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别样心情

时间:2020/7/14 作者: 周健 热度: 275804

  上午九点半,我们正在会议室进行业务研讨,妻子打来电话,问我现在是否有时间,我问什么事,她语气慌乱地说,刚接到养老院电话,她妈脑梗更严重了,嘴歪得更很,喝水都困难,睡觉时左眼闭不上,院长建议送医院治疗。姐妹及弟弟都上班,沒时间去,让我赶紧去带她妈上医院。

  她妈已七十多岁了,育有三女一男,老伴十年前因尿毒症去世。她自己一直有高血压、糖尿病,去年得了脑梗,几乎不能行走,在医院治疗了近一个月才出来,但仍需依靠一个手杖艰难慢行。唯一的儿子、儿媳自称工作繁忙无暇照料,便把她送进了颐养院,儿子声称这是一个条件很好的养老院,虽然三个女儿、女婿对此愤愤不平,但也无可奈何。到养老院住了快一年了,儿子、儿媳极少去看望,可谓撒手不管,倒是女儿、女婿及外孙女们会隔三差五地去探望她,并且几乎每个周六或周日都会相约接她出来吃饭,聊聊家常,逗她开心。

  我赶紧告假携妻赶到养老院。到医院一看,老岳母的确嘴歪眼斜,说话跑风,言语不清。养老院是个七层的楼房,是以前的厂房改造旳。房间的门大多开着,昏暗不堪,可见到里面的人,有的躺着,有的半坐着。楼道里大多是坐在轮椅上的人,也有拄单拐、双拐的,有的呆呆地坐那里,有的发出奇怪的嚎叫,也有一些没听过的音乐飘过来,偶尔也能听到护工的呵斥声。楼道玻璃外是防护网。那里的气味让人窒息,各色人等的模样让人心酸。我总感觉他们像是一群被遗弃的人。想到假若我的未来也是这样就会不寒而栗,也许别无选择,抑或在劫难逃,多数人大抵如此。

  妻复印病历后,立即给她妈收拾药品、衣物等,老岳母一边帮着一边说着含糊不清的话。收拾完了,正准备去跟院长办离院手续,老岳母却说她不到医院了,坚称没病。她又坐到了床上,解开收拾好的东西,准备放回原处。她接着自言自语:“我没病,这只是你方叔给我开的玩笑。昨夜在梦里我们聊天时,你方叔说我会嘴歪眼斜,谁知一觉醒来真是这样,死老头子说话真灵验!”她说的方叔我是认识的,住在她的后院,十多年前就故去了,生前爱开玩笑。我们说这与做梦无关,先到医院检查一下再说。“不去了!”她对我妻吼道:“你夜里买些纸到大路边给你方叔烧烧,求他别开玩笑了。一烧准好,就几块钱的事。”我们说不能迷信,到医院检查后治疗才是正道,不能耽误最佳治疗时间。但她仍说不到医院,必须烧纸才能避灾。

  我们又不能逼她到医院,没办法,妻子只好打电话请示她大姐。大姐是个有学问的人,在单位也是个领导,见多识广,因忙于公务没能赶来。了解情况后,大姐也没办法,只好说按老妈妈的意思办吧,明天看情况再说。又给他弟打电话,他弟说你们看着办,再没下文。他弟也是单位的领导,也许工作太忙,沒时间照看自己的亲妈,就好象他是他们家嫁出去的女儿,而他的三个姐妹是家里的男丁一样。由此我便很自然地想到升米恩、斗米仇的典故。

  回家的路上,我和妻子都感到郁闷。我对她说,夜里烧纸我是不会去的,我不信那一套鬼把戏。她说,老妈妈没啥文化,一直就很迷信,去年第一次脑梗时躺床上基本双腿不能动弹,她偷偷打电话给他在农村的侄子,连续三个夜晚在大路边烧纸,祈求纳福,祛病消灾,慢慢地就能拄拐下地了。我说这是心理效应,主要还是医院的治疗起了作用。

  想起今天的境遇,我的心情变得愈发沉重。不由得让我质问人性,乃至怀疑人生。忽然想起国学大师季羡林的语录:“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确实,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这个世上,有人活得轰轰烈烈、名垂千古,有人整日锦衣玉食、潇潇洒洒,但大部分人还是很卑微地活着,辛苦一世,却不得善终。季羡林认为:“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当然,绝对的圆满是不存在的,“家家都有难念的经”。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逃脱不了,人生的过程各不相同,但最后的归宿却完全相同。中国已进入老年社会,养老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那些独生子女,负担之重不可想象。百善孝为先,若儿女们孝心缺失,老年人真是晚景凄凉。进入老年,有个好身体是最重要的,生活能够自理是最大的福份,养儿未必能防老,多子未必就多福,主要的还得靠自己。

  我想,随着社会养老制度的日臻完善,肯定会逐步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若干年后,我不愿成为常在养老院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苟延残喘。但具体怎么安度晚年,却是我辈不得不思考的现实问题。

赞(1)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