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了,人苍老,记忆也在一点点淡去。父亲离开的日子,我们艰难的过,虽然辛苦,却也温馨,虽然平淡,倒也充实。平淡到极少会想起有父亲在的日子,连梦里梦见也只是廖廖数次而已。我想,或许,那时的离开我们都太年轻,年轻到生命中最最宝贵的东西恰恰最容易遗忘!
突然的问候,继而极度的想念,想起了祈福,想起了许愿,自然而然想到了炉峰禅寺。数月前曾经登临,第一次登顶的感觉如今已慢慢淡忘,只记得当时大开心怀,虽有感悟也只是肤浅,经不得岁月提炼。于是想邀友同行,奈何时光错落,巧不能成行。
独自登香炉!
匆忙把手头的工作安排了一下,到了山下已经是四点整,香客陆陆续续下来,上山的仅我一人,因为开放时间是四点五十分止,现在去登,下来的交通工具就是双脚了。我是相对执着的人,籍着对父亲的怀念,颇有虽千万人下我独往的豪气,于是买票,拜香,上殿。
雨后的香炉峰格外苍翠,远远望去,云雾环抱,那寺庙如云中升腾的一片神仙去处,飘渺天际,心神往!
山得山路,迎面是“炉峰禅寺”四个大字碑刻,笔势遒劲。左手边立有一牌坊,刻着“八宝宫琳”,其意无法揣度,大概是辉煌的意思吧,留待日后考证。进的门去,中间一片莲花,池曰“放生”,取普渡众生之意,大慈悲。季节尚早,“天影桥”花待放,怀想无限。
正首天王殿,左右书对联:“大肚能容包含色相,开口便笑指点迷津”。上了香,穿过大殿,叩首,许愿,青烟袅袅,香火旺盛。殿前钟鼓二楼气派庄严,寓意暮鼓晨钟,天人之和。天王殿后左右各有两尊白象雕塑,取翔和之意,夹道迎送,上的台阶,则有麒麟左右侍卫,气势巍然,富贵威严。左右各大殿两座,名为延寿堂,卧佛殿,药师殿,祖师殿。中间建了一座拱桥,名称已然恍惚,一时回想不起。有点类似我们家乡的城隍庙(北宋知县宋约所建,至今保存完好,每年正月舞龙灯的时候即是开光,香火鼎盛)里的拱桥,精致美观。拱桥基本以大青石为主,古朴大器,适合鬼斧神工雕琢,走在上面,感觉整个人都落到了实处,很塌实。
四座大殿正前方,即是大雄宝殿,殿堂很高,迎门是三世大佛西天如来,流光异彩,宝相庄严。大佛两边自上而下经帷披挂,跪于蒲团之上,人自渺小。
朝拜了三座大殿,沿山路左转,可见一蓄水池,山泉全在这里汇聚,而后流入“放生池”,上下落差不大,却也是不经意的一处风景,水幽蓝,极深。上的十余步台阶,可看到“四面观音殿”,殿不大,方方正正,有香客虔诚跪拜。
歇了一会,过一小桥,做有功德碑,右为十二生肖石雕,依池(其实是溪流汇聚成的一处水潭)而立,雕在栏杆之上。池中“和圣二老”,所指为何,愚顽之人不得其解,高人可指点一二。炉峰禅寺位于山路顶端,绝对海拔大概四百米左右,因山脉连绵,山路逶迤,曲线距离看起来相当远,目测估计直线距离应在两千米以内。
不知是地势原因还是独具匠心,台阶绝大部分以四级为一段落,偶有三级五级,蜿蜒而上,为两旁树木掩映,一时望不到尽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用在这里虽季节不太合适,但空气饱满清新,生命之意岸然。沿路筑有一人工引水渠,宽二十五公分,深二十余,水从山顶流下,遇拐角处急势奔走,扬起细浪。直行时如白练垂云,通天而下。有山有水,有飞鸟,有虫鸣,雨后的江山!
过的“潮英桥”,便到了“明心亭”,朴素一小亭,居于山路中间,可歇息,可静心。抽了支烟,继续前行十多分钟,即到“日月亭”,造型基本一致。两亭连贯山水,夜幕时明月清辉,潮起处旭日蓬勃,开怀处可瞻日月神奇,可谓用心良苦!一路两旁皆有“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的经惟悬挂,到此处得见大观!日月亭边“无量寿”石,雕刻在山体之上,与亭呼应,耐人寻味!
一路上去,偶见几个学生结伴下山,不由得加快了步伐,行至山顶,已是日暮,时间大概是五点钟左右,山门已关,南天竺和寺庙已是进不去了,感觉有了点失落。却发现正对面峰顶有亦有一亭,似乎有些破落,但观景角度极佳。即是香火之地,佛殿自是香客的首选,极少有人会留意到这个去处。台阶拱门之上却是极大气魄,上首“宛委山阳明洞天”,相传是理学大家王阳明讲学之地。
登洞天以观香炉峰福地,如临碣石以观沧海,万物收归眼底。两峰之间,前后各一峡谷,正面越秀大地的,已经辟成我登上的通道。后面的峡谷,则树茂林密,一派原始景象。极目看去,峰自延伸,南天竺牌楼清晰可见,一条山脉隔绝两边。旁有突石三座,我在第一次将之比拟为形似蘑菇,现在想来颇为不妥,而今望去,中间的仿佛是我。山形庞大,形态威严的分明是父亲,而母亲,端庄在身边。
记得苏东坡有诗云:“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初读时不解,及至顶上,已了然。
时间隔绝,下山已是六点有余。
最晚的香客,最晚的归人。
(下山其间歇息两次,一为濯足,二为放生,皆大为有趣,留待日后随笔)
听着美人吟,快意写风景,篇幅割据,段落参差,唯心畅快!
--郎歌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