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刚返回攀枝花的时候,一个灯火辉煌,蓬勃发展的的城市轮廓逐渐展现在眼前: 不少大楼平地而起,不少工厂冒着浓烟,无论大街小巷都响起广播的声音,有的喇叭里播放着激动人心的歌曲,有些喇叭里正向人们介绍六金花八闯将的英雄事跡,街道上还不停地奔跑着各式各样的汔车,让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才半年多哬!攀枝花的发展和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货车司机把我们师生送到交通部第九指挥部大门口,在一阵道别声中怱忽离去。
我们站在大门口凝视,经过整修的大门显得十分宏伟,大广场还是老样子,但是,原有层层叠叠干打疊土坯房己改造为红砖砌築的2层楼房,显得整洁又壮观,广场右侧还増添了一个图书馆,供人们看书学习。
凌时人,周德勤,江家柏是地形测量二组成员,测量范围由我们的终点站拉祜寨子到攀枝花市,他们三人比我们早到2天,住在离广场不远的红楼宿舍里。
刚获悉我们到家的消息,几位同学就兴冲冲地跑出大门外迎接我们,凌时人是水62-2班班长,在老君滩滩险观察岁月里,艰苦生活的磨炼使我们结下深厚的友谊。
周德勤,江家柏都是我的老同学,无论学习与生活,我们经常聚在一起,大三线建设的艰苦工作使我们很难谋面,今日相会都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大家揹起背包,拎起行李和我们师生四人快乐地向红楼宿舍区走去,刚走到广场旁边,就碰见指挥部指挥长,不远处还站着一位身揹盒子枪的警卫员。
他快乐地向我们打招呼,热烈欢迎大家平安归来!他又高兴地对我说: 小伙子, 欢迎你平安回家,哪天晚上有空,咱倆在老地方再下盘棋切磋切磋,看你有长劲沒有?首长的玩笑话逗得大家嘻嘻哈哈地笑个不停。
在那个月光明媚晚风拂拭的夜晚,凌时人领着两位同学和我们聊天,直到深夜才各自返回宿舍。
月光透过窗户,在床边洒下金色的涟漪,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大三线建设的难忘经历在脑海里不断闪现,我默默地告诫自己: 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当一个大三线建设的排头兵,努力学习顽强拼搏,为中华袓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已青春年华。
过了没几天,金沙江大网组,水准测量组,金沙江段水深测量组的同学们陆续到达攀枝花聚集,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大家整整工作了7个多月。
方鏽指导员,沈金山老师和其他几位老师一道,带着我们在指挥部大门口迎接同学们的到来,在阵阵大卡车鸣叫声中,老同学们熟悉的身影不断在眼前闪现,看着久未谋面同学们晒得黝黑的面孔,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
人生就是这样奇妙,当你还在学校念书的时候,上课时专心听讲,下课时参加体育,娛乐活动,也许你並不会特别珍惜同学间那种纯真的友情,但是,长期的离别会使你认识到,学生时代的真挚情怀是那样美好珍贵。
久别重逢使同学们激动不己,在指挥部大门口,凌时人带着我和周德勤,江家柏,全宏琪,陈开文見到了成都同学丁培新,冯汉英,杨春茂,李义宣,县城同学韩良辅,罗永林,何启忠,吴开贵,杨先荣,苏明超,权荣富,代廷英,何金煌,陈泽芳,重庆同学简功福,郭堂富,张方池,雷世煜,杨冬元,谢大成。……,还有班上的几位女同学敖崇芳,许光,石理,盂秀清,陈仲华。
同学们手拉着手畅述艰苦的测量生涯,对个人前途和袓国的蓬勃犮展充满希望。言谈过程中,不少同学还向老师们问起彭德怀元帅是否到达攀枝花的消息,希望有幸能见到这位新中国的开国元勋,遗憾的是,这个善良的愿望始终未能如愿。
60年代中期,中国各类基础设施极不发达,能有个电灯电话就很不错了。但是,我们工作的地方是大山深处的金沙江,两岸根本没有电灯电话,晚上能点个煤油灯就很不错了!所幸金沙江上空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月光下看书已经形成了习惯,如果想看看报纸上的新闻,那几乎是无法实现的奢望。
到达攀枝花聚集后,同学们终于看到了久违的报纸和一些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小册子,对国家发展形势有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衷心希望在党的领导下,紧跟时代步伐,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奉献青春年华。
在攀枝花逗留期间,方鏽老师几乎每天都要为同学们上几堂政治课,剩下时间就是尽快清理测量记录和测量资料,防止遗失,下午5点以后自由活动。我和周德勤,郭堂福,简功福等几位重庆老同学常到金沙江畔一带转悠,看看刚新建的几座大铁桥,还到离指挥部不太远的大百货公司看看,这个大百货公司足足有几层楼高,都是采用钢筋砼浇注骨架,用轻质砖砌築,表层再塗抹水泥沙浆后建成的,外表十分壮观。
我们四人到里面转了一会,各人都买了点急需物品,我买了一搭子便箋,想给远在重庆的父母亲写封信报平安,还买了两个漂亮的发夹,准备带给秀实姑娘作个永恒的记惦。
1966年四月下旬,同学们见到了离别一年多的邓开祥院长,周德培副院长和隨行的几位老师,他们专程赶到攀枝花看望参加431工程的同学,向久别的同学们送上最亲切的祝福。
邓开祥院长是一位早年参加红军的高级干部,他为人和蔼可亲没有官架子,当他看见围绕在身旁的同学,心情十分激动。
他谆谆地告诫同学们:一定要抓住参加大三线建设的契机,努力工作顽强拼搏,向祖国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他还告诉参加431工程建设的老师们:同学们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了整整一年,躭误了不少功课,希望你们抓紧时间为同学们补课!同学们返校后,学院也会尽量安排暑假时期为同学们补习功课!
邓院长话刚讲完,现场就响起了阵阵热烈掌声。但是谁也没有预料到,在当时极左风潮愈演愈烈的的历史条件下,同学们的学习愿望永远无法实现。
交流过程中,几位隨行老师还特地向同学们介绍了一年来学院的发展状况,特别谈到水63,水64的同学发杨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自力更生建造简陋水工模型舘的感人事迹,令同学们深受感染。
重庆交通学院原来就有个较大的水工模型馆,该模型馆位于校外大马路对侧的一块颇大的空地上,馆中曾展出过不少河工模型,船闸模型,供讲授港口建筑,水力学知识时使用。主讲专业课的老师也几乎都有一个共识,让同学们对照模型实物讲解功课,远比只拿书本授课效果好得多,同学们都很愿意到水工模型馆参观听课。
但是,如何独立制作河工模型供河道整治时使用,供上级领导和设计,施工人员分折研究?是水港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由于急怱怱奔赴金沙江参加大三线建设的原因吧,我们水62学生却错失良机,回忆起来真是一大憾事。
交谈过程中,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问起了这个钢架简易大棚模型馆建造原因,和制作模型名称。
随行老师从揹包里取出几张放大后的照片给同学们看,由于当时像机精度较差,放大后的照片仍然比较模糊,他亲切地告诉大家:这个钢架简易大棚下面就是模型馆,建造时水63,水64的同学们都在参加劳动,热火朝天的场面令人震撼,留下了重庆交通学院一段难忘的历史记忆!
这位老师还告诉大家:这个简易钢大棚搭没成功后,其覆盖面积约为40mX18m=720m2,大棚下方就是河工模型试验场地,开创了重庆交通学院独立制作河工模型试验的先河!
我院第一个河工模型试验项目就是模型编号661闸木滩项目,该项目实际高度与模型高度比值为200:1,实际宽度与模型宽度比值为60:1,该模型制作成型后,放水测量水位数据,然后用砂石对河床加糙,让水位数据与实测近似,该模型制作成形后其总平面尺寸约为30mX10m。
661闸木滩河工模型与实际河段相似程度,经专家们反复讨论认可后即可开始进行筑坝设计。
水64班张厚林(女),罗定候,周忠淦……等同学是最早介八试验工作的同学,试验指导老师有吳宋仁,王子恵,涂傳德。
一张张充满岁月痕迹的照片在同学们手中传递,大家不断仔细观看,指着照片上的人影逐一叫出名字: 这位是张厚林同学(女)!这位是张永华同学(女)!这位是刘敬莹同学(女)!这位是张绍志同学(男)!这位是彭声钟同学(男)!
由于放大的照片不太清楚,经过同学们仔细辩认,终于又认出了张前菊,周明琪,杜享玲等好几位同学。
在交院学习期间,我们水62-2,水62-1班与水64,水63的同学不时联系,关系十分融洽。在奔赴金沙江前昔,不少低年级的同学频繁到敎室里看望大家,衷心希望我们在参加大三线建设的日子里努力拼搏砥砺奋进,为重庆交通学院再立新功!
站在身边的一位同学指着照片上的模糊人影笑着说: 这位小同学是张厚林吧,唱歌跳舞都是一把好手!刚考上交通学院时,学校还专门召开过欢迎64届学生入学联欢晩会,许光同学当时还登台唱歌欢迎校友呢!我还记得,那位小女生登台后唱了两首歌,她唱的第一首歌是“毛主席来到咱农荘” 第二首歌是“人说山西好风光”,歌声委婉动听亲切感人, 刚一唱完,大厅里就曝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沈金山老师,全宏琪,陈开文和我是老搭档,正在专心致意地观看照片,他们对水63,水64的同学颇有好感,当他们仨人听到同学们的议论时频频点头认可。
全宏琪笑着对大家说: 张厚林还真不简单啦!不仅唱歌跳舞样样精通,学习工作成绩也都很优秀,她刚进入交通学院念书时我们宿舍都在红楼,休息时常在一块聊天,那时候她才十七岁,还是个地道的童稚小川妹子啊!
同学们的议论把大家带回到重庆交通学院学习的年代,水港系的同学们友好相处,渡过了美好的学习时光。
交通部长孙大光和几位领导干部,当时也正在攀枝花捡查工作,特地赶到九指挥部看望参加大三线建设的师生,与水62-2班师生在广场上合影,留下了一个时代的印记。
聚集期间,指挥部领导考虑到七个多月来,同学们都在人迹罕至偏僻荒凉的金沙江流域工作,真是太辛苦,特地安排同学们到一个大礼堂里观看了一场文艺演出。
文艺演出开始时前,广播里播放了一条消息:热烈欢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同志和夫人于立群到攀枝花视查!大厅里千余名观众随即站起身来热烈鼓掌,欢迎他俩光临攀枝花!当时我们的座位在前五排,有幸一暏郭沫若和于立群同志的真容。
我们这群40后大学生,曾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对当时颇具盛名的文学家郭沫若还是比较熟悉。小时候我还听外祖父讲过,抗日战争初期郭沫若曾为重庆21兵工厂厂歌作词,极大地鼓舞了职工抗击倭寇的士气。
郭沫若出生于四川乐山县,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新诗奠基人之一,誉为新中国文学泰斗。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等要职,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
见到郭沫若,于立群同志时同学们心中都非常高兴,文艺演出结朿时,全场观众以热烈的掌声欢送他俩离去,据工作人员介绍郭沫若同志那时才64岁。
后来听指挥部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千军万马齐聚攀枝花,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深深地打动了郭沫若,在即将离开攀枝花前昔,郭沫若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两首【水调歌头】词,还为雅江大桥,兰家火山平洞题词,留下了一个时代的印记。
在攀枝花聚集期间,指挥部还组织同学们观看了一次盛况空前的文艺演出,新中国著名的女歌唱家郭兰英率中央歌剧院演员到渡口特区进行慰问演出。
演出地点离指挥部不太远,在靠近金沙江畔的一大块待建空地上,用铁棍和木板支架起一个大舞台,舞台上铺满了红地毯。四周空地经过精心铺填整理显得十分大气状观,空地周围还临时安装了不少电线杆,供夜间照明使用。
广播里播出慰问演出开始的信息,新中国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率领慰问团全体成员登上舞台,向舞台四方的观众们行礼致敬!向数十万集聚攀枝花的建设大军表示由衷的敬意!会场立即曝发出阵阵震天撼地的掌声,久久不能平息。
演出开始了!郭兰英登上舞台,她向数万名在场观众献上的第一首歌就是电影“上甘嶺”主题曲“我的祖国”: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敞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郭兰英演唱“我的祖国”时,由于歌词真挚朴实委婉动听,浓烈地表达了中华儿女爱国爱家的情怀,唱出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气概。
郭兰英刚唱完这首歌,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向浩瀚的夜空飘去,真挚畅述大三线建设参加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和浓烈的爱国情怀!
朝鲜战争曝发时,我还是一个刚滿七岁的童稚少年,正在重庆江北平儿院小学上二年级,班主任冉老师带着同学们,热烈欢送志愿军出国参战的感人情景又不时在面前浮现,新中国少年热爱祖国,抵御外侮的高尚情操永远銘刻在我心里。
在聚集期间,同学们似乎也查觉到一股极左思潮的旋风在攀枝花旋荡,有天下午,我与几位老同学结伴到附近一个工厂参观时,发现一棵树杆上贴着一张小纸条,上面用钢笔写着几个工整小字:我是位青年人,想家了,希望能回家乡看看!旁边还有人用钢笔写着两行字:我也想家了,回家的感觉真好!
这时,一位老工人走过来,神情滞重地与我们打招呼:听说你们是来厂参观的大学生,希望你们提高革命警惕性!工厂保卫科正在核查,说他们这是在作反动宣传,妄图瓦解同志们的革命斗志!听完他义正词严的讲述,我们几位同学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急急忙忙赶回驻地。
在广场上碰到周德勤,何金煜和几位老同学,当他们获悉我们这段经历后,笑着对我们说:攀枝花一带聚集了参加大三线建设的好几十万人哟,人们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不提高革命警惕性可不行啊!讲得我们也只好尴尬地点点头。
刚吃过晩饭不久,晚风拂拭夜幕又悄悄降临到攀枝花,漫山遍野灯火辉煌,风声中还不时传来机械的轰鸣和金沙江的阵阵波涛声。
不少同学在大广场上打兰球,气芬十分热烈,还有不少女同学在那儿唱歌跳舞,尽情歌颂毛主席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我独自一人在广场上溜达,当我走到一个熟悉的电线杆旁边,一位解放军高级将领和蔼可亲的面容不时在眼前浮现。
这时候,一位揹着盒子枪的警卫员来到跟前,他轻声对我说:自从你们返回攀枝花后,首长几乎每天都要忙到夜里十二点多钟,今天正好是星期天,希望你在这儿等会儿,陪首长再下一盘棋。听了这位警卫员的话,心里感觉好温馨。
我们倆人在广场一带溜达,转了一会儿才回到老地方,当我们刚返回老地方的时候首长就来了,他笑着向我打招呼,还递了张报纸给我。
刚一座下首长就对我说:方指导员对我讲过,再过两天你们就要到云南下关整理金沙江测设资料去了,正好今晚还有点空,咱们坐下聊聊天好吗?
令我吃惊的是,都离开攀枝花半年多了,首长还是这么关心我,心中真是好感动。短暂交谈中,我向首长认真汇报测量过程中的经历和沿线少数民族同胞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自豪与感慨满满地浮现在脸上。
首长亲切地对我说:方指导员向我汇报工作时曾说过,你是与一位姓沈的老师和两位女同学一块搞测量,晚上就住在简陋的帐篷里,在两岸崇山竣嶺重岩叠嶂的金沙江工作了整整半年多,真是不简单啊!
你是位努力学习顽强奋进的好青年,应该坚决跟党走,争取在参加大三线建设的日子里加入共青团。参加工作后还应当砥砺奋进永不停步,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新奉献自已的青春年华!
当我们聊天的时候,我向首长谈起到一个工厂参观时的小经历,还向首长提问这是不是阶级斗争新动向的表现?首长考虑了一会后严肃地对我说:1962年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毛主席确实说过“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
但是,我们面对实际问题一定要慎重分析,三思而后行,不能事无巨细,瞎编乱整!通常情况下远出遊子思念家乡本是人之常情,不能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到处抓反革命,那样作看视“革命”实质上是我党历史上极左思潮的重演,会给社会发展造成重大的伤害!
临别时,首长似乎对当前社会上流行的极左思潮深感忧虑,他谆谆告诉我,今后无论社会上发生何种情况,你一定要坚決跟党走!为中华民族复新贡献自已的力量!
自攀枝花一别后,我再也没有机会见到李军长,但是一位解放军高级领导干部和蔼可亲的身影却永远伫留在我心里,成为催我奋进的不懈动力。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