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羊口
今天65级校友回校过同学会,一个在美国发展的陈姓同学讲了一个故事。这个和共和国同龄的老校友,不远万里,就是为了和昔日初中的同窗一叙衷肠。他讲到了一个同学曼碰巧给他母亲作保姆,看到了他的相片,虽然时隔30年,她还是认出了他。不到半年,这个同学就疯了,再后来就死了。
我不知道曼疯的原因,但依常理来说,同学的巨大差距无疑增加了她的烦恼,至少也是一个催化剂。
岁月和命运,有时候我们不得不信。发展就像扑克牌,有了一把好牌,你未必会赢;没有一把好牌,你更得努力,不然你一定会输得更惨。
这个陈姓的老男孩,回忆起了中学的点点滴滴。他忏悔于没学好俄语,辜负了老师的期望,讲了和同学如何捉弄摩登的年青女老师,也深情地回忆起了初中几何给他打开了一扇窗,让他发现了自己,走向了世界。
陈校友40多岁才开始学英语,上世纪移民最火热的年代到的美国,这搁当时是非常让人羡慕的事,他没有讲他的光荣与辉煌,同学之间,讲这些太俗了。
我想起了我的初中同学,尽管有的像大多数人说的那样混得不好,但人情味很浓,让人很温暖。而以前不太看好的调皮的同学,现在普遍比成绩好的活得滋润。由此,我又想到了我们现在的教育,无论老师还是校长,衡量一个学生优不优秀,眼中只有成绩,衡量一个老师优不优秀,眼中只有成绩。刚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据说中学成绩不太好,长期在60-90间,难怪成不了院士,因为她首先成不了博士,流不了洋。
现在的领导真好当,往往只需眼睛往上看。一旦当了领导,自然就成了专家,再往前一步,继而又成了全能冠军。素不知这种精细化(精英+细节+化骨绵掌),在成就一些所谓的成绩时,化掉了多少历史,化掉了多少人的幸福和健康,化掉了多少长期的潜在的价值。
所以我非常担心现在的教育,所谓的因材施教都是围绕精英进行的,最终多少人因为贴了非精英的标签而被忽视,多少成绩是通过改变生源而出来的。然后领导陶醉在成绩中对外大声宣布“我”的能耐,像打了鸡血一样,向上要钱,向下发号施令,弄虚作假成了家常便饭。教育本身都作假,怎么能够期望假教育出真人才呢?如果真出了人才,我相信也是因为假教育没有覆盖到他们,要么就是这种人只要有成长的基本土壤,是哪里都出得来的人才。
人生是长跑,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中学教育更是一个短跑,甚而至于充其量只是助跑。教育要像培养儿媳和女婿一样培养学生,这样生命才会真正绽放。
陈校友是努力的,也是幸福的。他在学校学到了人文关怀,学到了学习的基本技巧,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和人生方向。
未来的教育家们,我们作何思考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