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一起走过的日子——我与《普宁报》同行

时间:2009/5/23 作者: 小舟 热度: 89154
  一、
  
  《普宁报》复刊5周年之际,有着无限的感慨。岁月流逝,时光荏苒,今日之《普宁报》已不再是5年前的《普宁报》,而今日之我也已不复是从前的我。与《普宁报》一路风雨与共,一起同行。难忘一起走过的日子,一起共度的每一个春夏秋冬。
  
  早在复刊不久,我便结识了《普宁报》。那时就读于中师一年级,语文老师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颇有才华,她向我们推介了《普宁报》,说逢周二、五出版,并鼓励我们有兴趣的可向其投稿。当时班中有一个诗散文均写得不错的同学,曾用笔名赖颖在校内刊物上发表了几篇诗文。语文老师挺赏识他,于是将他的一篇习作推荐给了《普宁报》,不久,那篇文章发表出来,全班人都向他投来了羡慕与赞赏的目光,毕竟,他可是问津《普宁报》的本班第一人。在赞赏之余,一向喜欢在日记中写个没完没了,将所有喜怒哀乐皆诉诸于其中的我(同学戏称我的日记应改为“时记”,每小时记一次),也暗暗地要自己努力,以赖颖为榜样,争取早日有文章在《普宁报》上面世。于是,我加把劲看文学名著,并不时地练笔,每有心得体会,立即操之于笔,大写一番,然后虚心向同学或老师请教。修改完毕,便向校内文学刊物投稿,我要求自己先在校内刊物上站住脚根,再寻求突破。终于在一次又一次的杳无音讯之后,《走进春天》这篇不足200字的短文登上了《普宁师范校报》,从此开始了我的“文学生涯”。说起来还真得感谢当时的张惜吟老师,是她帮我的稿件作认真修改,每一次都有求必应,并不时在评语中加以鼓励,有时还在作文评讲课中表扬我的作文。那篇自由创作《往事如歌》被她评为散文诗,获得85分的高分,并且在后面的评语中还鼓励我可以把这篇文章向《普宁师范校报》或《普宁报》投稿。被这更进一步增强了我写下去的决心,并相信距离登顶《普宁报》的日子将不会太遥远。
  
  更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在自由创作中我们随心所欲的发挥,于是屡有佳作出炉,这无疑在后来影响了我的教学。每一学期的作文,最后一次作文我必定是安排自由创作,让学生完成一篇上乘之作,既是对学生一学期来的作文做一次大检阅,又是可以让学生自己用最拿手、最擅长的方式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每一次到了初三毕业前夕,总要让挑选出平时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参加最后一次作文——毕业创作,然后礼尚往来,每位完成创作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我送出的自己写的文章,可谓以文会友吧。
  
  接下来,习作陆续在《普宁师范校报》上刊登,与此同时,我也开始了对《普宁报》的“狂轰滥炸”,一篇又一篇的自鸣得意之作寄过去了,一次又一次翻透了《普宁报》的每一个角落,仍然是石沉大海,只开花不结果,等待的日子总是那样的难熬。但我就是不死心,不轻言放弃,相信总会有云开雪化之时,于是屡败屡战,继续投稿。
  
  二、
  
  或许是于道酬勤,好事多磨吧;或许是我的习作在一次又一次的落败之后渐渐地有了进步,愈挫愈勇吧;或许是我的诚心打动了编辑吧,终于,1999年11月16日,那是一个值得记忆的日子,我向《普宁报》发起的第十轮“猛攻”,一篇反映我的心路历程的文章——《没有月亮的夜晚》成功登陆《普宁报。铁山兰版》那是一个深秋的下午,正在上体育课,一位女孩在看完当天的《普宁报》之后把消息告诉了我,起初我还不敢相信,待其说出那篇文章的题目时那一刻,我高兴得跳了起来,总算盼到了这一天!当时那位女孩当即要求领取稿费的那一天请她吃甜筒,我欣然应允,可后来却不知何故忘记了,不知那位报讯的女孩是否记得此事,我还欠你一支五羊甜筒呢!
  
  消息很快传开,同学好友纷纷表示祝福。如虎添翼的是同一天,《读秋》一文同时在《普宁师范校报》与《普宁青少年报》上发表。二篇文章,三份刊物同时刊发,这可是三年中师生活中最为难忘的事情。
  
  如今,翻开已经尘封了多年的日记,不由得心潮起伏。
  
  “多少篇文章的下落不明,多少次苦苦期待的失落。多少次满含希望的投稿。终于,今日实现了突破。但必须看到的是,这只是文学之路中的小小一步,前方,依然必须去闯荡、开拓,继续为生活高歌,为未来欢呼,将一切可以记述的定格在一页页的稿纸中。”
  
  “只是,除了我之外,谁也不知道,这成功的背后曾有着多少篇文章的落选,多少次投稿的失败,多少次期望的落空。但,永不言败的我一次次地在失望的深渊中走出来,在失落的废墟上站起来,迎着风风雨雨,毫不退缩,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是的,无论如何,都不必放弃,无须放弃。当你一次次地为投稿未遂而倍感失望时,前方仍是晴天丽日在召唤着你。失败了,再来一次即使又败,但再败一次又如何?告诉自己,你行,你一定能行!这,某一天在不经意时你就会发现,成功正在向你一步步走来。是金子,总会有闪光的那一天。”
  
  “别了,曾有过的一切。我又将带着笔,带着空空的行囊继续朝前走,开始了新的追求。过去的一切都属于死神,现在的一切又从零开始,从新的走跑线开始,带着夸父逐日的那份执着,带着青年人应有的那份激情,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远,新的梦想,新的希望,正在等待着我去开拓。”
  
  三、
  
  带着成功的喜悦,带着超越自我的雄心,继续勇往直前,马不停蹄的再次出发。不久之后的新千年2月1日,《拥抱冬天》一文在《普宁报》上喜获发表。由于被蒙在鼓早。重新回校后一位同学到阅览室看报纸时才发觉了这个迟来的喜讯,并立即向我“报道”。有了第一次的欣喜若狂,这一次倒也坦然,因为我深知敢于突破自己,超越过去,告别往昔,就能创造未来。
  
  很快三年中师毕业。初为人师,在繁重的教学之余依旧不放弃心中的追求,笔耕不辍,继续关注《普宁报》继续将心爱之作交付绿衣天使,争取让它们在《普宁报》来稿中突围而出,拥有一席之地,找到自己的归宿。皇天不负苦心人,在再次走在成败得失交织在一的文学之路上,2000年的10月31,《今夜月明》发表;2000年12月19日,短诗《月夜》刊出。就这样,整个2000年有了3篇文章入主《普宁报》。
  
  跌跌撞撞,磕磕碰碰。2001依然追求着心中的理想。只是,我一年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全年向《普宁报》投出的10篇文章竟全部“遇难”,无一找到“娘家”。灰色的心情,灰色的天空。我在叩问自己是否一年不如一年,每况愈下呢?好在后来发表在表少年报上的几篇文章让我重拾勇气,将被现实击得支离破碎之心回到了“预定轨道”,并坚定了走下去的决心。
  
  经历2001年史无前例的滑铁卢,2002年的我还是屡败屡战,当失败作家常便饭,再次拿起心灵之笔,交付编辑的“审判”。在一天又一天毫不停留的流逝之后,2002年最后一天,也是这一年的最后一期《普宁报》上,一篇短小散文《月夜》赫然于报纸一角,虽只有短短几行文字,却在这辞旧迎新,岁未年初之际给予了我莫大的鼓舞,正如巴金在《灯》一文上所说的“一盏灯或几盏灯的光是微弱的,但却能给夜行人以莫大的勇气。”
  
  四、
  
  2002年悄然流逝,走完了它最后的一分一秒,2003年就在那个寒冷的冬夜,伴着丝丝凉意地飘然而至。五年一瞬间,一瞬间五年。此刻,最想说的是,感谢《普宁报》经了广大文学爱好者一个同场竞技,互相切磋“技艺”的空间,给了我失败、成功、喜悦、痛苦,所有的酸甜苦辣,所有的成败得失,所有的喜怒哀乐。它使我不忘使命,催人奋进。每每生活或学习中遭遇打击时我就会想起这段与《普宁报》同行的日子,它已成为我的人生之路中一笔可观的精神财富,让我一直享用不尽。
  
  不问过去,别管未来,只念现在。心系《普宁报》,一起走过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这么多年以来,人情冷暖,风霜雨雪一路伴随。尽管一次又一次残酷的失败有时将我的信念之躯击得几近粉身碎骨,体无完肤,而成功的喜悦却鲜为品尝。但不变的是对于文学的执着追求,对于《普宁报》的欣然向往,对于登顶《普宁报》的强烈渴望。也许,以后之路照样会扑扑打打,荆棘满布,曲曲折折,高高低低,崎崎岖岖。只是,我心永恒!
  
  最后,诚祝《普宁报》越办越好!
  
  2003年1月1日晚初稿于梁园
  2003年1月7日晚定稿于梁园
  2009年5月22日下午改动于涂中
  本文获“庆《普宁报》成立五周年征文比赛“优秀奖,《普宁报》于2003年之后停办,我与让它的故事从此彻底结束。
  
  感谢许多的人的一直支持,感谢普师同学士禄的打字,特别该感谢的是郑嘉明先生,千辛万苦颇费周折找到了当年的稿件。当时加了密码,可惜遗忘了。在尝试了好几个之后无果。于是他采用了破解密码之高招,并成功破译。于是这篇习作在外面飘飘荡荡了六年多以后物归原主,收入我的囊中。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2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