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
1998年,那年我5岁,上学的第一年,在村里的小学开始上学前班。17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能记在脑子里的只是一些少的可怜的片段。
只记得当时是我妈带去学校我和小雨里报的名,只记得小小的办公室挤满了大人和孩子,只记得我们与父母分别的那一刻,哭闹声一片的教室。我也不知道现在上学第一天的小孩在与父母分别的时刻是否也哭着,喊着,拉扯着父母的衣袖,追在他们身后?我不知道当年的自己为什么也会大哭,或许是被同伴们感染了,或许是对我妈的依恋,又或许只是一种面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我也不知道当年的小孩是否也会和我一样,常常想起自己上学第一天的情景?
虽然是哭着开始,最后却是乐在其中。我们开始结交新的朋友,开始学汉语拼音,开始在自己的书本上认真地写下歪歪斜斜的名字,开始认识另外一个世界。我们早已遗忘了当初上学的不情愿,与父母第一次短暂分别的伤心与恐惧,我们开始沉浸在这个美丽的新世界里。
那时的我还是一个野丫头,课前与同学追追打打,踢房子,跳皮筋,那时我们最后一节课是大扫除,打扫完教室后,就和伙伴们趴在升国旗的台子上写作业,我还记得被汗浸湿的秋衣,打纸画后的脏兮兮的手,还有永远有铅笔痕迹的鼻尖。放学后,跑进家里,把书包一扔,和小伙伴继续踢房子,跳皮筋,或者去钓龙虾。我们姐弟四个偶尔会把家里偷来点腌制的猪肉当诱饵,等到天已经黑的时候才意犹未尽地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会碰见村里的大妈们,她们会跟我们说:你们妈喊你们回家吃饭呢。走到离家不远的地方,就会听见我妈扯着嗓子站在大门口喊我们回家吃饭,然后我们也扯着嗓子回应她一声。然后再我妈的叙叙叨叨中,端着碗吃着饭,看着电视。
这样的日子一直到我们四个孩子陆续上了初中才结束,当初的小伙伴也都陆续上了初中。当年还在大人怀里的小孩也上了初中。村里上小学的孩子大多去了镇里的小学,村里的小学从最初“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后来就连那几只“雀”都飞走了,它最终在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倒下了。那样的日子我再也没有亲历过,那样的场景再也没有看过。
改革开放30多年,人们兜里的钱变多了,日子过的好了,人的心也变大了。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涌入,城市越来越繁荣了,农村越来越没落了。昔日热闹的乡村景象只能从人们的记忆中去找寻。我很庆幸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拥有着农村孩子独有的童趣。我也很庆幸村子里的人大部分还居住在这块熟悉的土地上,尽管他们把他们的晚辈送进了城市。我还能在回老家的时候,从这些熟悉的大人们身上找到美好的旧时光。我不是在批判什么,城市在发展,乡村在蜕变,新事物来了,旧事物自然要消亡,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没有必要装模做样地感伤。我只是想告诉自己,永远不要忘记了自己曾经生活的地方,不要丢弃人生之初的体验。
有回忆的地方就有故乡,有故乡的地方就有童趣。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