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时,重庆这回来了个《公交车上的等待》。出于对小的爱与宽容,大家等了一分钟。可是小男孩的妈妈还没到,于是车上的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耽误了大家时间。等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的上了车,所有的人都沉默了。这是对先前抱怨的沉默,是良心的不安?
让我们来还原一下公交车上的抱怨。
“师傅,快点走哦,我们还要赶时间大嘛!”
“哪家的小娃儿啰,小娃不懂事,大人也不懂事吗?”
“细娃的话,都信得么?”
“不晓得现在的人啷个带的娃儿。”
“让娃儿下车,赶下一班啰,车多得很。”
“对,非要赶斗凑。”
“师傅走得了,走得了,耽搁了时间你赔得起不?”
“哪个做点好事把娃儿哄下去嘛?”
“小崽儿,坐下一班。”
…… ……
也许还会有不同的版本,甚至还有更难听的话。
我相信,如果归类,我可能也是车中的大多数乘客,毕竟大家生活节奏都很快,都有事,有时候就是那么一两分钟,也要掐着时间来,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乘客最后的沉默,事实上已经认可和原宥了等待,这是一种迟来的温馨。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情况,比如,有可能刚赶了远程火车换 乘公交,可能上班站累了,非常想坐一会儿,可能身体有点不舒服,我们并不想让座。只要不强迫我们道德,那就是道德的。我没有丝毫抱怨社会公德心的意思,只 要大家多理解,多沟通,我相信很多事情可以发展得更好。比如小男孩给大家说,他的妈妈腿脚不方便,相信大家就不会有后边的良心不安,公交上一定会唱响爱的 主旋律。如果大家考虑到小孩需要照顾,大人没上来,多等一阵,或者留下好心人,不赶时间的人等到下一班车再和小孩一家人走,也何尝不可?
我们很多时候不是不能爱,不是不想爱,是付不起爱的代价啊!万 一小男孩嘴上无毛乱说呢?万一小孩的母亲很久都不来呢?万一小孩的母亲没有残疾呢?万一想留下来的人是人贩子呢?我们总是持怀疑和不信任的目光打量这个纷 繁的世界,但我们内心又都充满渴望。我们都愿意做爱的建设者和传递者,却怕感染上病毒。
公交车是浓缩的公共空间,大家还比较容易产生爱心.倘若空间足够大,是车站、码头、广场、街道,是社区,大到人们几乎没有任何交集,人们的心里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爱的经营又会怎么样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