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花开见佛

时间:2016/2/17 作者: 感知然*刘 热度: 67232

  昏昏沉沉睡去,迷迷糊糊醒来,窗外杨树哗哗声,疑是风雨又再来。我昨晚煎熬许久才入睡,心里牵挂着东山禅寺的那几株牡丹。
       我出生在牡丹的故乡菏泽,自从学了 周茂叔的《爱莲说》对牡丹就不怎么的喜欢了,想想并不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句的影响。个中的缘由自己心中也模模糊糊,不能一一说清,就这样地不喜欢着。
       平凡的生活,平凡着过。我的同学一波接一波地追逐着各种各样的流行风,风的远逝,留下来的总是心中无限的惆怅和失落。我没有那么多的情商消耗,一如既往地把空余的时间交给一行一行排码工整的文字,浏览着不同的书籍。不求博览群书,只想把空聊无慰的闲情填满。书香盈盈何须花,沁人心扉的那些文字背后的美妙意境足以让人体味无穷。
       无意中接触了佛学,感觉 流水样的清爽神韵,不求西天的乐土,只求在喧嚣的时下有一种让人心田宁静的氛围。静谧的环境里有条件使自己停下来审视自己过去、现在、将来所做和想做的事,是否有些许价值沉淀下来。没有别墅的豪华,没有山珍的美味,自己还能心安理得的一天一天地过着日子。
       春来人困乏,星期天看了一上午书,吃过午饭,小憩片刻,想起了去年这个时候到寺院看到的那几株牡丹。节假日闲余的时间,我因晕车的缘故,不愿坐车远游,就到寺院听听经唱,看看经文,听师傅开示俗人心中解不过去的结。在洒满佛光的宝地上沐浴醒悟的灵气,是最好的选举,私下里觉着这是清心的好地方。不间断地来,次数多了,就结识了几位师傅。也得到可以随便走走的默许。寺院是不可以让闲人随便参观的,特别是师傅的住处,我想可能是怕外界的俗人身上的俗气玷污了这方圣洁的斋戒之地吧。
        去年四月下旬的一天,我正在默记寺院墙壁上的《三世因果经》 ,感叹着“三世因果说不尽,苍天不亏善心人”。叹服着那些德位相配的世人。一位年轻的师傅高兴地对我说:前院的牡丹开得很好,你去看看吧。我一听牡丹,立马想起耳闻能祥的那句“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心里嘀咕着:这象征富贵的牡丹该不该长在这世外天地。联想着和尚背女子过河的故事,暗笑自己的修养之低。
        那几株牡丹开的着实正浓,黄的欲滴,粉的争妍,黑牡丹很抢眼,  不过十来株,每一株都有十几朵,因是此花开的时令,倒给人一种花海的感觉。我很是诧异,不知道是何原因,寺院里的任何植物花草,都比外面的茂盛,是师傅的勤快,还是佛祖的庇佑呢?心里就记住了着这几株惹人的牡丹,也有些羡慕她们的佛缘。 在佛祖的面前,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是他的亲子。佛的博大,让我领悟到“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 境界。 
       今年,我从花蕾时就关注着这几株牡丹,心里盼着花期的到来,去年的那个年轻师傅笑我:执著心太重。人应该学会放下,才能让自己生活的轻松愉快。牡丹花开了,那位年轻的师傅和我一同观赏,师傅的言语不多,每每说出的话都让我这半百岁之人汗颜。师傅不退稚嫩的面孔常带笑容,她慢慢俯下身,嗅嗅盛开的花朵。我一时有些感动:这就是“芙蓉向脸两边开”的诠释画面,原来是这般的美妙,“眼里有诗,心中有画”,被师傅和牡丹演绎着新的境界。从此,牡丹之爱,我不再异议。
      我担心着牡丹,早早地来到寺院,一夜风雨过后,牡丹竟然无恙,且无比鲜艳,带水珠的牡丹,花娇叶肥,呈现出的生机无语可比,在我语塞词穷时,飞来一只蜜蜂,落在花蕊上,组合着动人之景。我快速地拿出手机,留下一张永恒的画面。
     我给师傅看照片,还说了我的担心,师傅依然笑笑说:该经历的就不能躲避,承受了就会超脱。我不知道听懂没听懂师傅的话,师傅是说人呢,还是花?都有吧!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2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