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龙先生

时间:2022/8/7 作者: 芳草斜阳时 热度: 78319
  龙先生,是我的二叔,他高高的个子,瘦长脸,浓眉下长着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他跟人说话时,总是低声细语,不紧不慢,一字一顿的样子,常常一边抽烟,一边在思考问题。在我们老家附近的两、三个村子里,只要提起他,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盛赞他是一名了不起的赤脚医生。

  人们之所以称他为"龙先生",一是因为他属龙;二是因为他作为村里的赤脚医生,医术颇高明,有着超出常人的本事。因此,人们便送他一个绰号叫"龙先生。"

  在我印象中,二、三十年前,老家十里八乡的大人和小孩,要是有个大病小痛的,都要先找龙先生看看,你还别说,经过二叔诊断的一些病情,和后来在大医院里先进仪器检测的结果是一样的,这一点不得不令人佩服。在那医疗条件差的年代,二叔曾经救过不少人的性命,主要救治的是农药中毒的患者,以及溺水的小孩等等。

  那个时候,每逢夏日大暑天气,人们经常背着装满农药水的喷雾器给秧苗治虫,由于缺少防护意识,又沒有戴口罩的习惯,导致农药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时候,倘若不及时救治,就可能有生命危险。我们老家距离仁和街卫生院有二十几里路。如果有人中毒了,再临时找手扶拖拉机把中毒患者送到仁和街卫生院去抢救,那就耽误时间了。这时候,就看农村赤脚医生的医疗水平怎样了。二叔他们卫生室在这方面是过得硬的,从来沒有因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让患者失去生命的。

  曾经有一天下午,邻队的杨小刚和妻子王明华吵架后,王明华一时想不开,拿起一瓶杀虫剂,"咕咚,咕咚"一憋气就喝下去了,当男人发现后,吓傻了,立即喊邻居帮忙,把人快速送到二叔他们村卫生室,这时的王明华头晕、欲呕吐、流汗、面色苍白,二叔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先用压舌板刺激她的舌根部,令其呕吐,等到把胃里的农药全呕吐出来后,再对她进行人工洗胃,用插管插入她口腔,大量灌水,然后再刺激她呕吐,这样反复进行,直至呕吐物为清亮透明、无色无味的清水为止,然后再连续挂水,以便加速排泄体内的毒素。

  大约一个星期,王明华完全康复后,她的父亲无比感激地说:"唉!多亏了龙先生,如果不是龙先生及时抢救,我女儿的命就沒有了。"

  又一个夏日的下午,三点钟左右,烈日炙烤着大地,龚陈村的卫生室里坐满了就医的患者,二叔正忙着为这些人挂水,他们大多是在田里薅草中暑的人以及用农药治虫中毒的患者。

  "龙先生……龙先生……快……快!"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东庄的刘二气喘吁吁地边跑边慌张地喊道,"东庄韦明山家的女儿小英子掉河里了,现在被人捞上来,请你快去看看……"

  二叔二话没说,跟助手交待了一下,背着药箱,直奔东庄跑去。赶到现场一看,只见一溺水女孩躺倒在地上,周围一群人七嘴八舌,却束手无策,只见二叔上前首先拍打女孩的双肩并大声呼喊:

  "小英子!小英子!"

  发现小英子的意识并不清醒,面部青紫,还有点肿胀,嘴里和鼻腔里满是泡沫和污泥,四肢冰凉。

  二叔跪在小英子旁边,一手按住小孩前额,一手捏下颌,打开气道,清除掉孩子口鼻中的泥沙和水草。接着用拇指和食指捏紧孩子的鼻孔,嘴唇包住孩子的嘴唇,进行人工呼吸。一会又进行胸外按压,手掌根部放在胸口,两手腕部重叠,十指交叉、相扣,两臂垂直,用身体重量向下按圧,大约按压30次后再进行人工呼吸,然后重复上述操作,每五个循环,检查-次小孩呼吸。

  大约持续了一个半小时,突然小孩嘴一张,一口污水从口腔中喷出来,接着"哇"地一声哭起来。

  "好了,英子醒过来了,多亏了龙先生,要是用手扶拖拉机把小孩送到乡镇医院抢救的话,这孩子就沒了。"人群里有人说。

  这时二叔才松了一口气,脸上的汗水直往下淌,浑身都被汗水湿透了,累得坐在地上。总算把孩子从死神手里夺回来了,二叔本来紧张严肃的表情,这时候才放松开来。小英子父母闻讯赶到现场时,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对着女儿大声道:"小英子,你要记住,你的命是人家龙先生救过来的啊!"

  经二叔救过生命的事例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了。

  ……

  听说二叔小时候,不仅天资聪颖,而且还很爱学习,凡事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在学校里读书时成绩就很突出。但因家庭贫穷,他只上到小学毕业,就辍学了。后来他十四、五岁便跟着村里大人们去挑大河工,由于他年龄还小,繁重的体力活,实在做不了,便做会计,在工地上记记帐,负责计算土方,再后来,他就做了工程员。

  大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实行了合作医疗,并成立了大队卫生室,经人介绍,二叔去卫生室做了会计并负责拿药。一干就是好几年,这期间,他自学了农村赤脚医生必须掌握的所有知识,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农村赤脚医生。

  当然,二叔的本事远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是你所不知道的呢!如在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每个大队都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二叔便是宣传队里的核心成员,吹拉弹唱,无所不能。他还写得一笔漂亮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在村里打牌下象棋等等,也算是高手。

  他的协调能力更是沒话说。村里不论是家庭内部或邻里之间闹矛盾吵架等等,连村干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去却能摆平,还让人心服口服。

  人们在惊叹他的才能的同时,不禁要问,他怎么总比别人会的多呢?对此,我一直在思索,我想:他不仅是头脑聪明,更主要的是善于思考,肯动脑筋,勤奋好学吧!不论做什么事,都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

  ……

  令人遗憾的是,二叔虽然救过许多人的性命,却无法使自己健康长寿。1995年春天,年仅五十五岁的二叔,因患不治之症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村里的男女老少,无不为他感到惋惜,多么希望他能健康地活着,继续为父老乡亲们看病啊!出殡的那一天,村里排着长长的队伍为他送行,多少老人和小孩都哭成了泪人……

  二叔走了,永远地走了,他走的那么匆忙,令所有人都不能接受。然而他的足迹曾经遍布了附近三个村子的每一个角落,曾经解除过多少父老乡亲们的痛苦,他那不怕吃苦、不畏艰难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他那救死扶伤时忙碌的身影永远镌刻在人们的记忆里。

  二叔,倘若你在天有灵的话,还请你继续保佑咱们父老乡亲们的身体健康,好吗?
赞(7)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