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校在山间--致我的大学校园

时间:2015/12/24 作者: 莫凭栏 热度: 93140

    我的大学校园,在山间,因为成长在北国的缘故,校内的一草一物都是我来之前所没预料到的,就是多年来我所追求的那种意境,青竹成簇,沿山拾阶,青山在侧,曲径通幽,更兼有落英缤纷淡雅的荷花池,一朵朵清莲在摇着婀娜的身姿,让人的心,无比的清凉与惬意。

    进入这个校园才让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更深邃的风景在后面”,大概就是“初见平淡,再见惊艳”吧!这可一点也不同于“初见惊艳,再见依然”,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与领悟。 

    山路曲曲环环,如果站在山脚往向看,高竣但不压人,因为有那么多叫不出名字的如垂柳般绿色植物,反倒让人有亲近的感觉呢,正如辛弃疾所说,“我见青山的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那如果站在山顶往不看,就会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因为太陡峻了,可仅管是这样,还是让人难以推却,看那从山脚拔地而起的一簇簇、高大俊俏的竹子,向你挥展着枝叶,许多甚至比你站的山顶还高出的好多呢,让我不得不感叹北国的竹子终究不比南国,单是他们这般韧劲和永不言弃永不停竭的勇气就值得我们学习。

    行走在山路中间更有别有洞天的感觉,流连山间,采撷花草,特别是好朋友们在一起,把和大自然的感情和接触定格成为永远。那么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我想与花草树木也自成风景。这应该是一种幸福吧虽身在喧嚣红尘,但却能在山间生活,正所谓“山水之间,真有清音”。古语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我既然不是智者,也不是仁者,但却与他们有不约而同的雅趣。竹子的郁葱繁茂也让人心生宁静,所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啊,竹本淡泊,它的那种给人的超凡脱俗的气质,是别的植物所不能够比拟的。

    读到了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庐山》,其中一段话让我有了共鸣,山,没有了文人本也不要紧,却少了一种韵味,一种风情。我并不承认我是文人,但我肯定不会比他们对山的热爱少丝毫的。我认为山的深邃与清幽可以让人除纷扰,净心尘,这也是因为有了山的静谧。“幸有我来,山不孤独,幸有山在,我不染俗”,应该是这样的吧,我与山之间,是有默契的,只是少了心灵的沟通,那既然与山相邻而居,我是自然经常去陪它的,当然也会请它为我净化心灵的。

    有竹,有荷,有幽径,有拾级,有山石,无亭,无溪流,但没有也罢,与其说是一种遗憾,不如说是一种残缺的美丽。不是有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嘛,那是残缺,不也是自成风景吗?

    我会选一天亲自去探探山的深邃的,环山而绕,愈爬愈高,云在山脚,树比肩头,曲折的山路,似轻柔的飘带,蜿蜿蜒蜒,飘荡山间,行至转折处,让人不禁惊叹:俯瞰层峦叠翠,满目青绿一片清凉,那心境该是多末爽朗!未来校之前只知道校内有几座山罢了,没想到校在山间,教学楼附近还有高山在侧,青草满涯,即使上课累了眼睛的余光也会满眼青绿,那就舒畅了好多。

 既然校在山间,那么读山就不再是曾经以为那么遥远的事情了,我想我会常常去读山的,远远的读其沧茫,近近的读其清幽,读青、读绿,读它们为什么耐得住寂寞。校在山间,是我意料之外的事情,既然给了我那么丰厚的资源,我会从山上吸取那种博大之气的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料我应如……

                                                                                                                     写作日期:2013年9月8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