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越剧,是环境使然。我们这一带妇孺皆能听懂越腔。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越剧的黄金时期。我结缘于斯,受益于斯,也是受了父亲的影响。
看戏是从看路头戏开始的。
一、忙路头戏和忙戏脚
我们管“看”叫“忙”。正春、农闲时节,庙里有老戏可“忙”了。草台班子凑的路头戏是越剧的早期阶段,,文革后,农村文化阵地占领者一是电影,二是路头戏,可见戏之兴盛。忙戏,连小孩子都要买票。戏台在观音庙里。有一次,我们趁管门头的老摆太公不备,想溜过去,可惜像中彩,机会等于零,有一次眼看到了戏台了,却硬被拽了回来。咚咚锵锵的声音如雨点骤落在心儿上,加快了脚步,可庙门的两小木窗早满了人,有幸可探头探脑了,也只能探到冰山一角,去趴门右的窗格吧,做戏的妆早扮好了,赶上在扮妆,、却只能窥一斑。
幸而有戏脚可忙。离散戏还有十几分钟罢,照例,老摆终于摆着一双瘸腿划走了。左扇木头大门也开了,或坐或蹲的一群铁粉们以超人速度被吸进磁场,牢牢地附在磁铁上。展露的戏脚却几乎千篇一律,不厌!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生三大乐事占了两,高兴!或者小人被罚,奸人得惩,好人得报,过瘾!在亢奋的喊声中,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鼓乐阵阵,台上台下笑奤如花,人生得以圆满结局,正义得以伸张,小民得以慰藉,正能量得以传递,社会才得以和谐。
为了能在上学期间看满这十几分钟,我们用二、三分钟时间跑完平时走路约十分钟的路程。村子又来戏班了。我们散学即跑,背上书包即跑。一次雨天汰洗泥巴,太匆忙了!冲走了一只鞋!但顾不得了,干脆提了一只鞋光了脚去看戏!
忙戏脚吊起了忙戏的胃口。花花绿绿,俊俊俏俏,悲悲切切,咿咿呀呀,嘻嘻哈哈,看得人傻傻痴痴,眼泪花花。戏,让人恍恍惚惚。
夜,十一点了,天井下热气腾腾豆腐干的香气氤氲在如烟如雾的氛围中,如同戏台中的人物。
衣袖的挥袖,帽翅的晃动,玉带的盘桓,美丽的招式,台上的神奇招引人一探庐山真面目。于是,后台就那么神秘着。看她们涂脂抹粉,盘髻戴冠,包头束胸,白衫白裤,俊眉俊眼,亮闪闪的诱人。
还学做戏的吃相,猜做了十八夜的女小生的年岁,过瘾!
最过瘾的还是做戏。地方好找,在大队室的农具屋里。唱戏词不难,年年看,早熟了,编戏也不难,相似情节拆拆合合;导戏也不难,分配角色看特长——会扭屁股的做小花脸;一头马尾长发的做小生,因为小生非得要长发,相公落难时拿它甩地上——谁叫我们没有假头发呢。阿青长发,正是做小生的料。阿英鹅蛋脸,皮肤白,且盘了个发髻,当小旦!要相没相,要技没技的几个做做兵当当太监,也乐意。我呢,当大清官,现在晓得是净角了。进宫面圣了,整冠,提玉带,捋“胡须”,瞪眼睛,耸眉毛,拟鼓乐,摹琴声……好威风!
童年因越剧而快乐。
二、父亲
童年因越剧而充实。
1.看剧本戏。父亲放戏曲影片了,我看;公社影剧院落成了,我看;请国营剧团做戏了,我看;县剧团的王少楼老师来了,我更爱看。一来二去,看出了名堂。这名堂多得很。光是水袖,名堂就多。高兴时舞袖,生气时甩袖,情急时绞袖,害羞时举袖齐眉……
2.听戏。家里弦歌不断,《劝黛》就是听父亲的二胡学会的,一台台戏则是听父亲的唱片背熟的。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沉淀下沉甸甸的收获——我学会了各个越剧流派的唱法,记烂了不少整本的戏词。后来听烂了越剧,换个京剧的、黄梅戏的,还有别的剧种的戏。听戏为我打开了戏曲之门。
3.看戏书。翻出家藏的《越剧戏考》、《人民戏剧》,了解戏态万象。
4.写戏,翻父亲编的戏,接触编剧理论,编织翡翠色的梦幻……
感谢父亲,让我爱上越剧;感谢越剧,让我爱上戏曲,爱上文学艺术,教我真善美,医我愚笨拙。
越剧不但增长见识,还有益身心,胜于吃药。烦恼时唱《孔雀东南飞》,落泪排毒;沮丧时,歌《穆桂英挂帅》,引人奋进。状元文天祥荡气回肠,双枪陆文龙涤骨清肠。失眠时,王君安纯正尹派裊裊婷婷,助我酣然入梦;心躁时,李敏天簌之音绕梁不绝,赐我醍醐熄火。以戏会友,其乐悠悠;学戏看戏,充实生活。
生活离不开越剧,电视节目中,戏曲频道是我最爱,写作题材中,绕不开戏人戏事。当粉丝让我年轻,赋诗词赞人寄情,动情时如痴如醉:一曲《玉蜻蜓》,一颗催泪弹。不算,还要刨根究底情节真伪,申时行与徐元宰是否同系一人……真是痴得可以!不光是这戏……未读戏校,未去剧团,未成编剧,诚为憾事,但自己从事的职业还可以为越剧做点事。越剧从娃娃抓起,我乐于参加推广它的活动。
年轻的朋友们,来看场戏吧!因为爱上越剧是幸福的事。
附:
鹧鸪天 芳华尹派小生王君安
擅演红楼梦里人,《盘妻》、《柳永》又翻新。君安名验前生印,尹派腔播赤子心。
人俊秀,嗓清醇。典雅唯美气绝伦,不与桃李争颜色,难得通灵本性真。
浣溪沙 芳华花旦李敏
流水行云款步移,暗香清骨水仙肌,风韵独具一青衣。山合磬圆音袅袅,声腔澄似碧琉璃。涤心天天簌引人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