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下雪了,我没有事做,便捧了一杯茶,坐在窗口看风景。看着看着,我睡着了……
五块钱
上小学时,我很放肆,把谁也不放在眼里。原因很简单,我来自上海。
我对待这些北方同学很傲慢,甚至还经常戏弄他们。当然了,他们又不傻,自然不会逆来顺受,有时逼急了也会骂我。可众所周知,上海人的舌头是以辛辣出了名的,于是,差不多全班同学都被我问侯了一遍。
果不出我所料,这些北方佬舌头根本不如南方人利索。但我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北方人的拳头比南方人硬。更重要的是,他们经常用拳头充当和平使者,用来“维护友谊“,”促进和平稳定“,以及“处理内部矛盾“,于是,我结结实实的挨了两下。不得不说,北方人做事就是实在,不给我一点喘气的机会。
可是后来,我死性不改,继续”挑起事端“,在第N次(N大于20)东窗事发时,有人站了出来,毫不畏惧地(这句是扯淡,他比我还怕打)替我挡了两下。可怎耐他们心狠手辣,终于还是没有支架的住,一起陪我挨了打。他就是我后来最要好的朋友——W君。
要说后来嘛,显然不是他义愤填膺地吓退了众人,而是给我又多加了一顿小灶——打我的人说:“这小子,不老实,还找了帮手。兄弟们,给我照死里打。“就为这句话,我把W君的祖宗都问侯了好几遍,至今还为这事“谢谢他”。
我谢谢他!
再后来,我们浪荡过了小学六年。他曾和我一起逃学去看陈奕迅的演唱会;一起大着胆子关了校长办公室的电闸;一起蹑手蹑脚地偷了校工的钳子;一起试着不买票去电影院看电影;一起对着女生吹口哨;一起听着《忐忑》唱跑调;一起在肯德基里嚼冰块;一起在路边小摊吃馄沌……
经历了这些,也让我们的友谊更加长久。我经常会忘了我们之间的种种,但有一件事我无论如何也忘不了,无论如何也必需记得——他还欠我五块钱没还!
去年,他去外地旅游,驴友把他一个人丢在山里,他走了三天三夜,最后终于合上了眼睛。
现在,我时常想起他,经常想着,什么时候见到他,说一句:“你还欠我五块钱呢,赶紧还来。“
可是,上天终究是没有给我着样的机会。也许是对我这个守财奴的一种惩罚吧,我至今还惦记着我那可怜的,五块钱。
与书为伴
我从小便与书为伴,爷爷要求我每天都要背几篇文言文,现在记得最熟的,便是《兰亭序》了:“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其实,仔细想一想,背那么多,也并无益处,除了可以偶尔拿来炫耀一下,以证明自己的学识外,也是一句也用不上的。可老人家的话还是要听的,便只好死啃书本,啃死书本。我仍清楚的记得,我读《格林童话》那年,已上小学四年级了,其他同学早以背会的内容,我才开始阅读。
还记得有一篇古文,名曰《陋室铭》。是刘禹锡的名作,引孔子话说:“故君子之居,何陋之有?“我背诵时并不懂意思,也不知道刘禹锡是个甚么人,只是想着背会了便可以看《安徒生童话》,就可着劲地背,现在已是一句也记不得了。
长大后,便读起四大名著,自然是文言版,无注释,啃起来十分吃力。且大多一上来就是“有诗为证”,不胜其烦。
后来,读诗词歌赋,像什么《纳兰词》,《大学》,《中庸》也都囫囵吞枣地读了一遍,收获甚少。
大概六年级时,迷上了名人传记,记得最清楚的,是《纪晓岚传》,虽说也有诗词引据,但也适应了,只不读罢了。连滚带爬,终于是读完了,具体感受嘛,了了无几,大概也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吧。
再后来,我背诵有成语出处的句子。这些句子大多是“精华“,而且十分有用。
直到这时,我才发现,读书真正的目的,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学会思考,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和这个时代。
好久不见
再次见到她时,已经是两年后了。两年之间,会发生多少人事变迁,苍海桑田呢?但她似乎一点也没变,还是一张清秀的瓜子脸;还是一双明亮动人的眸子;还是一对娇小可爱的耳朵;还是……
可是,她早已忘记了我。时间没有改变她的容貌,却改变了她的灵魂,而这一切都只在短短两年中发生。后来,我渐渐明白了,所谓的朋友,兄弟一场,仅仅意味着你和她再次见面时,可以彼此问侯一句“好久不见。“然后目送她走远。
她又怎么会明白那一句“好久不见“的意义呢?她仅仅把它当成了一个句子,一句冷冰冰的,毫无生命感的客套话。然而,她不知道,一句好久不见,其实寄托了希望,寄托了憧憬,亦寄托了偏执,偏执的认为她会回你一句,好久不见。
最后
雪停了,我的思绪却停不下,我在想,这些人事于我留下了什么呢。后来,我渐渐明白,它们于我留下了一点思念,一点爱意,一点渴望,还有一点惊。
真的,是一点”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