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幺姑给我们讲故亊--1

时间:2020/11/6 作者: 实辉 热度: 334665
  幺姑给我们讲故事-1

  自从罗伯伯一家搬到水沟街8#宅院以来,两家人相处十分融洽,而且热闹多了,相互之间也有个照应。罗伯伯家中亲戚不多,有个小弟弟在重庆某公司做事,偶而也会来看看他。他有个最小的姐姐来这儿住过几个月,罗伯伯亲切地称乎她“幺姐”,幺姐看样子有六十多岁了,据说在家乡营山有百十亩地是个地主,她一辈子笃信佛教,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一辈子都没有结过婚。

  幺姐一辈子信佛与政界没缘,由于她笃信佛教广结善缘,与乡亲们处得很好,加之其弟罗君彤曾率四川儿男出川抗日,解放前又参加和平起义,确是有功之臣,乡里宗亲也比较多,农会也没有怎么斗争她,据说仅仅只弄出来批斗了一、两次,走走过场也就算了。

  罗伯伯对她这个幺姐十分尊重,凡事都依着她。为了不影响她念经祈福的习惯,还专门请爸爸、妈妈帮忙,腾出大院中厅左侧一间卧房来给她住。无论早晚,只要罗伯伯一回到家,总要先到她房间里请安问候。

  幺姑刚来时不喜欢与人多话,偶而也到院子大厅和天井走走,总是显露出一副 诚心向佛的样子,好像一切世事都与她无关。我和小毛弟弟都不敢去招惹她,只有冬姐敢于大起胆子趁她出来乘凉时与她聊上几句。

  古语说佛渡有缘人,幺姑与我家辉仙小妹儿可算是有缘,我家辉仙小妹儿那时候才刚刚满五岁,俊俏美丽、人也很乖巧,看见她总是幺姑长,幺姑短地喊个不停,还要拿上水果、糕点给她吃。刚来时幺姑并不在意,也不肯多搭理她,背地里我和冬姐还嘲笑小妹儿,说她是靠近炉火的挑子一头热。小妹儿可不管人家怎么讲,还是一味儿跟她玩。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幺姑开始喜欢上我家小妹儿了,她到天井里乘凉时若看不见她就要问:小妹儿到哪里去了呀,快喊她到这边玩啊。

  罗妈妈担心幺姑一个人总是这么耗着也不是个好办法,就试着问她:幺姐,星期天我们上公园玩玩怎样?不然,老呆在家里会闷出病来!正在数落着身上佛珠的幺姑突然说:好吧,把怀静和几个娃儿都带去玩玩!末了还补充一句,把那个穿花衣棠的小妹儿也一定带上。后来,罗妈妈特地求我妈妈帮个忙,让我和辉仙小妹儿陪着幺姑出去玩一趟,让她老人家也高兴高兴,妈妈高兴地答应了。

  星期天到了,那是一个十分清凉的早晨,晴朗的天空上飘着片片白云,在阵阵晨风的吹拂下,栖息在天井屋檐下的鸟儿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冷不丁突然抖擞双翅,冲天而起。

  这时,水沟街8#大院的人们已经起床,正在忙禄地做着郊游的准备。妈妈悄悄对我说: 马上要升学考试了,照理应该留在家里复习功课,但是,幺姑实在是难得来一次,我们还是陪陪她老人家吧!躭误的功课晚上补起来好吗?我很懂事地点点头。吃了早饭后,妈妈示意我和小妹儿一道进屋去请幺姑,这时幺姑己经吃完早饭,就十分高兴地跟着我们出来了,她紧紧地拉着小妹儿的手,显得非常开心。

  两位妈妈像亲热的姐妹一样聊着天走在前面,小妹儿牵着幺姑的手走在中间,我和怀静弟弟手拉着手断后,一行六人,高高兴兴地朝上横街方向走去。

  夏天的早晨,江北的空气可是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中还夾杂着野花的芬香。街道两旁,贩卖各式早点的小贩吆喝声此起彼伏,声声不息,不断地吸引人们的食欲。我和怀静弟弟走到一个餐桌面前就死皮赖脸地不肯朝前走了。原来,餐桌旁边放着一个大石缸,两位中年人正手拿大冲锤在那儿打糍粑,糍粑已经被捶揉好了,随时都可买来吃,不少人都站在旁边看热闹。

  两位妈妈看见我们猴急的模样,二话没说就叫老板做几块尝尝。老板立即先做了四块糍粑,包了重庆特有的黄豆粉,吃起来真是又甜又香,非常好吃。幺姑尝了一块,赞不绝口,后来干脆叫老板又做了两块,吃完后一道付钱。

  再走了一段路就走到了江北公园,江北公园位于上横街起始部位,建于清末民初年代,是重庆江北地区供市民休憨,游览的首选之地,亦是我们今天来游玩的主要目的地。

  刚进公园大门,道路两侧就有一长排石凳子,长凳子旁边就是高耸挺拔的参天大树,罗妈妈生怕幺姑走累了,就叫大家坐下来休息一会再走。幺姑始终紧紧拉着小妹儿的手,轻言细语的与她聊家常,显得非常高兴。罗妈妈拉了我妈妈衣角一下,示意她看看这一老一小的高兴劲儿,为自己的正确决定感到很自豪。

  在江北公园门口略事休息后,老少一群人高高兴兴地往公园里面走去。道路两边的高大松树,排列整齐,冲天而立垂直又挺拔,恐怕都有8-9丈高。从巨大树冠的的缝隙间渗透进来的金色阳光把公园的早晨装扮得特别美丽,使游人们流连忘返。

  怀静弟弟和我都感到特别兴奋和快乐,他带着我快步走到插满各式风车,转盘的小摊贩面前,买了三个小风车回来。他把一个色彩最漂亮的小风车送给了我家小妹儿,我俩则各拿一个转盘式的小风车跑着玩。幺姑看见两个少不更事的小孩拿着风车追逐,奔跑,生怕我们跌倒了,赶忙叫罗妈妈把我们追回来。同时还不停地夸奨我家小妹儿:你们两个大人好好看看,还是小姑娘懂事些!不像那两个愣头青,一眨眼功夫就跑得没了影儿!

  经过一段宽敞的台阶,我们就进入了江北公园的中心地带。宽敞的广场周围种着二,三排高大的的梧桐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往里望去,宽阔的草地上种着各式各样可供观赏的植物,绿色的、红色的、黄色的花儿争奇斗艳,让人们赞叹不已。

  在广场旁边的小山坡下面,绿色的灌木丛中长满了紫荆,紫红色的花成串成串地爬满荆丛,花儿盛开着,香味也飘散着,使清晨的公园一角显得格外宁静、温馨。在整块紫荆花遍布的山坡下面,绿色的丛丛翠竹在晨风中左右摇曵,散发着清淡的竹香。霎那间,一只信鸽带着哨响,从东边飞来,飞呀,飞呀,掠过翠竹丛,向紫荆花遍布的山坡方向飞去。

  再往前走,江北公园里优美的园林景色深深地把人们吸引,在紧贴山脚的绿色丛林中,一座假山装扮得分外美丽。它置于清可见底的泉水中。清清泉水从峭壁上数丈高的的石洞里凌空而下,飞溅起点点水花。各种颜色的鱼儿畅游嘻戏,一条金色的大鲤鱼,凌空一跃,赢得人们众多的喝采声和赞叹。

  走过假山瀑布观赏区,不远处就是用乱石铸就的重庆市两江汇合的生动形象的缩影。由于匠人们的精心制作,把长江,嘉陵江汇流处层峦叠嶂的形象表现得唯妙唯肖。

  两位母亲带着老小几口人慢慢往前走,公园里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清新空气使我们流连忘返。突然间,幺姑发出一阵惊叹,指着刚才信鸽飞来的方向叫大家观看,当薄纱式的晨雾刚刚散去的时候,一架拖着长长尾巴的红色风筝随风飘荡至我们头顶。这时到公园游玩的人己经越来越多,大家都争相一睹它的真容,这时不知道为什么,第二架、笫三架风筝也飞来了,不一会儿,江北公园上空聚集了七、八架、十来架形状各异,颜色也各不相同的风筝,引得游人们纷纷驻足观看。

  谁也没有想到,天空中展翅飞翔的风筝却钩起了幺姑儿时的回忆,她兴致勃勃的告诉大家,小时候乡坝里孩子没有什么好玩的,除了到山里採果子挖竹筍 就是爬树捉麻雀。可是自已做风筝、放风筝那可是孩子们最乐意干的事情。

  罗妈妈看见幺姑显得十分兴奋,讲起话来像连珠炮式的滔滔不绝,心里也很是高兴。她与妈妈略一商量,就带着孩子们到公园茶馆里喝早茶,茶館座落在美丽的广场旁边,我们几个人在临窗的茶桌旁坐下,伸头俯憨,一个颇大的荷花池蔔伏在茶楼脚下。

  罗妈妈请服务员泡了壹壶茶,又请服务员送来点重庆的芝麻糖、花生米、葵瓜子等零食,大人、孩子快乐地吃起来。

  为了让幺姑开心,趁着这个休息的好机会,罗妈妈偷偷告诉罗怀静,要他缠着幺姑讲讲幼年时的故事给大家听。怀静弟弟十分高兴地答应了,我家小妹儿也十分乖巧,拿了几块芝麻糖摆在幺姑面前,一定要幺姑吃,逗得幺姑很开心。这时怀静趁机走过来拉着幺姑的手要她讲讲小时候的故事给大家听,么姑很爽快地答应了。

  幺姑告诉我们,她是罗家最小的姑娘,也是罗君彤弟兄们最小的姐姐,按家乡风俗,弟弟们都喊她幺姐,晚辈们则称呼她幺姑。她看着我们都听得很认真,就定下心来喝了一口沱茶,操着一口十足的家乡话娓娓道来。

  幺姑告诉我们,罗家人一直住在四川营山乡下,父亲在乡里教私塾。生活来源主要还靠祖上留下的少许田产为生。罗君彤小时候长得十分帅气,人又很聪明,父母亲都很宠爱他。罗君彤是大清光绪十八年出生的,按公历推算是1892年。他刚满十岁的时候还很不懂事,看见邻居家孩子放风筝,他也吵着要上山放风筝。爸妈只好叫我想想办法,因为乡下人进城一趟不容易,再说,为了买只风筝就专门进趟城也实在不划算。

  我那时只比君彤大三岁,其实也是一个不太懂事的小姑娘,只不过乡坝头的女孩子从小都比男孩子能干得多,地里活家务活都会做一些。自从爸妈安排这个事情后,我心里就多长了个心眼。到了晚上,我去把邻居二娃子的风筝借到家里来捉摸,很快就知道了其中的奥妙。原来风筝的骨架是用削得很薄的小竹片做的,风筝的双翅和筝身是用很薄的半透明的牛皮纸做的,风筝后面拖着的长长的尾巴可以用纸做,也可以用竹片和牛皮纸合做,根据各人的喜好定制。

  第二天,刚吃过早饭我就开始做风筝了。当时我家有个帮工的陈大爷,他听说我要给君彤做风筝就赶过来帮忙,没一会儿功夫就把薄薄的竹片削好了。随后又按着我画出的图样裁好牛皮纸,用精线把风筝的骨架扎好,再用浓浆糊把整个风筝粘起来,就这样风筝就基本上做好了,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给凤筝装上尾巴。

  为了使第一次试飞的风筝更加美丽动人,我还用彩笔在风筝身上涂上各种图案和颜色,就这样几只风筝很快就做好了。我赶快跑到爸爸妈妈面前报功,他们闻讯后还特地来看了看,好好夸奖了我一顿。

  笫二天早上,打开院门,阵阵清香的空气扑面而来,放眼望去,大地一遍绿茵,星星点点的菜花儿把春天装扮得格外美丽,一条小溪从院前不远处流过,在春日阳光照耀下泛起一片金黄。早饭后,我带着弟弟上山坡放风筝。我们拿的是一架最普通的丅字型风筝,经过院前小溪上的独木桥,走过一片菜花地后就到了一座小山坡前。我们姐弟俩高兴地爬上山坡,拿出风筝放起来。君彤弟弟拿着风筝一个劲儿地沿着小路朝前跑,一阵山风吹起,风筝很快升入半空,只能看见它逐渐消失在云雾中的影子。

  我们两姐弟并肩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在云雾中不断穿行的风筝的身影,忍不住浮想连翩。我试着问他:君彤小弟,你长大了想干点什么?像爸爸一样当个老师好不好?他专心致意地在那儿放他的凤筝,默然不作回答。过了一会儿,当我再次问他的时候,他仰望着流云中不断穿行的风筝,大声说:我长大后要当一名将军,保卫国家,保卫家乡!从那时开始我总感到他和其它弟弟不一样,小小年纪心存高远,长大了一定有出息。

  君彤自五岁开始跟着爸爸上私熟。七、八岁以后,清皇朝也做了不少改革,特别是兴洋务,办学堂,鼓励青年学子外出留洋这方面作得特别突出。所以君彤小时候只念了三年私熟,以后就上了新学堂。

  ==本节全文完==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