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
是日,午后阳光斜斜照在百合的脸庞上,那喂饱了露水的朵儿悄悄绽放。一个女子,坐在木雕凳上,轻抚金步摇,流苏璎珞贝彩挂在流云髻上,清水袖上,还有一朵朵的牡丹围着一只凰鸟,远远的眺望,寻找着那只属于它的凤。也许那个女子也是那样的心思吧。一点红晕染在秀颊,半羞半涩更添妩媚,只不知谁家翩翩郎填上那抹红云。然后,手转心移,纤手翻飞,拨动那弦,音如流水,轻轻泠泠淌过心田。乐曲如同江南的采莲女,时隐时现,划船闯入视线,又很快隐没了去。她的乐曲,好似细水般长长流,流去的,还有她的青春。撑一把伞,莲步轻移,步调渐稳,转换成为一种阅历世事的沧桑。如破竹的剑锋,化势而来,招招逼人,琴似剑,走偏锋,由险制敌。
我常想,像她一般,抱一把古琴,坐于院子之央,不是午后,是午夜。在人生寂静之时,蓦然拨弦,弹奏一直划破长空的曲子,耳畔再传来一支呜呜的埙曲,作为陪伴。我一直想,所以在得到那个独自在家的机会后,我没有迟疑,睁开睡眼,从被浪爬起,坐在木凳上,真真切切的触动琴弦,发出夜空之中的爆破音。曲的灵魂霎时钻入我的脑海,魂魄在那一刻便得到了满足。
琴,是我的追求,不只是玩玩那么简单。我相信,每个人都会遇到一把真正成为知音的琴。正如剑客的剑一般,是可以相溶相契的。在初学琴时,见到过一把,是木雕的,黑黑的颜色,仿佛儿时弹奏的钢琴,上面的烫金诗,白居易,还有一只晚梅和画眉。只知道那把琴真正打动了我,不过因为初学的缘故,对琴了解不深,最后还是没能抱回家。一开始,本是打算学习古琴的,可是久久没有找到师傅,不免要对古琴的命运感到悲哀,大概是传不了多久了吧,可还是希望能够有机会学习,真真切切的贴近古人贤士的骨子里去。对于古筝,我想我是把它当做古琴的影子了。买琴的时候,坚决不挑彩贝的,因为看起来真的很俗,我还是认为情感对弹曲是很重要的,曲子重在心境罢!
读无忧郡主的琴话,才觉得古人对琴是很尊重的,那是他们的一个知己,给了他们无数的灵感与安慰。会琴者,必是要把琴看做真正的灵物,可通天神,与万物对话,打进人的灵魂深处,予人慰藉。红楼中,宝玉听黛玉弄琴时说,叫妹妹们都来学学。黛玉笑他,你也太受用了。语中颇多傲气,也说那琴不是谁都可以弹的。古人弹奏乐曲,讲究颇多。古时讲,有寒,暑,风,雨,雷,雪六忌,闻丧,为乐,事冗,不净身,衣冠不整,不焚香,不遇知音之七不弹,还有清,奇,幽,雅,悲,壮,悠,长之八绝。泠泠七弦上,龙池凤沼中,寄托的是古人的情,不可不严。
听古曲,不需旁人做过多的干涉,慢慢聆听,静静品味,淡淡回想,方可与作曲之人心心相惜,读懂了他,也读懂了你。
棋
接触棋,不过是几个月前的事情。
突然对围棋着了迷,是因为小说中所有有智谋的公子小姐,定是会棋的。那种才思敏捷,反应极快,横横竖竖的格子间,黑黑白白的对弈中,可以将人杀的一败涂地。范围的争夺,城墙角的挖掘,变客为主,大肆掠夺。那种在现代社会体会不到的江湖恩怨,棋盘上,竞相显露。棋与棋,又是不一样的。君主帝王之间,下棋,一定是在试探居多,从下棋的方式,路法,便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思想;然而在古代,女子下棋,大多是打发闺阁闲暇罢。那必定是柔柔下手,毫无杀气。
由于一盘棋和一把琴的价格天差地别,所以没有过多考虑,便购置了一盘。原是想随着资料自己练练,后来爹爹知道,自告奋勇的做起先生,我想他的棋艺,虽不是惊得厉害,对付我也足够了。
正如我所想和爹爹对弈,输得惨败,但总会得到很多知识。不过并不经常和爹爹下棋,最常结伴的,是姐姐。因为两个人差距不多,所以有一种棋逢对手的感觉,下起来也很痛快。
看书的时候,喜欢品读那些柔美的字句。在下棋方面,尤为美丽。
檀木小方桌,上有一铜宝鸭香炉,朱钗横置,正正的木棋盘,流露出木纹的华丽,一颗颗琉璃黑白玉子,三三两两置于其上,隐隐约约飘散出茉莉花的芬芳。一女子,懒懒倚在榻上,乌丝散落,巧目四盼,波光流转。纤纤素手携起一颗棋子,媚媚一笑,朝着窗外抛了去。窗棂下,一朵菊花被那美人抛中玉绣球,羞得便做低下了头。
棋艺,有很深的道义哲理,可以折射出人生的理性光辉,方可以慢慢品韵的。张弛有度,能屈能伸,不舍小局顾大局,天井院落作取舍。棋艺的高深,怕我是用一辈子,也参不透了。
也罢,人生路漫漫,且玩罢。
书
琴棋书画中,书似乎是最好写的。
暗想在唐宋元清的时代,一个个才子佳人,依着红楼的干栏,或写诗写词,或读曲读文,飘飘长发,青青子衿。古卷,是要凭栏看,伴香炉,清风扫,梅花落,鸦戏水,间有江南细雨点点吹,竹叶柳丝片片垂,这才够得上意境,就好比佛祖拈花一定要信手,要拈白花一样,是很美,很享受的画面。
我喜欢古籍,喜欢带着朱砂染赤的横竖格子画出的一张张小笺,清清静静的在古刹中,听佛语,听鸟鸣,读书写字。想起《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在闺塾一出里面与老先生对话时,教书老先生问,那小姐用的是甚么四宝?杜丽娘答说,是丫头拿错了,那墨是螺子黛,画眉的;那笔是画眉细笔;那纸是薛涛笺;那砚是鸳鸯砚,带泪眼。那老先生蹙眉挤眼,甚是不满,说统统换去。且不说这四宝可否写出文字来,光听听看看,就很有意境了,偏偏让那个老古板换成蔡伦的了,正如那丫头所言:好个标老儿!
若说意境,我又想起前一段春晚的一首曲子,那词是真的很美:“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碟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寥寥数笔,把中国古典的文化彰显的明明白白,如古曲五音的宫商角徵羽,如古画上的四君子梅兰竹菊,淡淡的沁雅,飘入心田。忆起林黛玉,是不可免的。她在大观园中,作词水平是一流的,她提出:不以词悔意,那就是说,格式韵律固然重要,但词的意更是灵魂。
很小的时候,和姐姐将画画用的暗黄色的纸张裁成一摞,用红颜料划出一道道的线,上下封底,做成一张张纸笺,然后青毫蘸墨,写成一封封信,再用档案件的牛皮纸做成信封,贴上红枝,将信封好,在两人之间传来传去,玩的不亦乐乎。再长大些,就不玩这种游戏了,然后开始痴迷的写诗写词。那是源于对文字的追求,对古典文学的渴望。
总是在闲暇时,想象着坐在红楼之上,与那一群群才子佳人展扇,肆意而笑,举头而吟,敛眉而书,清风吹过,丝缦乱舞,是何等的惬意!
画
书笔墨,画丹青。
江南的阴雨天气,秋雨缠绵,点点落下。一个女子,抿唇。描凤凤舞,画花花笑,绘人,栩栩如生,亭亭而立。青毫蘸彩墨,挥笔抖手,勾勒出一幅幅画卷。红廊黛瓦粉墙,水榭楼阁山石,鱼戏,鸟起,竹叶纷纷。烟雨江南,总是文人墨客丹青手的佳作。细细朦胧雨丝,小舟碧波轻荡。何等写意呵!
画,接触并不多。自小喜爱之时,学的是素描。并没有去学习班,而是跟着爹爹,模仿那达芬奇,一遍一遍画着鸡蛋,画的多了,倒也有模有样。不过最终没有坚持下去,而是转作水彩,国画,体会那妙笔之中,浓墨淡彩之下,吐露的国韵芬芳。
无论是书画什么,即使无彩,黑白的墨色却是最喜爱的。
看画,不一定要很名贵,淡淡的秋水,远远的春山,寒鸦戏清水,鸳鸯白头飞。即使是无名一文的画作,都有它独到的特色与内涵。所以,并非白石唐寅的画才算是好画;游走街坊小店,一道道墨彩流露出历史的斑驳,那许是几辈人的回忆,丢失了,便无处可寻。笔荡荡记录下来,保存了老妪的笑容,连风,也吹不散。
作画,便一定是要灵魂的。所谓灵魂,即使情感。这一点是共通的,不论舞蹈弄瑟写诗作画,没有灵魂,没有情感,只是一张隽隽白帛,画,留不住;消失,不可避免;散去,遁形。哪怕是呀呀学语的孩童,挥出彩色的笔刷,留下了童年的痕迹,那些画,也是包含了喜悦的。
画作,是一个人用心血祝融而成的石头,有泪,也有爱,那是永远无法挥摸而去的。
是以,看画,便用心去聆听作者的呼喊,心心相印,体会作者的情感,尊重作者的思想。
尊重画,感受画,然后,悟得意境。
雨继续下,雾气醺起,杏花掉一地。画卷随风而起,落在水中,墨,就晕染了开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