皑皑白雪融化后,广袤的草原是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几只乌鸦盘桓着,数匹马儿在追逐着,驰骋在枯草败叶的原野上。在遥远的视线中,一羊群好似静悄悄流淌的河水,游弋在满眼的荒凉中。牧人骑着一匹骏马,赶着羊群、马群,披着夕阳的余晖回来了,蒙古包上的炊烟袅袅地升腾起来了,这是一个枯黄的季节,牧人的脸上现出更多的是凄清和冷漠,只有百灵鸟婉转的鸣啭声,才能唤起草原上人们深藏着的笑容。
布谷鸟飞回来了,洒下一路欢乐的歌。草原上的小河解冻了,哗啦啦,奏出动听的乐章,如果你俯下身子,拔开被枯叶覆盖着的小草,你会发现一处、二处,甚至更多的新绿,有的打着盹儿,有的露着含羞的笑容,有的傲睨自若地斜着身躯,绿色有了,春天还会远吗?老阿妈的脸上也绽开了憧憬今年有个好收成的笑容,面对着敖包,敬上自己最虔诚的一拜。
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常常会看到用大小石块累积起来巨大的石堆,上面插有柳枝,草原的人们称谓神树,神树上插有五颜六色的神幡,巨大的石堆矗立在草原上,鲜艳的神幡如手臂般召唤着远方的牧人,这就是敖包。敖包在蒙古语当中叫做“敖瓦”、"塔克乐根",史书 称为"鄂博",蒙古语中是"堆"的意思。敖包多建在明快、雄伟且水草丰美的丘陵上,一般呈圆形,起初是道路、方位或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祭路神和祈祷丰收、祝福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祭敖包为草原上重要祭祀活动,于每年夏历六、七月间举行,先举行赛马,然后供奉羊、酒、奶酪,点火、焚香,由喇嘛念经行祭,参加祭祀的人们纷纷往敖包上添加石块。祭祀完毕,还要进行摔跤、唱歌、跳舞等热热闹闹的活动。草原上的蒙古儿女外出远行,遇敖包必下马参拜,祈祷平安,并随手拣石添上。
敖包是草原文化的代表,一首《敖包相会》把草原文化提升到了登峰造极的宣传热度,红透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不行春风,怎得春雨。天空渐渐地阴了下来,像似弥漫着一层浅灰色的幔,风儿些微,天地融为一色,雨滴星星点点地落下,落在枯竭的草原上,渺渺然地看不到落脚的痕迹。不知不觉中,雨大了起来,草地上,才有湿的踪影,空气中也渐渐地散发出泥土的味儿。草原的春雨是一根根银线,一边连接着寥廓的苍穹,一边连接着茫茫的原野,置身于此,让你体会到深邃、浑然天成的涵义。
春雨过后的草原显得分外清澈明净,寒意渐行渐远,蛰居了一冬的小动物开始忙碌起来了,小草悻悻然地露出了笑脸,一些不知名的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在争先恐后地追逐着春。草原的天使—马、牛和羊儿,也放弃了枯草,在草丛中不竭余力地寻找着各种冒出嫩尖的绿草儿。“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的草原焕发着一派勃勃生机。
日出日落,月缺月圆,绿色逐渐渲染草原,起初是嫩绿,接着是浅绿,在浅绿向深绿转变过程中,班驳地点缀出一些耀眼的小花儿,打着朵儿的、做作着姿态的、半开笑脸的、低头默然的,象刚出生的孩子,花枝招展,和风送暖,草原的夏就这样悄然而至了。
夏日夜晚的草原凉爽怡人,经历了一白天炎热的洗礼,草原上的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这清爽的世界了,篝火点起来了,马头琴弹起来了,天上繁星闪烁,与地上灿然的火光形成对比,围着篝火,年轻的姑娘们跳起了欢快的蒙古舞,唱着动听的蒙古歌谣,小伙子耐不住寂寞,寻着歌声,来到了姑娘们的身边,一起尽情欢歌劲舞。歌声伴着马头琴的乐曲响彻清亮亮的夜空。
马头琴是草原儿女最钟爱的乐器,相传一位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马头琴因而得名。马头琴的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成吉思汗时期流传民间。马头琴是蒙古族的拉弦乐器,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能够准确的表达出辽阔的草原、呼啸的狂风、悲伤的心情、奔腾的马蹄声、欢乐的牧歌等等,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气息以及草原的风貌。
夏季的草原景色是最美的,远远近近、连绵起伏的小山峦,披上了一片新绿,百灵鸣啾,草木荣华。天空是蓝色的,地面是绿色的,天地溶溶,体现出一种凝重,折射出一种旷达,感喟出一种淡泊。草原上小河的水是清冽的,弯弯曲曲的流向远方,绿色中的小河像一条飞练,又像一条吉祥的哈达,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草原绽放着饱满的灵性。
如果你来自大海,你会体味出这才真正是绿的海洋;如果你来自喧嚣的城市,你会感叹出这是僻静的故乡;如果你来自忙碌的岗位,你会感受到这是闲适的天堂,如果你感情失落、意志挫败,这是你会涣然冰释、意气风发;如果你孤寂懊丧,百无聊赖,这是你会春风满面,斗志昂扬,一切都是暖暖的、酣畅的,夏季的草原有一种无许雕琢的温情和挚爱。
风吹来了,带着丝丝凉意,天高云淡,不经意间发现数片落叶、几朵凋零的野花,时光如流水,秋天走到了草原。
“落霞与百灵齐飞,河水共长天一色”。夕阳西下,秋天的草原是何等的壮观,有着一种大气磅礴的美,光芒四射,色彩斑斓,茫茫的草原,草长莺飞,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
草原秋天的美是从清晨开始的。天色熹微,小生灵们就开始在草丛中鸣叫个不停,呼唤着沉睡中的牧人,老阿妈起床了,做着挤奶的准备工作。太阳从薄幕的晨曦中升起来了,霞光万道,凉意在明媚和灿烂中慢慢退去,草尖上挂着的露珠在霞光中晶莹剔透,一些接近萎蔫的草木,在晨曦中也显示出一份勃勃的生机,还挺着脊梁,向草原显示着自己不屈的耐力。
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天上的云了,秋天的云是成熟的,不像其它季节的云朵那般稚嫩、羞涩,她妩媚而又不失含蓄,有种不需任何修饰的秀美。而且来得快,走得也快,总是带着一种不期而遇般的柔情。面对着渐行渐远的云,有时就如同面对一位初恋的情人,情思全注于凝视,话语都藏在心中。
秋天的云在天空堆积着、变幻着不同的形态。厚重而悠长,总能让人陷入沉思,总会让人浮想联翩。
夜幕降临,晚霞染红了天边,云蒸霞蔚,忙碌了一天的草原儿女们,开始整理一天的收获了。炊烟袅袅,随风飘散。秋天草原的夜晚格外的凉,凉得让你感受到秋的萧瑟,月色惨白,草色烟光凄清里,无言谁解凭栏意,置身其间,有一种忧深思远的意念。
听腻了春的情话,经历了春风的洗礼。见惯了夏的繁花,饱受了夏雨的滋润。秋阳高照下的草原是一派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的景象。在收获希望、释放喜悦、吐露激情的使然下,草原的盛会——那达慕大会如约而至了。
那达慕,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的意思。那达慕的历史由来源远流长,原始社会,生存在草原上的蒙古民族逐渐掌握了与野兽格斗的本领,随着社会的发展,摔跤、射箭、赛马成为草原游牧民族锻炼身体和游艺的体育活动。
历史上的那达慕,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1260年,忽必烈作了蒙古大汗,建都开平,1267年把统治中心迁至燕京,1271年改蒙古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全国,那达慕活动也就更为广泛地开展起来。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活动的规模、形式和内容都有了更大的变化。
成千上万的蒙古族牧民,穿起节日的盛装,不顾旅途的遥远,男女老少,乘车骑马,云集到那达慕的营地里。素日宁静的草原,彩旗飘扬,人流纵横,牛羊欢叫,牧马嘶鸣,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毡包象珍珠撒满草场,人流象潮水来自四方,骏马象流星追云赶月,歌声象百灵婉转悠扬,草原沸腾了。
秋雨是频繁的,一会儿艳阳高照,不一会儿,一阵秋风掠过,引来一片乌云,雨飘飘然地下起来了,一场秋雨一场寒,寒冷的气流来了,预示着离冬日不远了。
雪花飘来了,一片、两片,三片,……,洋洋洒洒,放佛,草原上的一切都在屏气敛息,都在俯首帖耳地恭维着恣意妄为的雪。
雪,渐渐地停止了,草原成了一个洁白的世界,白得有点让人头晕目眩,亮得有点让人心旷神怡,仿佛是晶莹的白练铺就大地,渺渺茫茫。草原的百灵鸟,敛起了其活灵活现的习性,变得有点怠惰,偌大的一个草原好象凝固了,丢失了好多好多的灵性,只有蒙古包上的缕缕炊烟,才能打破这静寂的气氛,给这白色的世界涂上一点灵动的色彩。
雪后的草原,掠过飕飕的风,那是自然的,伴着风送来的寒气,冷得人分外的彻骨,冷得人木然无语。
雪封了的草原,麻雀三五成群地栖落在薄雪的草地上,用嘴剥啄着。百灵鸟在四处盘旋着,竭力寻找着捕食的目标,沙鸡也失去了往日的活泼,神情变得黯然起来。
“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草原在皑皑白雪中终于迎来了“年”的气息。
草原上蒙古民族的春节主要有祭火、祝寿、拜年等年俗活动,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初一达到高潮,正月十五年俗活动趋于尾声。
火对于蒙古民族有着异常的钟情,很早以来,就有以祭火的习俗来迎接春节,因为燃旺的火焰象征着一年里好运吉祥。把系有五色彩绸的五小捆芦苇插在门外树上,将劈成细条的柞树放在燃旺的火撑子上方的四条腿上,户主穿好礼服跪在正门处的垫子上,妇女们将美酒、黄油洒进圣火,并按顺序站立叩头。富裕的蒙古人家则搞大型祭火,祭祀时将左邻右舍请来喝茶吃酒吃肉。有的将圣火点燃后三天不熄,三天中不许迁场,不许在圣火上烤脚。现在,传统的祭火年俗活动在新一代蒙古民族中已很少举行了,已经被篝火的形式所代替,虽然形式不同,但表达的意义没变——依然在烘托着祝福、吉祥和喜庆的气氛。
蒙古民族是一个尊孝老者的民族,祝寿的活动是春节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项,千百年来,历久而弥新。祝寿的对象自然是本年的长者,一般以年龄为限,先给年龄最长者祝寿,祝寿时,晚辈除要行礼祝贺外,还要赠送寿礼以示尊敬。祝寿礼的轻重多寡,一般视祝寿对象的年龄大小而定。
日薄西山,草原上的人们都准备好了香喷喷的奶茶,扶老携幼聚集在年长者的家里,小辈们都要给尊敬的老者敬上崭新的哈达,同辈们之间互挽哈达,互祝来年吉祥如意,祈盼来年风调雨顺。
在蒙古包最庄重的墙上,挂着蒙古民族的鼻祖—成吉思汗的皮画像,雍容而慈祥,虔诚的长者给老人的画像敬上一条象征至高无上的哈达,慎终追远,一代天骄的精神,薪火相传,彪炳千古。
时钟指向零点时分,除夕守岁活动进入了高潮,这是留给孩子们的绝好时刻,炮竹雷鸣,响彻草原的晴空。老人们向鼻祖献上真诚的跪拜,草原上哈达飘起来,歌儿唱起来,舞步跳起来,草原上呈现出一片融融、祥和的气氛。
哈达是草原上蒙古族人们用来表达敬意、征兆吉祥的象征。迎来送往、拜见尊长、婚丧喜庆等等,都要敬献哈达。白色的哈达象征纯洁、吉利,蓝色的哈达象征神圣、清新与永恒。向客人、长辈献哈达时,要把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对平辈或下属献哈达时,则要求用双手系在对方的脖颈上。
哈达是草原文化的象征,敬献哈达的礼仪是草原文明深情典雅、庄重高贵的生动表现。向他人赠送一匹骏马,哈达先行。给朋友馈赠礼品,需要有哈达伴随。他赠送你一头牛,你只赠送他一条哈达,绝对没有薄厚之分,在礼仪上是等同的,哈达传送着一种真诚的爱,诠释着一种友好的价值观。
春节的喜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月初一,熹微时分,草原上最隆重的拜年活动便开始了,先祭敖包,然后开始自家内部拜年,先是晚辈向长者问安跪拜,然后长者祝福晚辈快乐成长。拜年时,晚辈要衣帽端正,手捧哈达进行。 家庭拜年后,开始走出家门进行挨门逐户互拜,先到年长者的家里,随着互拜的进行,人们自然结伴而行。每到一家,要以同行者的年龄大小依次而入。拜年时,人们一般要献上一首颂歌,表达一种吉祥和欢乐。对出色的歌手,自然会得到人们送上好多好多的哈达。
草原儿女是一个礼仪之帮,有着非常深厚的礼仪习俗和文化,刚刚过去的家庭拜年、村庄拜年,并不意味着拜年活动的结束,而是拜年活动才初来乍到,初三、初五,…,人们走出家门,探亲访友,拜年宴请,杯酒言欢,酒喝到酣畅淋漓,说明情真意浓。到正月十五日,年节活动悄然结束。
宽广、美丽的大草原,孕育着神奇和力量。蓝天、白云、绿草,草原似璞玉浑金,折射着纯洁的魅力;小河、山岭、树林,草原包罗万象,宣扬着博大与丰硕;高低、错落、平坦,草原似波澜跃起,昭示着世间万物变化、运动的真谛;百鸟争鸣、万物活动竞自由,草原渗透一种自然的谐美以及竞争的哲理。草原是一首赞美的颂歌,草原上的每一点、每一处是赞歌中跳跃的音符。如果你昂首远望,在你的心中,草原显现出的惊艳而绝伦的景象。如果你俯首在草芥寻觅,在你的眼里,草原原来还充满着无声的力量。草原是花枝招展的少女,脉脉含情,草原是娓娓道来的老者,语重而心长,草原是老阿妈、老阿爸思念远方儿女的目光,饱含着牵肠挂肚的心里话。
“总想看看你的笑脸,总想听听你的声音,总想住住你的毡房,总想举举你的酒樽,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相约去寻找共同的根,如今踏上了归乡的路,走进了阳光迎来了春……”,歌声唱起来了, 听着这歌声,“我”落泪了,阿妈、阿爸含辛茹苦,任劳任怨,抚育“我”长大成人,如今,“我”离开了草原,生活在城市里。一个早春的好日子,“我”回到了草原,住进了毡房,喝醉了草原上醇香的奶酒,看到阿妈、阿爸慈祥、和蔼的笑容。晚上,我独自一人彳亍在草原,月朗星稀,万物寂寥,有好几年没有在这美好的夜色中踱步草原了,追忆着“自己”的童年、少年以及离开草原的日日夜夜,父母啊,永远是天上皎洁月光笼罩下的草原,宽厚而深邃,博大而细腻,伟岸而崇高……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