、演说中的感染力、动手制作和生存能力等等,这些应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当他们走向社会面对困难和问题时就能游刃有余地自己解决。
  
  分数、读书、能力三者本来没有相矛盾的,但是在目前的环境下却彼此之间矛盾重重。其实我们如果把分数的观念淡薄一些,多给孩子留下空间和时间来读书和交流,让孩子成长中在互通有无之间,增加孩子间的团结和友谊,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和发展,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自然,只要高考的指挥棒在继续挥舞,众多的老师和孩子就继续跟着迷恋分数。记得有首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是否能悟出一些道理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246938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