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秉超《足迹》及其印象
算起来,我认识江先生也足有五年了,我们不是那种见面招呼之后,过不了几日连对方的姓名都叫不出的那种人。缘分真是一种用金钱都买不来的东西。这些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关照对方,若有一段时日没有见面,彼此之间都很牵挂。我以为,有这种感受的人,是彼此性格、观点、处世原则的融合和相似之故,是对对方人格认同的结果。江先生19岁参加了革命工作,21岁入党,刚满20岁就坐到了相当于现在科级干部的位置上。数十年来,他屡屡获奖,屡屡评优,可“官位”却并未升迁,一直默默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着实实在在的工作。可见得,他与现今有些人“入党为了升官,升官为了发财”这种人生终极奋斗目标的人生观有多大的天壤之别!现在,江先生快退休了,他想到的依然是工作,是自己为国家,为人民做了些什么?他想站在哲学的高度,对自己的人生来一个回眸,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足迹。回头看,是要勇气的。玩过太多丧天害理、尔虞我诈、瞒天过海伎俩的人,一辈子难得有一个宁静的心灵,怎敢回头看呢?江先生常常爽朗地笑谈自己的往昔,一副不愧人生的大气。他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的花朵——《足迹》,就是他人生思考与求索的一个缩影和见证。
人与人交往常常是凭感觉的,很少去给对方来一个总结与概括:这人有多少优点或多少不足。好人和坏人很难界定。我们并不能把那种嘴里天天喊着马列主义,标榜自己是人民公仆的就称为好人,把那种有人的真情实感,但他可能骂过娘,可能擂过桌子的人就划归为坏人。自然,对于江先生我也没有这样衡量过。凭感觉,他是一位真实的长者,是一位能够并值得交往的人。江先生的大作出版在即,可喜可贺,我在这里对他的人生历程作一下概括,应算作是一件自然的事了,我不愿意对朋友刻意去雕琢。
真——人生原色
江先生给人的感觉首先是真。真,应该作为人的一个原色才对。江先生秉持了这点。现今社会,假的东西太多。假货并不可怕,怕就怕假人。这世界,一切皆由人为之。没有假人,哪里会有假货?人真,应该是这世上最可贵的。
江先生的真,表现在他的人性上。他不装腔作势,不故弄玄虚。十几年来,他都从事着民办教育管理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如雨后春笋,找上门办事的人很多,江先生从不摆架子,拿派头,设卡子。政策范围内的事,能办则办。在生活中,江先生善待家人;在工作中,同样善待同事。很多前去办事的人都说,江科长,是一个好打交道的人。所以很多人有了难,就喜欢找他。他办起事来,大有“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气概!
江先生的真,表现在他对政策理解的水平上。江先生没有多么眩目的文凭。然而,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他善于总结,善于分析,善于提高。对党和政府在各时期的教育政策都理解得十分深透。所以他办事原则掌握得非常准确。能办的,不要说一句好话,有困难想办法都办;不能办的,就是搬座金山银山来也不给办。
当然,他的真还表现在他的个性上。他不阿谀逢迎,不投机钻营,极有为人原则。他说,任何人的人格都是等同的,我们不能因为级别的高低而放弃自己的人格个性来对事待人。看来,他很通人性,却不理会中国的官情;他很会理事,却不会混官。
善——为人本色
古人有句告诫人的金玉良言:“与人为善”。但在社会生活中,真正做到这点的人却并不太多。能与人为善者,有两点必须看穿看透:一名二利。乾隆下江南时,问纪大才子,在这百舸争流的浩浩长江有几条船?纪晓岚说:有两条,一条曰名,一条曰利。可见人间万象,皆为名来利往也。看来,能独善其身者,实为不易。
江先生给我的感觉便是与人为善者。能帮的事,尽力帮,甚至不惜自己吃亏。在现今个人利益至上的社会,帮人不求回报,不图目的,是实为罕见的。江先生却能做到,可见他的善乃发自内心深处,是大善的表现。当然,他的善并没有使他在自己的岗位上讨到什么所谓好处,比如他工作了近四十年,是一个具有36年党龄的老同志,并不是没有“上”的机会,可是他却总是让那些“机会”从身边溜走,以致很多人都难以理解他的作为。一些同过事的老朋友说,怎么搞的,老江工作能力强,能说会干,怎么就是上不去?而江先生常常是乐哈哈地笑,他说:为人一世,扎实工作,无愧人生就得了,要那么多欲望干什么?这恰恰烛照了他心灵的光明和为人的正气与磊落。
美——人性的光辉
这世上什么最美?光辉的人性最美。世上万物有什么美最为恒久?当然也是美的人性。江先生以他一生的奋斗和追求编织了他人性的光环。
在交往中,我大略知道了他人生的经历和奋斗的轨迹,也认同了他人生的成功。他19岁参加工作,21岁就从一位血气方刚的青年,很快成为一名为全人类幸福而终生奋斗的共产党员。他在长期的基层工作中从不放弃学习,从理论、文化上不断提升自己,终于成为扫盲积极分子、宣传委员,最后走上了教育管理工作岗位,成为一个部门的负责人。更为可贵的是,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写下了一些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工作研究、通讯等文章,大多在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有的还被收入国家级重要文献(库)之中,有一篇获得第六届国际华文教育论坛暨华人教育家成就奖,这是一般大学生甚或研究生也难以为之的。他的这些文稿,为地方政府制定教育政策提供了宝贵的依据,为扩大惠州教育的影响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值得庆幸的是,江先生的部分文稿已搜集出版,我们可以在这本文稿里,更进一步洞见和享受江先生的精神世界。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