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一个执着的追梦人

时间:2020/9/27 作者: 末文 热度: 324609
  这个故事很悲壮,主人公确很伟大。

  1991年,我的儿子一周岁了,传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兰菲姐考上大学了。高中阶段她读了九年,这已是她的第五次高考。

  我们是堂姐弟,她大我一岁,小学初中高中我们都是同班,并同时参加高考,只是我高考时她没通过预选关,预选是那个时代特别不人性化的政策!以1985年为例,我们两个班共107名学生,预选名额是32人,这样75人高考的资格就被提前剥夺了。记得那年我快开学时见到了兰菲姐,她向我投出了羡慕的目光。我只是同情,却又爱莫能助,因为此时我们两家闹了不小的纠纷,关系还在僵持着、别扭着。她说想再复习一年,我顺着她的话给予了鼓励,放弃了确是很可惜,实际上我的被录取已让她看到了希望。山里的孩子是能够走出大山的。之后,她去了我市第一中学,那是所名校,不是复习,是从高一重新再读,这样到1988年她才会再次参加高考。开学后我又去信叮嘱,“考试时一定要灵活,特别是看着特简单的题,一定要小心,多想想如此简单的题为何出现在了考题里,可能是送分但更可能是陷阱,这样或许会避免不必要的丢分”。但愿对她有所帮助,心里也总在为她祈祷,因为我们的求学路确实很艰辛。

  到了1988年,此时我已在外地工作,没再联系,主要是路途遥远,那时候通讯不方便,还有就是不想打扰她,怕给她思想压力。很是可惜,她又是差一点点,分数让兰菲保持着“想头”,这是命运最捉弄人的地方。之后我们有过交流,她愿意复读,我也建议再复习,努力到这个份上放弃了的确可惜。一年后还是没被录取!命运对她确是不公平。后来没再接触,我这边忙,主要是兰菲姐“不再见人”,她早就意识到了自己“另类”的身份,于是封闭自己,这是个必然的过程,是人类自我保护的天性。我能体会到她内心的压力,内心里我也认为可能要放弃了,也真心希望她放弃的,因为那样会避免更多尴尬,“不再见人”不是好办法。她的“不再见人”已使我担心着她的心理承受能力。非常万幸,于无声处听惊雷,此时确传来了兰菲被录取的消息。兰菲越过了那道“龙门”。“忍耐是苦涩的,但它的果实却是甘甜的”。此语好像是卢梭专门为兰菲说的。毫无疑问,她又参加了两次高考。我想像不到,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时她是什么心情,多年的艰辛肯定会瞬间消散,身心如释重负。单听人说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哭了一天、窝憋了一天,大喜大悲!第二天,打扮了一个最最漂亮的自己迈出了那一步,开始了崭新的生活,脸色和玫瑰一样鲜艳……

  兰菲有多么不容易,很多人想象不到。在我们那个年代,背着煎饼去上学,一次备足一个星期的,复习一年得付出多少代价,得经受多少人的白眼与不屑一顾,没有人去思考。现在想来,单是她的那份淡定与从容足以征服我们。她经受了太多白眼与嘲笑,包括我自己也想过:“别再考了,干点啥不行啊”,可她就像马拉松比赛最后撞线的那个人,有成绩没有排名,观众多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绅士风度象征性地给点掌声、赞美,但选手可能已听不到掌声,因为实在太累了,已过了自己所能忍受的极限。目的毕竟是达到了,那是自己的壮举,也是人类的壮举。世界上足够70亿人吧,每次参加马拉松赛的也就2万人?兰菲姐坚持了九年,多数人持有的是不屑与不齿,那就问了,诺大的一个中国,有多少人能够坚持九年?!

  这一年她实际已25岁了。25岁,是一个谈婚论嫁的年龄,而兰菲却还趴在课桌旁,陪着一群孩子在努力着,游戏着,还在接受着可能比自己年龄小的老师的教诲,还在踩着独木桥,就像国外那个超龄的女体操妈妈选手与芳华少女同台竞技一样。努力的结果是有可能踏上对岸,摘得硕果,但极有可能跌落在地,结束自己半途而废的征程。没有成绩,更不会有掌声,不缺的是诋毁,损耗的确是人生最最无价的青春。这些她不可能不考虑,因此不可能没有压力。此时的她还没尝过任何生活的乐趣,好歹她初心如磐。从心底里佩服她啊!现在,她可以扬眉吐气了。我们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兰菲姐好样的!”

  “让他们说去吧,我又没偷没抢,不就是多复习了几年嘛”,兰菲终于笑了,笑的天真、满足,复原了她那久违的灿烂的笑容,也透露着坚强、自信与淡定。人需要笑容。人先学会笑才能够笑对人生。

  好多人说兰菲姐的被录取是新版的《范进中举》,更有甚者还送她一外号:范退。一个美丽的女孩子,被冠以如此刻薄的绰号,何等的恶毒。此事,她是否知晓我不知道。这些年,每逢与她交流我都没有勇气提这件事,害怕触及她内心的伤疤。可是,当时同学圈朋友圈里却经常有人提及:

  “范退啥情况了?”

  “她还能进吗?”

  “她善于以退为进!”

  ……

  每个奋斗者的背后都隐藏着许多各式各样的面孔。

  害怕贫困这自然,害怕别人富有就是不对了。

  茶余饭后总要牵她出来遛遛,极尽挖苦之能是。她美的一面,善良的一面,奋斗励志的一面无人关注,更无人颂扬,却搜肠刮肚送出如此不怀好意的挖苦与诮编,这就是世俗吗?她的爷爷也反复劝过:“闺女孩子怎么找不着个婆家?”是兰菲的母亲阻止了他的插手。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村许多站街晒太阳的人竟然也没滋哒啦味地编派兰菲姐:“乜个孩子才没有料唻”,“贪慌学习(土语:忙着学习),啥都耽误了”。面对这一切,她所能做的,一是认真刻苦的学习。兰菲属于那种因家贫而养成用功习惯的一族。她的刻苦是没有人能做到的,这一点同学们都清楚。有付出就有回报,这个观点是对的,但付出与回报的对等性人人都是不一样的,与她相比,我、我们这些人是幸运的,最应当知足了。她平时的成绩足以被录取的,或许是运气在作祟吧。主要是这种无形的压力实际上会严重影响她的发挥,越想考好越考不好,使自己跌入一个恶性的循环,但是没办法,因为摆脱的唯一办法就是考上大学,而现在是没考上,只好再回到那个恶性的几乎置她于死地的怪圈里。这就是逻辑。“想死的心都有”,我相信这是她的心里话,也是只能对很少很少的人说出的心里话,很难得,她能说与我听,这是对我的信任与肯定了。第二就是躲避了。除躲避外可能没有其他好办法。就像明星出门戴口罩。躲避世俗的眼光,躲避已经考上大学的同学,躲避一切熟人,就连我也曾经是她躲避的对象。面对世俗投过来的目光,面对不善解人意、不顾死活的挖苦与嘲讽,不学会躲避是足以折杀一个人的。为了躲避世俗,她得不停地变换学校,出过丑的人喜欢蜗居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把自己隐藏起来,绝缘与外界,给自己提供或创造一个卧薪尝胆的空间,然后再图一鸣惊人。至此,我才明白“走你的路,让他们去说吧”为何会响彻全球。非常万幸的是这一切都成了假设,兰菲没让我们失望,她活出了自我。

  每次高考前,兰菲的母亲都去找我们村的盲人黑叔算卦。答复要么是“能考上”,要么不吱声。“这个事,黑叔没吱声呢”,心里马上就忐忑不安。前前后后,她母亲一共找黑叔算过六次卦,时间都在春节前后。母亲能用的劲也都用上了。“六”是她母亲补上去的,本来共算了五次卦,一数算心里咯噔一下,“五”便是误住了,于是又多付了一次钱。“六”是个吉利的数字。当然,这些细节兰菲都不知晓。

  兰菲姐是很美的,不乏追求者。于是恋爱并嫁给了小她一岁,实际比她小7岁的同班同学,开始了自己幸福而多彩的人生。漫漫求学路使她明白了什么是执着,而爱情告诉了她什么是永恒。“英雄不问出路,美女不看岁数”。凡事都有个平衡论吧?考场失意,情场如意,职场得益,兰菲姐做了一名小学教师,这是她最最称心如意的工作,她的一生注定要在校园里度过的了。这使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远离”纷繁的社会,回归她那“不想见人”的原生态。天天守着一群阳光灿烂、天真无邪的孩子,安心培育着她的幼苗,永远保持着自己那颗未泯的童心,算是她大苦大难之后的的大“后福”吧。“人是槐蓝蛋”,相信兰菲体会的更深吧。

  高中读了九年,再怎么说也是个悲剧。人的一生有几个九年?悲剧起于万人挤独木桥的高考,起于僵化的城乡二元体制。作为共和国的一名“60后”,想离开我们村那片贫瘠的土地,只有考上大学。这想法那想法考不上大学都只好丢掉想法。兰菲的求学路不可能再被复制,她没有能力去引领一个时代,确有幸终结了一个时代;她没有能力去控制舆论,确能牢牢地把握住自己。这就是了不起的兰菲!她的收获源于她的执着与坚守,她始终在践行着“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她目前的快乐基于她的纯净、守心与知足,得来真真的不容易,得好好去品味、去享受、去珍惜。小时候我们是玩伴,大了后是同学,我曾不止一次地想“我与她不一个层次”,“千万不能向她学习”,心里根本就瞧她不起。我大错特错了。在我青年时期兰菲姐不值一提,在我中年后兰菲姐确是伟大的,且越来越伟大,伟大的让我无法企及,“须仰视才见”。她确确实实已是我励志的楷模。年少不懂她,还多次诮编她,读懂她已近中年。现在读懂她也着实不晚。

  我们都是追梦人,人人都是祖国、社会、家庭的有用之人,但每个人的路径不一样,面对的都是不平坦的大道,请多一些宽容、理解与支持吧。

  兰菲一家生活的确实很好。

  追梦路上难免磕磕绊绊。评头论足,说三道四者,闭嘴吧……
赞(2772)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