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亲去逝已经13年多了。在母亲生前、我30年的生命里,我从来没有和母亲说过一次知心话。因为我还在襁褓中吃奶的时候,母亲就患了精神病。记忆中的母亲总是痴痴呆呆、疯疯癫癫。童年第一次爸爸让我喊“妈妈”两字时,母亲刚从精神病院出院,我望着站在我面前的母亲那苍白无血的面容,呆滞的目光,我感觉是那么陌生和害怕,我胆怯地往后退着,始终没有勇气喊出“妈妈”两字。
那时我母亲总是长年住精神病院。我的幼年和童年是在大姐身边度过的。大姐比我大9岁,为了在家里照看我,她一天学也没上过。我到了上学的年龄,又是大姐把我送进学校。由于缺少母爱,从小我就非常自卑,性格内向、孤僻,沉默寡言。我很少和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玩,每当看到同龄的孩子能在自己母亲的怀抱里撒娇,我的自尊心就会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打击,我既羡慕又嫉妒。那时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我是多么渴望我的母亲能和其她小朋友的母亲一样,是一个精神正常的人啊!那样我也能在母亲的怀抱里撒娇,那怕一次也好啊!然而这只不过是我天真幼稚的幻想和奢望。母亲的病总是时好时坏,不犯病时,母亲总是默默无语干所有的家务活,从来不主动和我说话,我总是远远地站在一边,默默看着母亲干活,不敢主动跑到母亲身边撒娇。到了青少年时代,我更加渴望与母亲沟通交流思想感情。但是常年患病没有文化的母亲,更加不能与我亲近和沟通感情了。但当时我内心清楚的知道,母亲是非常爱我的,只不过是不会用语言表达出来。因为从她痴痴呆呆长久注视我的目光里,我能读懂母亲的爱。
从小到大,母亲从来没有打骂过我,在她患病最严重的时候,时常狂笑不止,大骂不止,时常砸碎家具,打碎餐具,烧毁衣物。那时我内心深处充满着对母亲的深深恐惧,总害怕母亲会突然扑过来打我一顿,就连晚上睡觉时也总是提心吊胆,但我的担心和顾虑是多余的,事实上母亲从来也没有打骂过我一次。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可怜、同情、关心体弱多病的母亲,我内心不再惧怕她。我开始主动大胆与母亲接近,经常帮助母亲洗头发,剪指甲,洗澡,换洗衣服,给母亲织毛衣,每当这时,母亲就变得像一个懂事听话的乖孩子一样,冲我嘿嘿傻笑两声,报以最深的感激。
随着哥哥姐姐的成家立业,我主动承担起照看母亲和干所有家务活的重担。虽然当时我只有13岁,但苦难的生活使我过早地成熟了。我每天起草就做好早饭,看着母亲吃完饭,我再背起书包去上学。那时我家离学校很远,每当下课铃声一响,我第一个冲出教室,一溜烟小跑回到家里,第一眼看见母亲在家里,就是我最开心和高兴的一件事。如果母亲不在家,我就焦急地四处寻找母亲,每次把母亲找回来,我都兴奋激动得热泪盈眶,那时我最担心的一件事,就是害怕母亲突然从我的生活中消失。
在洗衣做饭照料母亲的日子里,我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抓紧学习各门功课,经常挑灯夜读到深夜。工夫不负苦心人,我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始终名列第一名,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还在班级里担任了班长职务。79年高中毕业,我以优异的学习成绩,顺利考上了县农业银行,成为一名金融系统的干部,为了方便照顾母亲,我主动要求回故乡小镇农行工作。
当我兴高采烈拿到第一月的工资时,立刻去商店给母亲买了一身新衣服,回家给母亲穿在身上,母亲高兴万分,冲我哈哈大笑·······
1983年,我在职又考上了黑龙江省农行干校佳市分校,金融财会大专班,全脱产学习3年,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母亲,登上了求学的列车。
在紧张繁忙的学习当中,我每周都抽时间回家看望母亲,,给母亲捎上爱吃的水果和蛋糕,为母亲洗衣服,做母亲喜欢吃的饭菜。我一边干家务活,一边向母亲叙说一周来在学校所见的新鲜事,母亲总是似懂非懂的向我点点头,那时我心中就会感到莫大的幸福和满足,我不奢求母亲给予我什么回报和关心的话语,母亲给了我一次神奇的生命,就足以令我感激一生,回报一生,铭记一生。
我深知,我的母亲和所有天下最伟大、无私、善良的母亲一样,她永远心疼惦念自己的女儿,即使在母亲患病最严重的情况下,她也不忘记对自己女儿的呵护,饭桌上如果有一口好吃的东西,她都留给女儿吃。不犯病时,她一贯都是节约缩食,勤俭持家。她和蔼、忍让、忠厚、善良。对丈夫体贴入微,对儿女关心备至。她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型的劳动妇女。她具有中国劳动妇女纯朴、善良、吃苦耐劳的高尚品格。
母亲,您是女儿心中一尊圣洁的雕像,是我一生永远的怀念。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