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四面山水秀天下

时间:2006/12/21 作者: 冰清林 热度: 93467
    小的时候,在课本里学过这样一篇文章<<桂林山水甲天下>>.那时候儿时我感觉那篇文章把祖国的山河描写的很美,很美!漓江清澈见底的溪水,奇形怪状的石林,纯朴厚道的漓江人.....至今回忆起来仍记忆犹新!
 
    其实我的家乡也很美,很神密,记得98年时被评为国家级风景旅游区,那时来此地的人就洛泽不绝.全国各地的都有.四面山有着现如今保存完好的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__原始森林.有中国最高的瀑布-望乡台.还有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大洪湖,小洪湖.也有至今让人寻思不得其解的长长,朝朝诗句!还有如今保存完好的老子时候的道观.--朝阳观.还有科学家考古的壁画,经过验证是原始社会母系时期,那时原始人类过着群居的生活,他们把一天的收入,打来的动物,摘到的果实用动物骨头刻在石壁上,线条柔和优美流畅,他们画上去的有些动物至今我们都未曾见过.很有科学价值!
 
  四面山的形状似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富士山>>形容的一样,也是东方有一个缺口,四面都是雄山包围着,曾有一位老者的风水先生说,此山的长势如"万马归嘲"怎么不热闹呢!是呀,从九八年开始至今仍热闹非凡.这都要归根于人们对大自然的保护.四面山之水清澈见底,如一面镜子一样明亮,清得逼入你的眼帘,清得如少女怀情的秋波让人看上一眼就来自心里的舒畅.随着这样清,这样纯,这样甘甜的泉水一直向里走,你会来到水的源头,那就是中国最高的瀑布--望乡台瀑布.从绝壁正中飞流直下三千尺!如果你没留神以为是来自九天天外银河之水,巨大的瀑帘,如雷般的瀑声直惯你的耳朵.太阳下一道五光十色的彩虹横跨在瀑布当中.如此完美巨大的来自大自然的佳笔天作,就是诗仙李太白在世也不能把它形容贴切到位.鬼斧神工的大自然之佳作.如果张大千来此,我想他也很难用手中的墨宝把这天然的神韵画得淋漓尽致.沿着瀑布向上行走,一条独特的道路挂在你眼前,让你不敢相信,在如此绝壁的瀑布中还有一条路,如丝带般缠绕在瀑布当中直到瀑顶,沿着这条丝路向上走,直达瀑布的半山腰.此时水倾斜而下,有种身在花果山水连洞一样的感觉.身在其中不觉乐意融融.长长的水线垂直而下,颗颗水珠伴着瀑布的"飞花"从山顶洒下,似仙女散花般的如梦如幻如醉!
 
    随瀑布之水而上,我们来到另一个平静谐和的,有着另一翻风味的"大洪海,小洪海"此地有着宋祖英歌中所唱的那样,"十八里的水路到我的家"!驱车来到码头,映如你眼帘的是绿树与清山倒映在这湖水中,给人一种平静感觉.如此之地是最好的修身养性之所.远处有几只水鸭子在水中时而起飞时而互相追足着,时而戏水,扰乱了这平清的湖水.大自然的祥和完美,是任何人造的场景都不能比拟的.怎么不会被此景所陶醉呢!买了船票上了船,坐在很有味道,很考究手工雕刻的木船上.带给人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原古的感觉.轻轻的荡漾着.船夫已经起船了.静静的我没有说话,细细的在品味着这自然的山水风光.感觉很亲近有种回家的感觉,有着儿时母亲,亲吻你脸庞的感觉.是那么的温馨那么的甜静.那么的安祥,把生活在大都市的烦恼都抛到脑后了.整个人都活脱脱的轻松了舒服了.船顺着水路而上,湖两岸有许多的田园.每片都是绿色匆匆.香气喷面.一副田园山水画.很养眼的.此时我收到自己的视野.眼看一座很秀丽挺拔的青山,上面挂着一个小牌子"太子洞"传说是清朝末年.最后一个太子就到此洞避过难.深受当地山里老百姓的爱戴.而后死于此洞中,为了纪念他因此取名"太子洞"船轻轻的划过太子洞,我还没有找回自己的追述,仿佛自己也随着这山洞回到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微风轻轻的吹过,伴着湖面上的水雾,感觉有点凉,不禁打了一个冷颤.此时才回过神来.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湖的尽头,下船后是一块很平很大的土地.宾馆,农家乐,手工艺品,形成了一条街.很热闹的,路边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四川与贵州的分界线.这条街上全是买手工艺的.有绣花的地毯.蜡染的壁画.木雕的各种手工艺品,人呀,花呀,草呀,树呀.....很多很多.我也买了一个绣花的手提包做纪念.很有民族味道的一个小包,听卖东西的老板说是贵州未出嫁的姑娘亲手绣制的.听说这是一个民族的风俗,如果谁得此物会走好运的.不过对于我来说好运就算了,我主要是欣赏这绣包的特色.很有民族味道.在这样的深山中还有这么一群人在忙碌着,用他们的简单的生活方式工作着,学习着.生存着.很不容易呀.也许还出于这样的心态我再桃了一样工艺品.那就是墙上挂的壁画.我挑了一幅仙女散花.是蜡染的.颜色很鲜明.人物刻画也很细微.不亏是贵州民族特色的蜡染.买好东西.从原路返回.感觉走回去的路很快.不大一会儿就到码头了.下了船我们又驱车去了朝阳观!
 
    车子大约开了一个半小时便到了.下车后眼前是一条大石板路.好久都没有走此路了,有种"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的感觉.图步走了大约半小时就到了至今保存完好的古观--朝阳观.门是用石头卷成的.给人一种很古老,很神密的感觉.观旁边有一棵拒说与观同岁的参天大树.很苍老也很有生机的老树.树枝散得很开.枝叶很茂盛.如一位经历岁月苍桑洗礼的老者.而这位"老者"他又见证了些什么样的年岁,什么样的人物.留给我们永远是假想和无尽的追忆!来到道观中,石头堆卷的门里面黑幽幽的,门两边是很奇特的诗句,"右边是:"朝霞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朝","左边是:"茅芦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横幅是"朝长"看了许久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感觉很奇怪.如此佳句出自何人之口.至今仍是一个秘.永远的秘,拒后人猜测,此诗句大约也出自与老子同一个年代.因为道观中有一口井,而井口上面的雕卸物是一个神童洒尿的雕像.雕得很细致,手工很精致,把一个孩童很调皮的样子刻画得淋漓尽致.穿地石门走进去,隐隐有一点光亮.抬头一看原来是观顶上面的石头经不住风吹雨打已经破旧烂了一个洞.阳光就是从上面洒下来的.我们几个人轻轻的走进观中,看见观内四周的石壁上全是文字.写书的很整洁,笔峰苍劲有力.什么字体都有,不过大多数都是书写老子的儒家思想.什么道德经呀,礼仪呀,所以门上的"朝长"诗句可能后人也是从这个方面猜测出来的,是出于老子时代的文学产物.看着这样奇怪的诗句,这样独特的书写,感觉古人的文学,古人的优雅,独芳自欣.隐居生活,可以想像得到的.但很遗憾的是这位诗句的作著没有找到.观外的园林中有一座孤坟,也许年代已旧,看不清楚上面的字迹和日期,从字体的大致结构上看,也是出于老子时代的文字.所以经过多方面的论证和猜测,觉得此道观应该出于老子时代.看完了这另世人震惊的文化遗产.才感觉到中国的五千年是那么的博大今生.谈古论今,有多少风流人物,才子佳人.为后人留下多少名作佳话呢!带着卷恋不舍和遗憾的心情看完了这一切.一路上心情很复杂的下了山.感觉一代才子就这样葬身于孤山中,无人问津,感觉很凄凉.如果他在世应该是一位世人很好的良师益友.再见了,森林中平静而又孤独的才子.我将把你的诗句,你的文字通过我的方式传给这世上的每一个人.让后世的人去感觉你的风彩.你的精神,你的文彩.你的书法风格.你留给我们的又将是一笔无价之宝--文学财富!
 
    这就是我畅游四面山后的感想.它不但山美水美,物美,青山秀水,绿树成荫,空气清新,蓝天白天,鸟语花香,泉水轻呤,轻风扑面.瀑布成群,雄山俊林.湖水如静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他博大今生的自然资源--保存最好的原始森林.到了此地他能给你一份宁静,给你一份温馨,给你一份神密,给你一份在都市是永远也享受不到的清幽和祥和的感觉.朋友有空不妨去感觉一下.回归一下大自然的怀抱.把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压力都扔给大自然.给自己的心情放个假吧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