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是喂养心灵的良药,只是咽下喉咙太苦太涩了。
我们大多说人都爱看童话——最初的真善美的圣洁的小小世界。那里我们是仲夏夜编制梦的小星星,清澈的双眸一眨一眨,那么天真烂漫。怪不得连尼采也在他的超人哲学中,把小孩子作为人类精神变形的最高境界。性游戏、善健忘,易好奇,开世界一切事物新端者,他们既富有肯定精神,又饶有乐天的性格。
童话总是那么美好的存在其表面浮波,鲁迅曾言: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破坏给人看。仔细想下童话又何尝不是如此的残酷、冷酷、绝命无情呢?悲剧不过是直接地把悲苦破碎的事物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在这种直观,形象的具体面前,我们或感凄凉、或感无情、或感无奈、或感残酷······这都是可以常规理解的情节和事物发展的步骤。
但是童话的残酷性是隐秘的,也许就是这种隐藏下美丽的残酷更让人难以接受。正如尼采对怜悯的看法,他认为怜悯、博爱和牺牲是一种无形的暗杀,在被杀者看来并不感到痛苦,只是感到一种恩惠。这是何等可骇的活剧啊!怜悯在表面看来是极慈善的,但骨子里却消灭对方的独立性、坚强性、忍耐性、战斗性。故而,查拉图斯也言”将要倒坍的东西,就要赶快把它推到下去“。如此所言,童话又何尝不是一种怜悯呢?那些天马行空、温纯感人,温暖心田的美好都是带着面具的魔鬼在歌唱,天使却一直躲在黑暗里低吟······安徒生本人生活惨淡、悲苦。他用破碎的不能修补的残损的心为我们述说着最美好却最可怖黑暗的故事——丑小鸭历经万难千苦终于变成了白天鹅,殊不知它本身就是天鹅,这是大前提;卖火柴的小女孩,蜷缩在圣诞夜的无人的街角,寒风有情,人绝情。最终温暖的小火柴把小女孩卖给了天堂······
我们用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去尾随着童话的脚步,但是这些童言童话太简单,有太艰难。
简单到我们十几年前就读懂,单纯天真,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今的我们看不懂童话了,便“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艰难到我们未来十几年都不懂,混沌朦胧,那才“看山还是山,看谁还是水”了。
看清童话的本质,可以把它拿在手里,现在还不用放在心间——现实的逆反佐证不了美好童话的真实,何必非要蒙着眼睛到处乱撞。学会理智,继而慢慢理性。我们灵魂自身确是瘠弱、奄毙和饥饿的。“理智是肉体所创造的小理性,肉体和它的本能乃是大理性”保持理性,牵着感性在手吧!
童言童话温暖了我们的冰凉、无血苍白的双手时,我们的心呢?
v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