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的一九六六年,我正在中学念书。这年夏天,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文革”开始不久,报纸上便报道了毛主席在北京八次接见红卫兵的新闻,接着,全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大串联。我们几个同学为了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精神,决定徒步去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湖南省韶山串联闹革命。
我们打着一面“河南省禹县红卫中学长征队”的红旗,背着背包,和许多串联的学生一样,踏上了去韶山的征途。从河南省禹县到湖南省韶山,相隔千里,不但横跨三省,而且还要过长江、洞庭湖和湘江。但是,一心想着毛主席,千难万险何所惧,不到长城非好汉,革命到底志不移。我们先从禹县到许昌,然后沿着京广铁路,早行夜宿,不停步地向南行进着。走到河南省信阳境内时,天突然下起了大雪,北风卷着雪花漫天飞舞,大地一片洁白。我们迎着飘舞的雪花走着,帽子上、衣服上、背包上都落满了雪,看上去就像是移动着的雪人。在鸡公山下的李家寨车站,刚好有一列火车客车停在那里,客车上的人看到我们在大雪中走着,一个个冻得小脸通红,就招着手向我们喊: “串联的学生,快上车吧,等雪停了再下车走!”
我们没有上车,我们只是对着客车上的旅客笑了笑,便背诵起了毛主席的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背诵着毛主席语录,我们冒雪翻越了鸡公山,继续沿着山路向前走。走在大雪覆盖的山间道路上,望着路边在寒风中来回晃动的枯草,我突然诗兴大发,顿时在心里哼出了一首小诗:纷纷大雪舞,野草皆干枯。学习老红军,踏雪来征途。
雪地里长时间行走,如果说天气寒冷还能用革命意志来战胜的话,最难忍受的是饥饿。虽然那时各地都设有“红卫兵接待站”,但是,我们要学习老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长征的精神,有公路不走,专拣人烟稀少的山间小路走。荒山野岭,道路崎岖,走半天还见不到一个村子,更不用说接待站了。见不到红卫兵接待站,我们只好忍着饥饿行走,有时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后来,我们早晨出发时,事先准备两个馒头,饿了就啃一个馒头,渴了就喝一口水壶的水。水壶水喝完了,就喝河水或抓一把雪解渴。虽然我们走得两脚打泡,双腿酸疼,但是,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相反,我们走在飘雪的山路上,却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有时候,我们面对着雪花飘飘的茫茫荒野和树木茂密的山林,激情澎湃,豪情满怀,便舒展喉咙唱起了革命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选段:“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
记得从武汉到长沙,我们是沿着京广铁路走;从长沙到湘潭,我们走的是公路。在湘潭去韶山的途中,我们看到公路边山包上有一座新坟。新坟前摆放着几个花圈。花圈虽然是纸做的,但是鲜艳夺目,十分显眼,像春天绽放在山坡上的一片鲜花。每一个串联的学生路过这里,都要静默哀悼三分钟。我们问一个正在哀悼的学生,新坟里埋的是什么人?那位学生说,是一位串联的中学生,因为他在去韶山途中得了脑膜炎,临死前留下遗言,活着不能到韶山,死了也要把他埋在离韶山不远的地方!死后,同路的学生和当地老乡就把他埋在了这里。我们听后,心里顿觉沉甸甸的,有一种说出的惋惜和难受,于是,也学着其他同学的样子,在新坟前静默哀悼了三分钟。
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在一九六七年一月十九日来到韶山。望着韶山峥嵘的群山和葱绿的苍松翠柏,聆听着广播上“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的歌曲,我们顿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啊,韶山,红太阳升起的地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诞生地,我们跨越三个省,历经数不清的艰难险阻,徒步行走一千余公里,终于来到了你的身旁!
此时,我们十分自豪和万分激动!当看到毛主席故居的老屋时,便欣喜若狂地奔了过去……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