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感受日本

时间:2012/9/21 作者: 雅戈 热度: 65711


   (别名:东瀛掠影)
  
   07年夏天,我与同事曾到日本旅游,至今四年过去了,却依然印象深刻。 
   说实话,作为一个中国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从本能上、从骨子里都有一种反日情绪——整个一个近代史,日本多次侵略中国、残害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我认为,不恨日本就意味着没有民族自尊和历史良知,不是吗?
   然而,这一次的日本之行,却使我对日本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甚至使我的心灵受到一种震撼,从而对日本更多了一些复杂的情感:恨中有敬,敬中有省,省中有憾……

  
   一.感受公路  
   下飞机后,第一站就是大阪。第二天游玩了大阪之后,就沿着大阪到东京的公路行驶,途径京都、静冈、名古屋、横滨等城市和富士山等著名景区,边游玩边前行。沿途蜿蜒曲折行驶1000多公里。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1千多公里的路程中,几乎清一色都是柏油马路,而且路面并不宽;尤其令我惊奇的是:这1千多公里中,竟然没有发现一处在公路上施工的迹象;也没有发现整修过的痕迹(或许是我受到某种局限吧)。这对我国的游客而言,简直是奇迹——因为在我国,公路上随处都可看见施工的人影,到处都有整修过的疤痕;哪怕是刚刚修筑好的公路,也要翻肠倒肚,好像不弄个千疮百孔誓不罢休似的。有的是因为事先缺少较长远的规划设计,事后才发现诸多问题,不得不对刚修好的路段开肠剖肚;有的是因为施工质量问题,根本未达标,就运用种种手段,走终南捷径,最后竟然通过了检查验收;有的是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为了GDP或为了获得更多的拨款,而活生生地把好端端的路面再重整一下……对照日本,我们在这方面的差距又何止这1千公里!
  
   二.感受环境  
   沿途所见有山有水,山,是青的;水,是绿的。几乎所有的山都笼罩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草,根本看不到砍伐的痕迹,也看不到任何山体被毁的景象——沿途没有看到一个采石场、采矿场或其他任何影响山体的举措(或许也是我受到某种局限吧)。不像我们这儿,许多山都是光秃秃的,就像患了癞头疮;到处都能看到采石的场景(采集这些石头,或加工粉碎后用来铺路;或用作石灰和水泥的原料;或作为金属矿石用来冶炼……),这,便使我们的大好河山变得千疮百孔。再加上公民绿化意识淡泊,栽种的总是跟不上砍伐的。如果遇到山洪爆发,发生大型泥石流,也就不足为怪了。
   感受环境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干净整洁。从大阪到东京的沿途所见,除了刚才所说的
  ——山,是青的;水,是绿的之外,还应加上三个:天,是蓝的,空,是净的;地,是洁的。几乎到处都是这样。所有小汽车的表面,似乎都很整洁,看不到什么灰尘。不像我们这儿,小汽车只要歇一两天不扫不揩,表面就都布满了灰尘;如果遇到雨天(雨水并不大),车表就俨然是画满了地图的画……所以,我们这儿的洗车业颇为发达。这,只是每天都能直接感受到的,还有各种各样(数不清)的难以直接感受到的环境污染呢?
   我们不是整天喊着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吗?可是我们的实际行动呢?比起邻邦日本,我们在这个方面,又是何等汗颜!

   三.感受秩序  
   对日本人非常讲秩序这一点,以前虽有所闻,但并不真切,听后也就早忘了;而这次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那天早晨大约八点钟的光景,我们一行正乘坐旅游专用巴士,经过东京的一条较为宽阔的大街(街名不清楚——当时也没问)。只见大街靠左边的一侧,有一队行人正匆匆地前行,非常有秩序——都是同样的速度,没有一个疾跑;都是一个紧挨着一个,没有一个插队: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想起蚂蚁搬家。我们都看呆了,以为是一个什么宗教团体,正在赶场,或参加一个法会什么的。后来经导游讲解,才知道——原来这些都是工人和部分白领正在赶去上班。(他们不愿乘车,不是因为他们乘不起车,而是因为城市交通颇为拥挤,如果大家都来乘车,那就更加拥挤了;同时,也为了环保。所以那些距离上班地点不十分遥远的人,不少都自觉自愿地以步代车——步行了。)在这次日本大地震中,日本人所表现出的镇定和井然有序,令世人惊叹。相比之下,我们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地震震在日本,可是因地震而闹盐慌的闹剧,居然发生在我们中国!再看看公交站点,看看地铁站点,看看铁路站点……那种疾跑、硬闯、拥挤、插队、抢座的混乱情景,随处可见——哪有什么文明秩序可言!我们公民的文明素养究竟到哪里去了?其深层的根源又在哪里?
   这,难道不令人深思吗?
  
   四.感受工作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大小饭店的服务生,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年轻女子;而在日本的饭店里,却很少见到这样的情形。我曾到过几家饭店,竟然没有见到一个年轻的女服务生;给顾客服务的——端饭、抹桌、跑腿的,大多是六七十岁的老奶奶,也有少量的年轻男生。这种情况,如果不到日本,你恐怕很难想像得到。
   我曾到过一家饭店。这家店虽不大,客人却不少。那天早晨,我们七点左右就赶到店里吃早餐,此时店里差不多已坐满了人。在等候的片刻,我们发现这个店大约有四五十名客人正在用餐;而服务生只有三名(其实真正在服务的只有两名,因为有一名总是在择菜、洗菜)——两名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奶奶,一名二十二三岁的年轻俊爽的后生。那位老奶奶虽然年岁已大,但跑起步来,比年轻人还快;这边几十人全靠她一人跑来跑去——从她身上,也许多少能感受到什么是“日本效率”。而且,她在跑时一直精神矍铄,脸上总是布满了舒朗的笑意。我不禁纳闷:老奶奶这么大岁数了,为什么还如此地高强度的工作?为什么看不到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忧郁、苦闷和不快?莫非她已把工作当作自己人生的第一需求和最大乐趣?而这,恰恰是在我们那儿难以见到的。
  再说那位年轻俊爽的后生。当我们无意中看到他时,他正在给客人端送餐点。餐点是盛放在盘子里的,有面包、蛋糕等好几种花样,还有一碗汤类的液汁。由于客人较多,来往川流不息;他为了让一位客人,不小心使盘子稍微有些倾斜,盘里的液汁也略微有一点溢出。可是,若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溢出的情况,谁也不会在意他的。如果我是客人,我可能根本就不会发现;即使发现了,我也绝不会介意,因为这太微不足道了。然而,这位服务生立即转身回到厨房兼储藏间,先把那碗几乎依然是满的汤汁取下,将盘子用干净的揩布反复擦拭,随后便换上另一碗同类的汤汁放在盘子里,又面带微笑地迅疾地向客人走去……从这位后生的身上,我们又看到了什么呢?我想,我们看到的是对工作的热忱,对他人的真诚以及那份难能可贵的自律与责任! 
  
   五.感受真诚  
   我们的最后一站是东京。在返程的前一天晚上,我和同事想买一些礼物带回去,于是就在我们所住的旅店附近转悠转悠。随后不久便转悠到一家杂货店,店面不大,商品却琳琅满目。听说日本的清酒比较有名,我们自然就想到要买一点带回去。所以我们就指着眼前的几个做样品的清酒,向营业员寻问价格——这个店似乎就这一名营业员: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子。一问才知道,这个女子也会说中文;二问更知道,这个女子居然是我们中国人——中国的留学生!在异国他乡,竟让碰到了祖国同胞,内心的欣喜,真是不言而喻!我们向她说明了意图;她说她也是刚到这家店上班不久,她还不十分清楚这几样酒的价格,需要问问店老板。随着她叽里咕噜地几句日语,从里面出来了一个老者,看摸样大约年近七旬。这位中国姑娘用日语向他说明了我们的来意之后,这位老者也叽里咕噜地说了好一会。我们自然一句也听不懂。姑娘就给我们翻译:老板说,作为店家,我们自然希望卖得越多越好;但是,听说你们是来旅游的,在我们这样的店里买东西不划算;同样的东西,你们不如到机场的免税商店去买,那儿要便宜许多。你们要买的这几样清酒,免税商店里都有……
   听完这位老者的话之后,我们不仅仅是感谢,更是感动——为他的真诚所感动。这样真诚的话语,也不知有多少年都没有听到了,今天听来,犹如空谷传音,久久萦绕在耳际。
  
   六.感受另类 
   当然,在日本也感受到一种另类的情形。那是我们赶到东京的第一天,由于路途的耽搁,本来预订应该在12点左右到达该饭店的(据说,这是一家专营日本地方特色食品的饭店),直到下午1点左右才到达,延迟约1个小时。此时,这家饭店好像已打烊,没有什么客人了。但不管怎样,这事如果在我国,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向饭店说明情况之后,饭店也会照常提供饭菜,为我们服务的。可是日本的这家饭店的做法,却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不仅不提供任何服务,而且还向导游大声呵斥,甚至怒骂,有几个店伙计似乎要向导游动起手脚;导游一看不大对劲,就主动避开,不再和他们吵了——但此时他的脸色已气得通红,胸脯起伏得厉害。
   这位导游是一位30来岁的高个男子。据他自己说,他的原籍是中国吉林,20多年前就已加入了日本国籍。也许还有些故土情结吧,在整个导游的过程中,他对我们的态度一直都是挺好的。
   他们吵架时,我们虽然一句也听不懂的,但从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中也完全能够感受到这场吵架的厉害程度。我想,我们因故未能及时赶到,自然要负一定的责任;但饭店本来就是做生意的,为顾客服务本该是天职;可是这家饭店却对顾客以如此蛮横的态度,实在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此乃憾事。
  
                                                                于 2011年9月补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3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