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赎罪并不等同于幸福,但,罪行的救赎会带来幸福的种子。
三天的时间,与它作伴,我笑过,哭过,到了“离别”的时刻,我不知该为它的故事高兴,还是悲伤。或许,它的故事并不那么真实;或许,它只是三千弱水中的一瓢;又或许,它只是今夜一现的昙花。然而,我的心里已经抹不去了,哈桑,阿米尔老爷,阿米尔,拉辛汗,索拉博……那只蓝风筝,那棵石榴树,那本《沙纳玛》,那一切的一切。
它,便是《追风筝的人》。
没有意料之中,有的是意料之外。正是这些意外,让我看到了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一个关于爱与友情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我”与父亲便是需要自我救赎的人,而哈桑、阿里与拉辛汗则是爱与友情的代表,此后出现的索拉博更是救赎路上的关键。
作为哈桑眼中的主人与朋友,“我”会拿哈桑的不识字取笑嘲弄他,而哈桑则会在半夜起床聆听“我”的创作并给“我”鼓励与建议;当“我”被阿塞夫欺负时,哈桑会用弹弓对着阿塞夫的脸,而当哈桑为了“我”的蓝风筝被阿塞夫羞辱时,“我”却选择了逃跑;为得到哈桑的惩罚、求得心安,“我”向哈桑扔出一个又一个石榴,然而,哈桑却选择了不还手;为了驱赶哈桑,“我”诬陷他偷了“我”的生日礼物,而哈桑则选择了再一次为“我”牺牲,默默忍受“我”的诬陷……而“我”所做的所有,一部分来自于“我”本有的卑劣性格,但更多的则是因为“我”想获得父亲的认可、疼爱和关注,所以“我”选择了背叛哈桑、牺牲哈桑,甚至于在美国的日子里逐渐忘了哈桑。然而多年以后,拉辛汗叔叔的一个电话使“我”忆起过往的种种,他的一句“来吧。这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更使“我”明白,那些背叛他都知道。于是,“我”选择回到了家园,来到了拉辛汗的身边。在这里,“我”知道了爸爸的谎言,知道了哈桑是“我”的兄弟,知道哈桑还留有一个孩子在世间……在听完拉辛汗的述说后,在经过一番思想煎熬后,“我”选择了一条终结谎言和背叛的路,一条救赎之路。而在这条路上,意外地,“我”遇到了儿时欺负“我”和哈桑的阿塞夫,这一次,“我”勇敢地站了出来,和阿塞夫开始了一场较量,虽然被揍得很惨,但第一次,“我”感到如此地心安理得,最终,“我”成功地救出了那个男孩—索拉博。之后,虽然历经重重考验,但“我”顺利地将索拉博带回美国,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通过风筝打开了他的心扉,同时,也开始追逐属于“我”的那只风筝。
这便是阿米尔的自我救赎。有时我想,故事中的阿米尔是幸运的,因为,他有机会得到救赎。而这个机会,或许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仍记得那行字,某个夏日一个男孩刻在石榴树上的,“阿米尔和哈桑,喀布尔的苏丹”;仍记得,某个冬日另一个男孩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我想,或许这个机会,是冥冥之中哈桑留给他的老朋友的。留下索拉博,为的便是让他的老朋友活得轻松一点儿。只是他不知,阿米尔少爷,那个让他义无反顾的人,那个他深爱着的人,竟是他的亲哥哥。而他俩,他们的美好回忆,夹杂着些许忧伤的童年,都定格在了那个和平的年代。
“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一条性命,你偷走他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夺走他子女的父亲。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没有比盗窃更十恶不赦的事情了”。故事中,阿米尔的父亲这样教导阿米尔。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值得崇拜与敬仰的父亲,却生生地偷走了朋友阿里的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剥夺了哈桑知道真相的权利。或许,正因为如此,他早早地便走上了救赎这条路。他施舍街头上的穷人,为流浪的儿童建造恤孤院,把钱给有需要的朋友。而在他的葬礼上,成群的哀悼者排着队给予他祝愿,对他的善行表示感谢,“帮我在泰曼尼盖了房子”,“我走投无路,他借钱给我”,“他与我一面之缘,帮我找到工作”等等。因为他的深切自责,他做了这一系列的善事,他在自我救赎。记得拉辛汗给阿米尔的信中有这么一句话,“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或许,他已经获救。只是,他仍然没有饶恕自己,他把自己的罪行间接地转移到了阿米尔的身上。也许,正如拉辛汗所说,“你父亲对你严厉,也是对自己严厉”。仍记得,当十一岁的阿米尔把出战诗歌比赛获得胜利的消息告诉他时,他只是冷漠地点了点头,说了句“不错”;当看完比武竞赛的阿米尔哭成泪人时,身为父亲的他没有半句安慰,反而眼里充满了厌恶之情;又或者,当阿米尔创作完第一篇短篇小说,希冀得到他的嘉奖与鼓舞时,他的表情显示着他对此并无多大兴趣……这种种,我想,其实都是他对自己的苛责吧,只是一不小心让阿米尔受到伤害罢了。有时,我也会觉得,或许在他的心里,这样的惩罚也是一种救赎的方式!
可幸的是,阿米尔最终救赎了他和他的父亲。他带回了那个孤儿,那个遗落在喀布尔的孩子。
也许,这样的救赎便是最好的结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