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由于大家坐火车刚到,老师没有安排写生活动,我们一行几个人便在这个破旧的市镇里停停走走,希望能从这些让人失望的空间里发现一些新奇的东西。不知道是奢望太高?角度不同?亦或心情使然?最后我们还是回到原点,什么也没有得到。如果说那天有什么收获的话,那只能算是勉强熟悉了这个市镇的一些小吃和把玩的角落。
第二天,大家准备停当,在老师的带领下,往铁路沿线进发,一排排抛屋顶的农家小屋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彩漆下破旧的木门,那一圈圈高低起伏的栅栏,那模糊得班驳的对联,不禁勾起了我对乡村童年的一些美好记忆。走进民风淳朴的朝鲜族家里,主人热情的接待让我们心中很是感激。不禁对这些东西又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见解。最后我选了一个树阴底下的平台,自个选了一座民居画了起来。
第三天,乘车来到一个长白漂流的角落,哪儿集山,水,桥,铁道于一身,组合自是别有一番风味。农家小屋穿插其中,树木插石而生,直耸云霄。高山上亭子楼廓掩映其中,朦胧远处的森林若隐若现,仿佛梦中的仙女。让人浮想联翩。连接着各处的水泥电杆在这里得到了展示通向不知道地名的远方。水很浅,零星点缀着些大石,偶有河沙浮在水面,把整片水域分成零星的小块,一会儿河流,一会儿瀑布。好象它想要将这些美景尽收眼底。水很清,河沙和鹅卵石清澈可见,水流有缓有急,水鸟也不怕人。在河流中悠闲自得,追逐嬉戏。日光温暖悦人,在水里也流动起来,跳一种天然的舞蹈。没有规则的韵律,即便这样,但她的好让人不忍心责怪。这些给人于空间自是无尽的想象。在想象中深化,在深化中想象。美得到衍生,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的美,水很凉,是那种解渴的凉。我真想赤脚往里面走一遭,享受她那清凉的温情。但是我害怕和不忍,怕自己的一不小心打破了这天然的美好。我想这里应该可以作为长白走向世界的一点门户广告吧,后来我错了,这里不过只是长白不起眼的一角。我提笔起稿,我把所有的景观都描绘在一张水彩纸上。作为这次旅游的一点点滴的回忆。虽然颜色最终上得差强人意。看上去不是很舒服,但是在我心中早已经把她珍藏了,那是用笔用语言都无法描绘她的美。
第四天,老师叫我们自由选择地点作画,于是我独自一人坐在宾馆四楼的阳台上,临空描摹远方的风景,我想于人门不深的我们来说这样做是不可取的,画面不能给人以真却的感受,颜色的明暗不能从实物处得到,从我们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画技手段来说,最终的表现不会是很好,但是我还是固执的画了下来,万事开头难,让我来做个"先"吧。履从观赏的角度出发,赋实以虚,引人想象,画下了那张自认为不错的画。
第五天,我和使几个同学向着宾馆东北方向一个破败荒凉的地方走去,那儿野草过膝,树木参天,苍老的树干伤痕累累写满沧桑,数茎蜿蜒盘旋,树根悠长交错,偶有鲜花,虫子点缀其间,静幽中不禁增添了几许阴森恐怖之感,同学见此景象,纷纷退缩,一滩沼泽把这一片破败一分为二,我费力越过沼泽,差点深陷其中。到达一个破旧的池塘边上停了下来,看过哪儿的一个木牌,上面记述了许多事情,许多已经不记得了,只知道那里原来是当年日本人占领东北的一个小小基地,那里还有许多的破旧倒塌的粮仓,至今没有撤去,我想那是做为历史的见证罢了,看到这些不足怪,偶一看池塘里全是荷花,欣喜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这可是我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因为原来的我不曾相信东北竟然还会有荷花!书上没有提过,凭我对东北的气温了解感觉更是不可能,那刻我才真正发现在苍茫宇宙中,自己不过是只小小的青蛙,每天看见的不过是齐井沿切出的小小星空,书中所载和我的认知有限,而知识却无限。亭亭的荷叶之间零星点缀着些含苞的花蕾和开得正艳丽的花朵。粉红,浅白争相斗艳。叶子虽然不是很宽很绿,但是却足以让那一刻的我陶醉其中。这片荒凉的凄冷和黑暗却因为它们而得到温暖和闪亮。足以伴眠为这片热土流血牺牲的人。真的血,不是深红的刺眼,而是微红的温暖,白色的花环伴葬的将是高风亮结的气概!于是我画下了荷花,后来我又在四周找寻到一处破败的所在,逐又发现一处"经典"那是一个专用木头搭建的厕所,年代似是久远,很多地方早已经腐折,盛夏些支离破碎的积木碎屑。剩下的几片积木也在风中微微颤抖,述说岁月的无奈和辛酸。在那里边我还拾到半张夹在木屑中间的残缺的1956年的报纸,诚然这里很久没有人来过了,也许它早已经被遗忘,不需要也没必要记起,或许它的存在只会给很多人增添无谓的烦恼和难忘的记忆。人们总是很现实的,只会关心自己的门是否关闭牢固,而不大在乎公共的东西今天的午夜花落谁家。他们往往不知道这些东西往往是祖先遗留的无形的公共财产。为了这次旅行的记忆,我又把它画了下来。装进行囊。画完之后,已经是中午两点一刻了,我没有即刻回宾馆,在那四周停停走走。寻找那个年代在这里不曾全部逝去的痕迹。我知道这些东西县志上可能有,但是我要亲历亲为之才觉得舒服,也许这就是固执的我吧。小雨下起,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回到住处的地方,老师对我的画技略有欣赏,但对我的画的评价最高的还是我的取景和观察景物的角度。尤其是对那个"经典"的房舍颇为赞赏。我很欣慰,我想,一些在我们眼中破败的东西其实也是一种美,凌乱,不对称整齐也是一种美。是另一种超乎大众欣赏的美。只有与它对应的眼光才能发现和感知。是的,美无处不在,需要的往往是心灵的深深体会和发现它的眼睛。于是想起王安石的话"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瑰怪长在于险远。而人之所至罕至鄢。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我的一些同学,当初他们同我一块去,才至半途,一些安于画花草树木,房舍良田。一些则担心会遇到虫兽而退居其次。而我则独自留了下来。看到了荷花和"经典"。当然我也不是自诩为"至者",只是觉得坚持这种态度和精神对人生来说是一笔可贵的财富。仅此而已!
那以后的两天,我在整理画和作那段日子的日记。因为我们就快要和那里说再见。我再也没有到郊外去了,只是在黄昏的时候远眺那隐隐约约的长白山脉和远处似是而非的美景,在夜气凉爽的秋夜手持一杯浓茶,斜坐加固的窗台。观摩那零星闪闪的灯光,追逐那些遥远但还不曾远逝的记忆。对于我的感悟来说,收获是很多的,很多事情难言一纸,就像那远处忽明忽暗的灯光,带给夜空的不仅仅只是那么一点点的亮色。就像午夜等下漫笔时手中然起的一支支香烟。逝去的不仅仅只是那一圈圈的年华。带着人的深邃和内涵穿梭在这不眠的夜空。就像那工作疲乏之后,从妻子手中接过的一杯杯满含温情的暖茶,飘散的不仅仅是那些浮在空气中的唯美的口感。余味中在爱情中升华。
回来路上,大家兴致勃勃地议论这一路拾到的美好。看得出来,他们和我一样,都收获了不少。但是谁还记得当初那些失望的表情和满腹不满的议论呢?这一切我想都交给了松江河流了吧!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