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柳家寻幽录(11 乡路漫漫)

时间:2017/9/27 作者: 幽州重镇 热度: 76637
  第十一章 时光倒影之乡路漫漫

  家乡的道路,既是我们人生的道路,也是我们奔波劳碌的归途。我们走向他乡,走向城市,疏离故乡,短暂回返,无不与条条线路息息相关。乡路是纽带,乡路是牵挂,乡路是亲情,乡路里有许多逝去的难忘光阴。

  回望辽西,从大的时空来说,自远古到明清,无论是中原政权想要经略东北地区,还是北方政权想要南下中原,都要经过一片范围广大的山区。北宋苏轼就写到“燕山长如蛇,千里限夷汉”。历史上燕山地区到辽西的主要交通道路,主要为卢龙道、古北道、傍海道三条路线。分别对应了今天的唐山的喜峰口方向、北京的古北口方向、秦皇岛的山海关方向。

  本是清朝"龙兴”禁区的东北地区,由于在19世纪中期之后受到了沙俄的巨大威胁,加之河北山东等省饥荒严重,因而当时的清政府准许大批中原百姓进入数千年来很少开发的广阔无垠的白山黑水。这一移民大潮历史上称之为“闯关东”。我的曾祖父兄弟就在这次大迁徙的队伍之中。而这一支移民大军的迁移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经过山海关沿原有的傍海道前往东北,另一条就是乘船渡过渤海,进入东北地区。据考证,我的先祖奔赴东北的路线当为傍海道。所以大族驻兴城,小支分散到锦州乃至黑龙江。

  无论游子还是留守,都是踩着家乡的路渐渐长大的。我的家乡北镇地处辽西走廊,周时称幽州重镇,明清称广宁镇,是明末英雄袁崇焕督师关东三镇之一。可惜袁督师打理的城墙,在文革后期的一九七五年,为一军管团长代理的县委书记下令拆除,至今北镇环城路地基仍高于周边民居,因为城砖虽拆,但明朝夯筑的城墙地基仍在。与北镇政府工作的同学论此,无不扼腕叹息。

  医巫闾山脚下的北镇地理位置重要,交通便利,但居北镇东南角的我们偏僻的小村屯,却长期行路艰难。家乡的路,经过几十年风雨变幻,骨架依然,路况巨变,基本摆脱了泥土路。如同进入辽西的卢龙道、古北道、傍海道三条路线一样,进入和深入小赵家屯的具体道路,可分为屯路,村路,省道三种道路体系。

  我的最小的家乡单位是小赵家屯,七八十户人家,她是柳家乡的上百个小屯之一。小屯处于辽西南洼地,没有山路的蜿蜒崎岖,没有大镇路两旁的繁华喧闹。我记事起,屯里就只有四趟街,如今主要还是四趟街。

  屯路的第四趟街,紧邻原来的生产队,这曾是一条宽阔的土路,但随着生产队的解体,随着队部和大场院的外卖,土路再无人维护,且不断萎缩,或被水沟侵独,或被垦荒蚕蚀,或被野树荒草蔓延,只剩两侧长满树木的窄道了。可曾回想,兴盛时期的生产队,十挂大马车浩荡出发,百名社员夜战苦战,这条土路也经历了热火朝天时期。上次回乡,抄了近道,未曾想多年来未走的生产队大土道,我屯的第四趟街,逼仄到如此程度。当年,生产队卖给老姚家和老刘家,屯里的两个相对大户人家。但独生子女政策下,两家男丁不继,女儿出嫁后,当年的生产队,都渐荒芜了,屯里人前来串门者稀寥。春夏与青纱帐和坟茔地相邻,真可谓门前冷落鞍马稀了。

  第三趟街,因为阻断实际只有半条街,在屯东盖了十来户人家,到屯东紧邻西大坑,一个当年水满为患的大池塘,所以我家及左右邻居等五家,前面园子未辟为宅基地,第三趟街只到李春文家为止。春文曾是我小时候伙伴,小我两岁,初中缀学。后一边种地一边养鱼倒鱼,家境殷实。我家还在屯中老宅时,每次我们兄弟回家,妈妈都要到春文家买条大鲤鱼大锅炖。我也曾去买鱼,春文叫我五哥,话不多,或者我们共同的经历太少,没多聊,简单问过老人孩子后就告辞了。春文家小时候曾发生大蛇进家的大事。夏天中午,他们家里人正在炕上,摆炕桌开窗吃高粱米水饭,炸的鸡蛋酱。忽感屋里一阵凉气,伴随呲呲的声音。春文爸爸,李国华大叔抬头看见房梁上正盘着一条大蛇,吐信发声,可能是被炸酱香味吸引。国华叔十分机敏勇敢,他顺手抄起窗台上的铁锹,站在炕上直接剁下蛇头,又将蛇身撮到院里剁烂。当时屯人不敢也厌恶吃蛇,将蛇碎深埋到大壕沟中。

  第二家是王柴林家。柴林叔是我家远亲,我奶奶与柴林叔的爸爸是表亲。柴林叔的后院,就是原来他的爸妈的家。后来舅爷去世后,房子给了福林叔。生产队时期,舅奶曾是屯里的妇女队长,一米五的身高,风风火火,热情十足,波辣能干。后与房姓队长传出绯闻,就不再"从政"了。柴林叔十多岁就和我家邻居李国栋大叔,在大队木工房学木匠活,一米六五的身高,十分结实能干。生一女儿后,又交罚款要了儿子,读了民办航校,毕业后离家到海港工作后又跑远洋工作。福林叔年轻时是我们的孩子头,身高近一米七八,帅气威武,十分调皮掏蛋,后自由恋爱,娶了初中同班同学,漂亮的老婶。福林叔是瓦匠,家宅四面红砖围墙高两米余,十分引入注目。近年明显老了,昔日笔挺的身姿,已呈半佝偻状态了。长期的农活,繁重的瓦工,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岁月是把杀猪刀。实际上,舅爷舅奶家还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嫁给外屯农民,二女儿最漂亮,在七十年代,锦州城里一青年工人一见钟情,托人做媒,轰动了全屯。当年城里铁饭碗的工作,人皆羡慕,有点白马王子找灰姑娘的感觉,我这位二姑夫,婚后对岳父母照顾有加,只是国企改制后效益不佳了。老姑小丽,大我一岁。初中毕业后嫁给大赵家屯的王铁子,四哥的同学,前村支书王金山的儿子。小丽老姑人如其名,如同鲜花盛开。曾在十年前见到过,感觉迅速地变样了。沐风栉雨的农活,柴米油盐的家务,使人的青春迅速消去。 第三趟街,一直是纯土路,因不是全屯交通要道,两侧堆柴积肥,车行困难,连雨天泥泞难行。有时人们就从后园子直接到第二趟街通行。童年时,我几乎很少到第三趟街游逛,她是新街,又缺少同龄的孩子,人气不旺。至今依然如此。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