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修禅没有精进的原因

时间:2022/2/21 作者: 竹林竹翁 热度: 89220
  我相信,当你选择读这篇文章时你一定对禅修有一定的了解,不然你不会对这个题目感兴趣的。

  德宝法师对禅定的定义是;“禅定就像凸透镜聚焦阳光,将我们注意力聚焦到一个点上。”这个比喻简直太恰当了。他还说:“当然禅定的目的绝对不只是为了聚焦意念,如果只仅仅是聚焦意念,当然就失去了我们禅定最关键的目的参悟。”

  有人说:禅定是深不可测的东西,一般人不要妄想驾驭它,它是圣人的专利(神仙自是神仙修,哪有凡人修神仙)。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修道者如牛毛,得道者如牛角。”当然禅定是神圣而艰巨的的一项事业,我们不能否定它的确很难修,但它绝对不是我们认为那样望尘莫及的。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人,他不明白大道的原因是;有点头脑的,他耍小聪明钻了牛角,成了所谓的抓住芝麻丢掉西瓜而不能自拔;过于迂腐的,他会神神叨叨,进入过于迷信没有主见的状态。贤能的人往往会及其虚伪的注重自己的名气,忤逆的人根本就是自私自利毫无道德底线可言。其实道就像一日三餐一样简单,可是真正能品出食物味道的人,少之又少。孔子他老人家,将人性的弱点阐述的及其明白。

  讲到这里,我就一个多年的发小做Z的历程做一个阐述的引子开始吧。Z虽然身患残疾,但脑子还算灵光。

  十几岁时,我们一起因为信仰到甘肃永登县一个道观去拜师,虽然那是一个失败的经历,但我们从小对大道的深信不疑是可见一斑的。

  之后我去了北京,他不死心再一次赶赴西安,追随我们最初拜访的那位道学渊博的圣师杨嗣善。结果嗣善老人又一次将他拒之门外,并给他回家的路费,告诉他:“虽说这是道观,但人事方面有时候比外面的世界更复杂……”也许老人那时候完全看明白,Z可能是因为觉得自己身体不好,想法是在道观内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所以老人告诉他在那种地方讨生活比在世俗上更艰难。

  Z当时并不明白,在道观寺院里有一部分出家人,当初出家时也许是有些信仰,但在学法过程中不求甚解稀里糊涂,久而久之慢慢变成了信仰的油条。他们对清规戒律表面持重,背地里屡犯不爽,最终成了一种职业“信仰者”,当他们将信仰做为谋生的职业时,所有作为都变成了装腔作势,这样的人一旦虚伪起来,纯粹比世俗的人更会勾心斗角。西安那个地方有名道观多,Z拿着嗣善老人给他的路费转折到了周至县楼观台,最终却因路费花光困在途中向我发来求援的信息,之后狼狈不堪的回到家乡。

  Z回家后我一直有他的消息,听说他专门攻读《易经》、《协纪辩方》好像还有《黄帝内经》这些类形的书籍。其实《易》和中医这些学问一直以来有着他神秘和深奥的一面,攻读这些书籍总也是Z精进的一面,我还是对他为学上进的精神比较尊敬的。

  由于这些年我一直处于一个漂泊的状态,我和Z见面的机会几乎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通过微信视频这个形同见面的通讯方式。当然我们聊天的内容除了寒暄的一个过门就是探讨佛道方面的问题,谈起佛道我俩都属于那种一知半解而且半瓶晃荡的家伙,所以我们在一起总会各抒己见争辩不休。

  辩论中,他的很多见解甚至让我啼笑皆非,能看出Z没少读书,所有见解都显得很“高端”,“高端”到变成一座座没有地基的危城。

  他会将无为,洒脱的理解成毫无见解的无记名状态。譬如以前村里有个叫娘宝儿的懒汉,将父母留下的财产坐吃山空,最后连房子也变卖吃喝了,将自己变成了彻底的身无片瓦,整天除了在村里晃荡,就是在外乡装神弄鬼招摇撞骗,过着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无酒喝凉水的逍遥日子。晚上不管是人家的草垛里,还是破瓦寒窑里凑活,娘宝儿从不惆怅。Z告诉我:除去娘宝儿的不规矩行为,他那种心态就是无为状态。

  无为;无人、无我、无分别见的大觉醒状态。Z竟然能理解成一头猪一样,吃、喝、拉撒、睡,别无思绪的无明状态。这种对无为无不为做无记名的理解,进一步导致他走向更深的偏差。

  有一次他谈及“禅即安心”,这样的境界让我顿时对他萧然起敬。我想,一直来可能是我在语言方面的误解或者一种偏见,导致对他高深的参悟没有完全领略。结果他接下来的论述忽然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简直小儿科到一种幼稚的地步,当时我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天差地别的见解呢?

  后来反复思量,想到南怀瑾在《金刚经说什么》中讲的一个公案;善会禅师初次拜访他师父船子和尚,船子和尚问:“大德住什么寺?”善会禅师说:“寺即不住,住即不似。”

  船子和尚一听他这么讲,就问:“不似,似个什么?”(意思是说要似的那个本来面目是什么?)

  善会禅师说:“不是目前法。”(那个也不是眼前能够看到知道的。)

  船子和尚问:“什么处学得来?”

  善会禅师说:“非耳目之所到。”

  船子和尚说:“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即使说的对了,但没受用。就被语言困住了,死在句下了。)

  其实当你处在似懂非懂的这个阶段里最容易产生傲慢心,觉得自己真的悟了大道,然后你就开始极具恐怖的滑向自满的地狱,沿着自以为的偏见一路歪曲“道”理下去。甚至成了狂妄自大的“道”中狂魔,这种堕落会将自己的懒惰不求精进当成无为潇洒来自欺欺人。

  Z喜欢喝酒,我劝解他你必须戒酒,那东西对你百害而无一利,他就会拿济公和很多狂禅案例来形容自己饮酒这种放荡不羁的行为是“道”。其实从内心他能认识到喝酒是不对的,但在行为上他会选择宽恕自己的过错,这主要处于他对“道法自然”的误解心态。

  当下政府对农民的社保搭理改善,像他分了房子,每个月的生活津贴足以安稳的生活,无忧无虑有的是闲暇时间,又对佛道信仰的他已经拥有了这两大优越瑕满人生,我相信他有所精进一定会有所成就。所谓十八瑕满最重要的是有师缘,他总幼稚可笑的认为做个好人会有师缘找上门。

  再说了,在品行低劣的人面前你可能因为不干坏事还算个好人,在精进修心人面前你连八关戒一戒都受不了,其实你任然是个肆意造作因果的完全凡夫而已,比你更好的人精进的慢一点没有师缘都是枉然,你这种行为相当于一个懒汉坐在暖阳下,等待大风刮点金子给你。

  Z还有一个更大的缺点就几乎是一个妄想症患者,他甚至在妄想中拥有来世更大的瑕满福报,佛道是自助天助,是讲因果讲修持的,绝对不是信者得救,你相信了,再读几本书还一知半解的就能改因果了?这和那些一边给菩萨上着供,一边祈祷自己侵夺他人财产成功的信徒基本就没啥两样,就像考驾照,九十分及格,你八十九和零分,分数上有差别,性质上都是过不了。

  修行,需要理论上的了解,也需要实际的修持,两者缺一不可。因为不懂基本理论,修行就可能盲修瞎炼;但如果只有理论,却不愿实修,再如何精通理论,也没有太大帮助,甚至可能变成佛道油子。

  在西藏人们喜欢吃酥油,酥油甚至能软化任何东西,有一种裹酥油的牛皮,由于渗透了太多的酥油反而僵硬无比那种牛皮就再也软化不了了,一个人学了太多理论总以为很解佛道之法,却从不实修还各种理由为自己的不检点开拓,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僵牛皮无药可救,可他自己还活在洋洋自得的自满中浮想着成就和天堂向他招手,这种人相当可怜和无救。

  所以你想让自己改变修持精进的瑕满命运,就必须先从持戒认真的操作起来。
赞(6)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2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