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魅力云台山——秀丽多姿的潭瀑峡

时间:2008/1/23 作者: 岩竹寒梅 热度: 92780

  ——秀丽多姿的潭瀑峡
  
  云台山之行的第二天计划参观云台山地址博物馆游,然后游潭瀑峡、泉瀑峡、猕猴谷。
  
  天气晴好、阳光明媚,好一个艳阳天。我们一行人再次经过细致的电子验票,进入景区,全团人在入口前的广场上合影留念,不知何故,昨天表现很好的一位小朋友照相时闹开了情绪,说什么也不照合影,恰好应了王维那句诗:“遍插茱萸少一人”,只好由他去。合影后转乘景区旅游大巴前行,行至红石峡前的停车场,因前方山路更加弯曲狭窄,再换乘中巴前往潭瀑峡景区。
  
  七拐八拐车子终于在一处开阔的停车场停下,导游简要介绍参观的大致路线,明确了集合的时间地点,便带领大家开始参观云台山地质博物馆。
  
  博物馆在一条小河的右手侧,造型酷似一座山丘,且外面长满了植被,不仔细看很难发现这是一处人工建筑。这样的建筑造型也恰好和周围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看上去很和谐。步入博物馆,多种岩石一应俱全,形态各异,色彩更是令人称奇。博物馆中还展示有云台山几种著名的矿石,令人大开眼界。因时间关系来不及细细观看介绍,仅走马观花地走一趟,实在遗憾。刘导再三催促大家赶时间,真正令人大开眼界的博物馆看得如此匆忙很有些不舍,为追赶队伍只得草草结束博物馆的参观。
  
  潭瀑峡又称小寨沟,以秀丽多姿而著称,是否借助九寨沟的名气尚无考证,沟内山坡上植被繁茂,灌木丛生,许多藤本植物缠绕其间。树丛中的昆虫很多,有奔忙于花丛的蜜蜂,有飞舞于草丛的蝴蝶,还有令人望而生畏的牛虻,那些健壮的牛虻找准机会便袭击游人,甚至隔着薄薄的衣服照叮不误,令人防不胜防,遭牛虻袭击的地方又痛又痒,很快便起个大包,大家只好彼此照应着快速前行。
  
  大约前行一百多米,终于走出了那段有牛虻侵袭的路段。一条浅浅的小溪沿峡谷底部缓缓流淌,被流水冲刷的岩石面平缓干净,人们紧张的心情一下放松下来,嬉水的、照相的、捕鱼的,各自享受着这份轻松和愉悦。因队伍战线太长,很难听清导游的讲解。好在进沟就是一条窄窄的小路,不用担心迷路,就这样顺着人流前行。顺着沟谷地势的变化,一处处台阶落差从三两米到十几米不等,缓缓的溪水便沿着大大小小的台阶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瀑布上下多形成大小不一、深浅各异的水潭,如此潭瀑相连,相映成趣。
  
  行至第二处规模较大的潭瀑处,清清的泉水从满盈盈的潭中沿三四米高的崖壁缓缓落下,形成一个宽宽的、薄薄的瀑布,有的地方还长出了绿绿的青苔,幼儿园随行的李老师母子想迈至潭边合影留念,没想到孩子脚下一滑跌入潭中,幸亏韩老师眼疾手快一把将孩子捞起,着实把一团人吓得不轻,若孩子倒往另一侧的石崖,那后果将不堪设想,真庆幸有惊无险,总算没出大问题。相片虽然没照成,小家伙此时可已成落汤鸡,浑身上下湿漉漉的,湿透的衣服紧贴在身上,天再热穿着湿透的衣服也很难受,可大家都没带多余的衣服,担心孩子感冒都劝他脱下湿衣服拧拧水,可人多孩子怕羞,怎么劝都不肯脱,等一团人多已走远,其父母遮挡着方肯将衣服的水拧干。我因不放心这一家人,特意在后面等等他们。等看到一家人赶了上来我这才松了一口气。难怪导游常叮嘱: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有些危险是难以预料的,一旦崴了脚那也很麻烦,因此,出门在外还是安全第一。
  
  越过水潭中一条窄窄的小石路,便是一块令人忍俊不禁的瘦身石,大家都好奇的从那窄窄的石缝中屏住呼吸缩身而过,以示自己的身材苗条,可体格太胖的人只能望石兴叹,在大家善意的笑闹中无奈的绕石而过。
  
  泉水最旺的一处当属不老泉,经导游的一番讲解,大家都想图个吉利,都想将这份美好的祝福带回家,竞相跑到泉边接水,将随身所带的瓶瓶罐罐全部装满,喝饱喝足方肯离开。最让人发笑的是几位年轻人,离开不老泉好一段距离后,将所装的不老泉水喝净,再跑步返回去接上一瓶,恨不得将不老泉的水全带回家。
  
  最有趣的当属山间落差最大的一处瀑布,从含水层中渗出的水飞溅而下,形成了一道颇为壮观的水晶帘幕,细细的水滴飞溅到脸上,凉凉的,就像初春的毛毛细雨,特别清爽。满崖壁的青苔沐浴在水帘下,仿佛形成一道高高的翠绿屏障,细细观赏,有的似蛟龙飞舞,有的似孔雀开屏,顺着山势的起伏,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继续前行,许多大快地岩石悬在峡谷中,人们需小心谨慎的俯身而过,可几位年轻人竟然攀至岩石下方,做出力拔千斤的滑稽姿势留影。还是年轻好,有那份逗乐的心情。
  
  峡谷的尽头是一处天然形成的巨大石坑,断层纹理清晰可辨,仰望纵深几十米的半环形岩壁,仿佛置身一个直径上百米的深井中,有些突出的崖壁上生有一些绿绿的苔藓,给大大的崖壁增添许多生机,恰好勾勒出酷似龙头和凤尾的巧妙造型,难怪人们形象的称其为龙凤壁。这种天然形成未经雕饰的大气磅礴之美给人一种震撼,令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力量之神奇和伟大。
  
  因个人的兴趣点不同,加上半路孩子落水的小插曲,到后来大队人马走散,幸亏就是一条出沟的线路,顺着和缓的石阶小路猛追一番,在潭瀑峡出口处终于看到了大队人马。
  
  按照原计划还有两处景点:一处是近在咫尺的猕猴谷,另一处是三公里长的泉瀑峡。刘导介绍泉瀑峡又名老潭沟,有亚洲落差最大的云台山天瀑,因恰逢枯水期,瀑布无水,并力劝人们放弃泉瀑峡,说两条沟景色大同小异,结果好多人选择了猕猴谷。两处景点肯定各有特色,即使没水也值得一看,我不想放弃这一机会,便与几个年轻人相约直奔泉瀑峡。
  
  因时间有限,我们几乎是一路小跑,泉瀑峡虽没有潭瀑峡水多潭多人多,可宽宽的谷底、古朴的栈桥、幽静的峡谷、曲折的石阶小路、飞溅的零星泉水自有一番不同的感受。云台山天瀑源自一处高耸的山崖缺口,伫立崖下,水流跌落的痕迹清晰可辨,足以想见昔日飞流直下的壮美景观。若不是今年气候异常干旱,此时的云台山天瀑应该是泉水飞溅、气势磅礴、震耳欲聋的另一番景象。
  
  很快集合的时间临近,导游催促的短信发来,我们来不及细细观赏泉瀑峡的景色,马上跑步原路返回。
  
  观看猕猴谷的人员早已等在集合处,都说猕猴谷没有多大意思。导游如此安排我们只能择其一而观之,难免留有遗憾。无形中导游给省了一处景点,他省了力气,少跑了路。人们的轻信和从众心理恰好让导游正中下怀。可为了不扫大家的兴致,我也不便将此事说的太直白,毕竟人们的兴趣和审美观不同,怎好把自己的认识强加给别人,只要大家玩得高兴就足够了。
  
  2007.1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