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读到网上的一篇题为《北京师范大学,我要陪你一起从A走到Z》,感慨良多。想必一定是出自我们的一位师弟或师妹笔下,从文中展示的那一份精美别致的北师大《录取通知书》的签署日期看,是2015年7月。
读着文中的每一段落,凝视其中每一帧陌生却似乎又那样熟悉的校园照片,思绪瞬间将我牵回到那遥远的39年前。
那时,我们也同样年轻,同样激情豪迈。无论时光过去多久,历史都会告诉后人,那是一个永不退色的激情年代,也正是在那年的初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青涩懵懂的我们,踏进了这所被历史渲染成金子般颜色的校园,成为百年历史中有案可稽的众多前辈和后来者中的一员,直至今日,我们仍然为此心存骄傲和自豪!
时光荏苒,但岁月并没有辜负我们对自己这所伟大母校的感怀和依恋,这倒不是因为我们在此后的岁月中,有过多少惊天伟业,而是因为在那四年间,我们经历了人生中最最值得记忆的1400多个日日夜夜,经历了亲如兄弟般的厮磨并且随着时间的远去,这些美好而温暖的记忆,在我们脑海中却一次次闪回而变得愈加清晰起来。我仍然能够记得这第一天,铺好床铺,与初次相识的你们,聚在体育馆的那场篮球赛;我更记得当我投进那一记进球后笑得是那样的青涩。记得春寒料峭的3月,在东方天际还未显露曙光的时分,我们身着印有“北师大”的运动衫,成行成列地环跑在煤渣铺成的田径场的跑道上;记得在日后的晨间操前,睡不醒的室友总要让“丁师傅”夺门而入去掏被窝才能痛苦挣扎着起床的那一幕一幕,现在想来反倒是那样有趣和难忘。没有忘记那条伴随了我们四年时光的通往教学楼的柏油路,没有忘记,早已不复存在的那间开水房,没有忘记每天晚饭后都要去的、但早已成为记忆了的那座三层的图书馆,更不会忘记晚自习后约上三三两两常去的“乐群餐厅”,一瓶玫瑰色的佐餐酒和一碗热馄饨;记得每一场露天电影带给我们的陶醉和快乐!最最不能忘记的,是为我们遮风避雨,平复训练后身体略感疲惫的宿舍。尽管现在看来,当年的宿舍是那样的简陋,但它让我们联想到放出炽热红光的电炉和滋滋有味的荷包蛋、油炸花生米。还是在宿舍,围着“板儿砖”单放机,第一次听到了邓丽君,记住了“又见炊烟”的优美旋律;还是在宿舍,我们最先感受了刘文正的“三月里的小雨”带给我们的台湾校园歌曲如清风拂面般的清新。当然,也是在宿舍,我们兄弟间,已经记不得为了什么而争吵得面红耳赤。
四年中,每当临近暑期前备考的日子,我们会在晚饭后来到操场,倚靠在看台上,背诵着早已记不得内容的课本,此时的田径场,已经告别一天的喧嚣,回归空旷和沉寂,而天边那一抹绚烂的晚霞,成为永驻我们心中的一幅最美的画卷。
四年中,每个中秋之夜,衬着银色的月光,我们都会聚拢在一起把酒言欢,微醺后的我们,心中荡漾着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也有爱的萌动,那是一种无法抑制的青春的冲动,因为那时我们正年轻!
告别母校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已经记不清有过多少次的聚首,但每次相逢,都像是“一生一会”,言谈间,明知道谈及的话题都是重复无数遍的陈年往事,但我们乐此不疲,因为这里有我们朝夕相处的四年,我们已亲如兄弟。
这么多年来,我们每次的聚会,无一例外的会因为始终没有老肖的音讯而为他牵肠挂肚;而当一旦在30多年后真正重逢在一起的那一刻,剩下的只有由衷的喜悦。
而然至今让我们牵挂的,还有我们的余洋兄弟,这些年你好吗?
当最近一次老佘来京,在为他接风的午宴上,坐在他身边的我注意到,他将第一杯酒默默地洒向他身前的地面,眼圈泛红,我当然懂,他是想起了已经在天堂安息的我们的老臧和春虎兄弟。。。。。。。。。。。
此刻,我们不该忘怀的还有太多太多。
四年来,引领过我们的每一位先生,他(她)们都将永久的保留在我们的记忆中。40年过去了,如今的先生们,多半已近耄耋,有的老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愿他(她)们安息!愿还健在的先生们,晚年安康、长寿!
今年是农历丁酉年,也是我们兄弟中不止一位的甲子之年,谨此,我为正逢60华诞之年和已过甲子年的学长们,为再有一两年也将步入这个年龄的我的弟兄们,奉上我的一位挚友书写的对子,让我们互勉。
愿岁月静好,愿我们的情谊与母校长存:
“甘苦六十载恰秋风起处霜叶正艳,
舍得一百年似江河日落残照也浓”
嘉辉。于丁酉年母亲节。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