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第二十 有关能力公式的领悟

时间:2018/10/19 作者: 刁文 热度: 104256

  盲能=识/知X100%


  能力=知/识X100%


  今日,林聪兄微信中提出这样两组公式,问我有何想法意见。以下是吾之微语回录,算是个人体会吧。我说的这些,仅是从喜好佛道修行者方面小释的,或许与林兄想要问的结果,根本不在一个区间范围之内,但它毕竟是我的当下一觉,顺水流语,可供批判。


  这个公式接近老子所描述的那个“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状态。学与道须双向进行,不可偏颇。许多修为者常按字面意思分开解读,以为既然求道,那么内窥本心不外求是必然通径,却忘了外探的食量摄取和糟粕杂质的过滤,固其步而停止不前,终还是不得法,落入小智境,缪其一生而不得解脱(解惑)。


  我们可以简单地做个对映,即:学——知(掌握和了解知识的层面深浅),识——道(智慧境相的大小,通达开朗的宽窄)。那么,这就意味着,当“学——知”很肤浅的时候,其“道——识”的层次也不会高到哪去。换句话说,做“减法”的充分必要条件,大前题首先应该做好“加法”,没有“加法”的积累,你拿什么去做这个减法“损”?加之后的减,与直截了当的减,是不可同语的,因为他们之间所沉淀下来的东西有所不同,极有可能出现前者以为是精华的成分,在后者观来仅仅只是再次的求索过程中的铺垫。就好像不同能量级差的量子,缩小彼此的差别尚需一个跃迁的实现,而“学——知”就是抵达跃迁实现必不可少的涌动呈现,即:累计→衰减→再累计→再衰减→跃迁。


  所谓盲能,就是小觉悟(聪慧)数除上知道(知识)数,分母越大,盲能越小,反之亦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点,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不足,还生在的人皆是带有偏性的“病体”,世上没有无病之人。


  比较“盲能”大小,最好的例子就是那些好为师之者。常以己知面去教化彼之学,以为自己就是千真万确的,却忘了为师的原罪和本体窘迫的局限性属。(说来这也是教育与教化质地所延伸的差异之所在。塑造同模和引导开智,完全是两个概念。)承认自己无知,不丢人,羞人的往往都是那些所谓的百事大通者,愚,不知所愚为何物。想,稍有点思考能力的人,若是遇见某一砖家在那儿胡吹海侃,多半也只是会心一笑而已。辩与不辩,除了逻辑论理之外,还要看看心情好坏。


  再就是另样的“识”,即“见识”。一般来说,见识多固然好,但思想上的禁锢,往往就是因为这个见识在作祟,因为所有的“见识”都是带有先决条件的,都是观察体验者在他所处的时空环境,以及所处的位置等条件约束下获得的见识结果,它并不能等全概之。不做前提条件约束的推论,其结论一般都是很难自洽的。当时空环境改变,当观察体验位置发生了变化,见识也会有所变化。


  “经验是经验者的奴隶”,谁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谁就能把控好“识”的作用。放小“我识”,拓宽桥路,搭界他通,在流动中寻得光亮和明白,盲区,自然自然就会缩小范围。


  所谓能力,大致亦如此,但却要分入世和出世两种状态。


  若是分子不变,入世者空门境相越少,相对来说,能力会大些;分子不断增强亦如此。但这里必须强调跨界知识与深度知识是同等重要的。君不见,被知识所奴役大有人在,那些常把经典背的滚瓜烂熟的,诠释又诠释的典故之人,是没有多大能力的,至少,对文明发展进程,他们是属于保守比较禁锢的一类,经常会大段地背诵经典,口若悬河地颂扬古之圣贤的伟大,又常以现世人心不古作为哀痛,除此之外,他们提不出丁点新的内容,更谈不上有何感想上的创新与进步。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一句,钻入经文而不能走出来的人,是很容易走火入魔的,且这个入魔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陷进了哪方泥塘。他即不是现世人,也不是古代人,他只有一种存在的可能,那就是——完全地、彻头彻尾地落入了经文的符号中,他就是经文符号的另一种呈现。


  不做知识的奴隶,说来轻松,但真正落实到实处,看得还是真功夫,他们应该归属于那种持批判性思维的觉醒人类。


  另有一说,即:空境多了,现世就会有贻误,那个世俗间的能力就会减弱。按此等说法,佛门是比较消极的,至少对想真切入世表现一番的人来说。


  出世者不讲能力。一般来说,他所追求的是持衡平,即追求“一”态势,在生命存在不断拓展的空间里,保有“心中直是衡”的境相。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着自己衡一的态势,而这个变化也只有在不断地“学——知”中获得他“识——道”的本来。换句话说,智,在提高,慧,也必然要提升。无学无识之慧实属空谈妄说。


  请相信,智体也是会出现奇点爆炸的,当智体不断通过“学——知”与“识——道”通桥演绎,他的跃迁就是他生命的再次的升格。


  另,这个公式表达应该说还是很不错的,但还不能概全,做一般性说教还是可以的。因为境界不同,所对映的百分比值是不可等约的。若想再准确精微,其“盲能”和“能力”比率公式还应导入模糊数学“从属度”这个概念才行。


  由此引出另一个话题,即线性因果关系,在生命群(或社会,或大自然宇宙域内)是不能完全准确地做出无漏对映关系的。释迦牟尼佛明白这一点,所以他用了一个“缘”字做了相应的“合”与“离”的调整和补充。


  日常,我们的大脑是很容易陷入理想化成分的,通常所接触或感触的,基本上都是自我感觉在从属度为1的条件下,所推理出来的结论。但事实状态远非如此,马鞍空间的动量关系,仅靠一个线性因果关系是无法做出十分合理的结论(观念)。关照——这个词或许比因果来的更贴切,只不过这个词所涵盖的内容,绝大部分修者还未能深入了解和掌握,也即“知”的层面还处于较为浅层的级别。


  在当下,倘若还处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极其朴素的辩证观层面,不得不说,是依然处在早期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数集可以解释万事万物的古典哲学完美思想主义范畴。是落伍又落伍而不觉晓。试问,为什么是一生二?这其中过程是如何演绎的?难道不会有1.5或其它什么无理数、虚数的出现?其理就一定是不容持疑的真谛嚒?关于这一点,我想,那些提出多维物理弦论、量子力学理论等等,无论是思想实验还是科学实验的工作者,更是应该值得我们敬重和称赞的。


  学下围棋者有句话,定式是要学的,但同时定式是要遗忘的。尤其是阿尔法狗战胜人类所下的招式,更是打破了人们固有的惯性思维模式。僵化处处有,开明时时见。我觉得,当下的人,想要开智,最好的办法就是跟上科学新发现的步伐,而不是死守古典不撒手。


  通常在我们国内常见那种自以为是的国学迂夫子大体都是这种状态,常把易经、道德经等等,推崇成至高无上、可以解释演绎一切的神位书籍。不得不说,这与科学思想相差甚远。惯性使然,巫行玄盛,玄之又玄,终了,还是一个不求甚解。对于真理,进步的科学思想工作者只晓得有自洽域内的“正确”,而无持恒不变的“完全”。你的思想依然处在前人的麾下,并与现代自然科学新发现产生了很大距离,你的认知已经出现了断层(尤其是近期,智体硅基生命的发现,对于自由意识的重新认识、重新解读),你拿什么来说你的这个真理就是千真万确的?


  佛学也是需要发展的,如果你还承认它的一门学问的话(佛教不在此列范畴)。要明白,释迦牟尼佛的思想是开放而不是禁锢的,从他最后有关经的论述就可以知道,自洽都是有条件约束的。看当下,甚至就连佛门清净之地的许多出家人,其言行举止,与佛学完全是背道而驰的。愚乎?悲乎?


  说这些,无非就是想引入一个“从属度”概念,心有此念,或许能把模糊的、难以用文字解释清楚的内容,用数学建模形式给予归纳。


  对于“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与“一门学科只有当它用数学表示的时候,才能被最后称为科学。”这两句话,是极其认同的。


  科学没有发明,只有发现。


  你是发明,还是发现?


  若是发明,可归类于宗教信仰群类,在信真中找到持衡无妄的归路;若是发现,大致也可归类于科学精神持有群类,在批判中获得环证自洽的存在。


  又想,思想巨人、行动上却是矮子与行动超能、思想却是分裂的人,或许都是不可取的。思想能力与行动能力,皆很重要,所谓“知行合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否也应有主次之分呢?谁占主导地位,有关盲能与能力比率上的问答,自会得出不同结果。


  最后再想与友人唠叨一句:经验是经验者的桎梏,但同时也是经验者的奴隶。知识是开明者的基石,但开明者永远都不会做知识上的奴隶。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