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以智化欲

时间:2010/8/26 作者: 空房子 热度: 85496
  以智化欲,适可而止
  ——“佛”看我们的困惑
  
  在朋友的推荐下去看了热播一时的电视剧《蜗居》,看完之后,和绝大数的人一样感慨:现实啊,残酷得让人欲哭无泪!但对于主人公那悲惨的结局,我又觉得不能绝对的归于社会:住房问题、就业困难、贫富差距、还有关系社会等。
  
  我更多的感慨是:人的欲望,这是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啊!它可以让你历经磨难,穿越苦海,达至理想的彼岸,也可以让你迷失自我,陷入深渊无力自拔,直至自我毁灭。
  
  那么,何为欲望?词典上说:欲望是指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者达到某种目的。简单的说,当人感到自己缺失什么时,便会有意无意地希望将其补足,这就是欲望。欲望具有一种本质性,区别于一时性的渴求,与渴求相比,它带给人更大的动力。然这种动力并非都是积极的,因此从利导层面看,欲望大致可以分成两方面:善欲和贪欲。
  
  有益的“善欲”、“善法欲”,佛教认为积极的,应予以肯定并培育增长。这种欲望是善心所中精进(勤)的前提,被强调为成就一切善法、佛法的根本。《大智度论》卷二六:“欲为初行,欲增长名精进。如佛说一切法欲为根本。”说(善)欲是修学一切善法的前提或第一步,善欲增长叫做精进,精进与智慧、慈悲并称为佛教的主要精神,佛陀在许多经中倡导精进,以精进为大乘菩萨必修的六度之一,贯穿其余诸度。
  
  所以,欲望并非都是有害的,只是欲望的表现不同罢了,所结出的果也就不一样了。从大乘如来藏学看,欲虽然是一种因缘所生的有为法,而其根子甚深,可溯源于众生心性中的本觉(本有的觉性),可谓人性中本有的一种源源不竭的力量。不论是阴性的、向下的贪欲,还是阳性的、向上的善法欲,都是涌动不已、没有止境的,永远也没有满足的时候。然而两者又是有区别的。
  
  善法欲以如实知见正见、智慧为主导,以合理地谋求自他的今生、后世、究竟的利乐为目的,求精神境界之提升对自心的大觉,具自主性、离染性、向上性;贪欲则出于无明和邪见,以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之心为出发点,以不明诸法实性的染污心、迷执心追逐外物,具被动性、染污性、向下性。换而言之,以如实知见的智慧主导欲望,便将本性中的欲力引向清净、高尚的善法欲;以无明、邪见为主导,则将本性中的欲力引向使人堕落的贪欲。
  
  因而,贪欲与善法欲的枢纽,唯在是否有正见、正智。如宋思明对事业和自我价值的追求成就了他的社会地位和相应的社会权利,成就了他的学识渊博和举止谈吐。而“无明”的对无可追回的青春的贪念,以及那对感官享乐的邪淫(在佛学中主要指一切婚姻以外的非正常的两性关系)又成为他致命的缺口,直到将他引向那无路可退的死胡同。海萍,勤劳节俭、自力更生、艰苦拼搏,应该说她的人生中那种积极的求知欲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占了主导,因此才成就了她理想中的“幸福”。然而在妹妹悲剧性的人生中,不得不说,她那“无明”的欲望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一段时期,她几乎把生活中所有的心酸、苦难,还有内心的煎熬都归因于房子,她把房子看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你要真有本事,一个男的爱一个女的,什么都先别说,先送上一沓钞票,让
  这女的有安全感,然后送上一套房子,至少在你/了这个女的以后,虽然她的心
  失落了,可是身体有着落。这才叫男人,这才是男人办的事。要不然你结婚干嘛
  还吃不饱,那娶媳妇干吗呀?那媳妇跟你一块儿受累?受苦受累就叫爱情了?那
  这种爱情我宁愿不要。
  ——《蜗居》郭海萍To郭海藻
  
  而当宋思明一再的帮她家解决了困难后,她竟脱口而出对海藻感叹到:要是早点遇到宋就好了,这个社会,没有关系和后台什么事也办不了。那段时期海萍追逐外物的污染心、迷执心似乎让她忘了坐在眼前的是她的亲生妹妹,让她忘了眼前的小恩小惠是用自己妹妹的自尊和幸福换来的。不知最后,她有没有悟到,妹妹的堕落和悲剧也有她曾经那“无明”的欲望和“邪见”做了罪恶的诱因。而海藻的欲望似乎更容易让人想起一句俗言:欲壑难填!《法句经》里道:爱欲深无底,老死是用曾。只是海藻在付出了沉重代价之后才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合理利用善欲、善法欲,断除贪欲。正所谓:
  
  无欲无有界,恬淡无忧患,
  欲除使结解,是为长出渊。
  
  《大方便佛报恩经》偈云:“世间所有诸欲乐,乃至天上所有乐,若比断贪之大乐,十六分之不及一。”能征服自己贪欲、获得无欲之大乐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大丈夫,才是最有智慧、最为富有的人。引宋思明的话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的伟大,并不是说你为社会作出了多少贡献,你多有成就,而是在你面对诱惑的时候,懂得放弃。然而这个道理说的简单实践起来却并非易事。否则聪明周全的宋思明也就不会陷入欲望的泥潭不能自拔,而最终坠入欲望的深渊玉石俱焚。
  
  佛教认为,人完全有自主贪欲、断除贪欲的能力,贪欲并非多么可怕的东西。《法句经。爱欲品》偈云:“欲!我知汝本:意从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则汝而不有。”贪欲从意识的分别而生,而意识具有慧和勤(精进)的功能,可以正见正智决定所思,以精进的意志力制止、断除无益有害的贪欲。断除贪欲,必须有追求获得无欲之乐的善法欲、大欲。《杂阿含经》卷三五云:“以欲制欲”,意谓以善法欲制伏贪欲、物欲、情欲。因此,我们主张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爱好和兴趣。总之,以理智了知无明的、被动的贪欲之祸害,用追求解脱涅槃的善欲法去断灭贪欲,获得真正的幸福快乐,或将向下追逐色声财位等的贪欲、物欲转为向上追求涅槃的善法欲,以如实知见宇宙人生实相的智慧将人本性中无穷的欲望引向对清净、解脱、自在的涅槃之追求,让欲望创造出对自己、他人乃至全体众生的现前后世的最有益、最大的价值,可谓佛教人生欲望观的要义。
  
  然而《礼记。乐记》曰:“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芸芸众生中,我们又不过都是些凡夫俗子,很多时候,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世界里,我们在和心底隐藏的欲望的拉锯战中频频失利,常常疲惫又无奈地感慨道:人向上的攀登是艰难的,而向下的堕落却是容易的。因而,与其“先污染后治理”不如“以防为主,防止结合”的居安思危来得更实质些。因此我们主张“节欲”—欲望无边,凡事有度,一切适可而止。
  
  与其他学说相比,佛教基本上属节欲主义,与儒家甚为相近。《阿含经》载,佛陀既然反对极端禁欲的苦行外道尼乾子(耆那教)等,也反对纵欲主义的顺世外道,主张“离苦乐二端而行于中道”。佛教戒律只要求在家信众自愿守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麻醉品)五戒乃至这五戒中的任何一条。五戒中主要的前四戒(“性戒”)所禁止的只是损害他人利益、违反世俗基本道德规范的多余的、泛滥的贪欲,可谓古今所公认的“伦理底线”,并未要人断灭食色情爱等一切人欲,放弃对财富、爱情、事业、成功等的追求,反对的只是非法的、损人利己的、不择手段的贪求。《阿含》等经中,佛陀多次教导在家弟子如何求财、理财、精勤工作、和睦家庭,过好世俗生活。如《杂阿含经》第912经中,佛陀为聚落主说三种“受欲”(欲求),以非法滥取财物而不供养父母眷属和出家修行者为下,以如法求财不滥取而供养自己及父母眷属、在家修行者为胜。晚近中国佛教界所提倡的“人间佛教”,强调回归佛陀的这种精神。在禅宗看来,吃饭睡觉等自然的需要,是合理的,不须断灭,应断灭的只是在自然需要之外滋生的种种多余的欲望。
  
  深一层说佛教主张“以欲制欲”,以追求上进和涅槃的善法欲节制、制止乃至断灭贪欲、情欲,物欲,不如说佛教对人欲的根本态度是“以智化欲”——将由无明所起的一切人欲转化为善法欲,并极大限度地发挥本性中欲望的作用。贪欲与善法欲的枢纽既然在正见正智,则正见正智方为对待欲望的关键。准确地说,欲望是不可断灭的,以欲望为实有,有意去制止断灭,视人欲为敌、为洪水猛兽,在大乘学说看来不可能真正离欲、无欲,反而可能导致贪欲增盛、心理变态。即便用无我的智慧断灭了一切引起生死的人欲,若过于厌离人欲和贪着涅槃无欲之乐,至多会使人成为以“灰身灭智”为归宿的“定性声闻”,不能穷证佛性而得究竟解脱,不能发挥心所具有的积极功能而创造利乐众生的应有价值,大乘斥责这种定性声闻为“焦芽败种”。大乘不视人欲、贪欲为洪水猛兽而求急急断灭,而视人欲为修学佛道应如法开采的能源,重在以诸法无我、人欲即菩提的如实智慧观照人欲,主宰人欲,以理智合理节欲,将人欲、贪欲转化为善法欲,转化为无穷无尽的修学佛道、利乐众生的精进。大乘有菩萨不断尽人欲而“留惑润生”再来人间度众生之说,《维摩经》推崇“在欲而行禅”,喻为火中生莲。密教特以贪欲为道,有转性欲为菩提的具体方法。金刚界密法将化欲望为菩提之义形象化为一位“欲金刚”菩萨,端坐于莲花(表清净的菩提出于烦恼之污泥)之上,手持弓箭,表以智慧欲箭射众生阿赖耶识中之一切贪欲种子,令成佛陀的大圆镜智。此金刚又名般若波罗蜜,意谓以如实证知诸法空性的智慧,通达一切佛法,无滞无碍。
  
  就此而言,与其说佛教基本上是节欲主义,毋宁说佛教根本上是“以智化欲”主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