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智慧和信仰,这一切皆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因素,而且是能量和能力的内核之一。反观自身,此时的自己竟然感到的却是耻辱、拙劣与躁动,是自己的无能。
又说:“如果你的心灵足够丰富,即使身处最单调的环境,你仍能保持自得其乐。如果你的心灵足够高贵,即使遭遇最悲惨的灾难,你仍能自强不息。这是一笔任何外力都夺不走的财富,是孟子所云——人之安宅——,你可以藉此安身立命。”
“丰富、高贵、财富、自强不息”,这些如此熟悉的词语,曾经被自己一再地诠释,用行动及语言。然而,这些珍贵的品质,却又常常流离失所,随风起伏,抑或摇摇欲坠,那么险象环生。我为曾经的失去感到悲哀,我为这悲哀感到自己的无能,我又为这无能想到“自强不息。”
纵观自己的生命,锱铢必较,小小的利害却难以舍得,所谓的宇宙意识和生死观念,因此飘渺,好像只是昙花一现的梦,一闪的念。保守自己,安于宅第,则可以无虑无虞?无忧无惧?应该是宅心宅人,皆有利哉。
转身他顾,看到那王国或者围城之中,多层多色人等的阴谋诡计,争斗倾轧,比较杂杂乱乱汹汹逢逢的现实生活,感到处之弃之的傍徨和疑惑,是参与其中呢?还是退守自保?参与其中的利害,于我没有意义,或者四十多年来为己所不欲不愿,这有些自恃清高的,有些不同流合污的,但是否又是怯弱的表现,是自己的无能吗?这与“做一个承受不幸的人”何以相比相论。
站在人性善恶的界河堤岸,满目苍夷创伤,或者柳风碧水,不知如何是好,当初的不与世俗苟且,凛然不可繁乱,是书生气吗?是理想主义,是虚无缥缈的吗?四十多岁的中年,要改变初衷,所谓“现实点”的去工作,“现实点”的去和人周旋?是识时务,还是抵御不了这些中年沧桑之后的低级诱惑?
我的左手翻看着,关于《圣经》的札记,谈到一个人若超越这些局限,不受狭隘的本能和习俗的支配,从而博爱宇宙一切之生灵。这是越俗的吗?是清高越众,而成为圣人圣徒者吗?不与凡众同俗,必遭凡中众之鄙夷,不宽恕而恶俗,必遭凡众之唾弃。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是爱人之博爱,与清高之不同俗的区别,也是高于人而又爱人的原因吧。所以有人打你的右脸,那就连左脸也让他打吧。这,决不仅仅是关于一个宗教和信仰的传言。爱憎分明,睚眦必报,做一个能够承受不幸的人,彼此彼此,是否均可采撷。
——此时已经暮春时节,这早年的一段文字,知道有些稚嫩,并不是一贯的认知,而是一个季节的缘故。万千的春花次第开放,又依次凋零,但傍晚所见到的城郊的幽幽麦田,却在晚风中摇曳着,微微喜悦着,我已经看到那一片片的金黄,在霸水河岸,在泱泱中原;不再是一个季节,而是一个轮回,一方周年。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