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青春绽放藤条江畔

时间:2015/4/10 作者: 钦寻 热度: 90024

青春绽放藤条江畔

                                             ——钦寻

 

题记:

尘世浮华,难掩青春绽放;没有顾虑,充满遐想,热情奔放,活力张扬;呐喊,抉择,离别,欢笑……美好的青春总在不经意间逝去,留下的是永不磨灭的印记。

 

2005年3月8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不只因为它是我的节日,更因为它改变了我生命的轨迹。就在这天,为了打小立下的志向,背上沉重的行囊、告别家人来到了滇南边陲藤条江畔,开始我的“支边”生涯。

  当我沐浴着滚烫灼人的江风走进元阳县黄茅岭中学,看着这远离城市喧嚣的校园,感受着学生质朴的笑声,迎接着老师们投来的亲切笑容,我的心平静下来。我知道我一定会在这里收获人生最重要的财富。

说实话,初来乍到的我也曾心怀忐忑:学校地处河谷,天气闷热,蚊虫叮咬,交通不便,生活艰苦,身边没有亲朋好友,买点日常用品要跑3公里路,真担心自己能否坚持下来。感谢黄茅岭中学所有教职工,是他们在工作上、生活上给予我最大的帮助,让我很快地融入学校,成为这里的一分子。

解除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我很快进入角色,刻苦钻研教育教学工作。但由于之前一直在小学代课,对中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手法都不是很熟悉,这让我很不安,也有些气馁。学校领导知道情况后特意指派了一位语文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带我,一有机会就安排我到县城学校听课,还鼓励并促成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培训,让我从一名新手快速华丽地成长为过硬的中学语文教师。

学校不遗余力地培养着我,身边的师生也在用实际行动教育着我,感动着我。初三年级的李波老师,她的班里有个勤学好问的苗族男生,从开学到期末几乎不回家,连每月交给食堂的米都是同学帮他从家里带来,遇到周末食堂不煮饭,他就在教学楼背后用砖石垒灶,以瓷缸作锅,就着点咸菜解决一日三餐。偶尔间,单身汉们也会热情地叫他到宿舍一起吃饭,对此,他倒是乐意接受;吃过饭,他总会帮我们收拾残局,隔三差五还会主动帮我们女老师提水,买鸡蛋。2005年7月,这位学生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元阳一中;2008年7月,这位学生以全县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云南大学;2012年9月,这位学生成了我的同事。记得有一次冬运会,参加八百米长跑的初二年级学生李文亮晕倒啦,他的班主任普信民老师二话不说,背起他就往卫生院跑。事后听说,这位老师经常为学生垫付医药费,并且从不接受学生或家长的“赔款”。用他的话说,作为老师,我没法在经济上给予你们更多的帮助,能够为你们垫付一次医药费,那是我们作为师生的情义,不图别的,只求你们以后能传递爱心,善待他人。

李欣是我们班上的女生,鬼点子多,号召力强,经常扮演幕后指挥,让你拿她无可奈何。到了下学期,她的坏毛病越来越多,班主任高老师多次找她谈话,但收效甚微。一个冬天的上午,李欣到办公室领取县政府按月例发的生活补助,细心的高老师发现孩子外衣的边角是用订书针钉上去的,她立马让李欣脱下上衣帮她缝上。高老师一针针、一线线为孩子缝衣服的情景,如春天里的阳光,暖暖地照进李欣的心间,令在座的我很是感动。第二天早晨,李欣告诉我,她把《木兰诗》全背下来了,笑容甜甜的。这件事使我明白,简单粗暴地批评孩子们的缺点与错误,弄不好会适得其反,真要理智地处理好这些问题,需要老师全身心地付出,甚至于甘愿承受委屈与伤痛。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品尝过艰辛与清贫,回报的是与学生在一起的充实和快乐、欣慰与感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2010年冬运会那一次韵律操比赛。尽管赛前作了充分的准备,但比赛结果我们班仅获得了第二名。到晚自习时原以为会听到很多抱怨甚至乱作一团,但出乎预料的是教室里静得瘆人,黑板上赫然写着“老师,对不起!”几个大字。顿时我全身热血沸腾,感慨万端。我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告诉他们:今天的比赛,虽然我们屈居第二,但从中我们懂得了怎样正确地面对失败,这才是最重要的!相信自己,年轻没有失败,更大的成功在等待着我们!事隔多年,这些情景历历在目,如在眼前,让我禁不住要对曾经带给我伤痛与欢笑、美好与感动的人们说声“谢谢!”

幸福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十年光阴转瞬即逝,如今的我有了自己的家庭,夫妻恩爱,女儿乖巧,当上了骨干教师,验证了当初的誓言。尽管青春将逝,容颜不再,但只要教育事业需要我,孩子们需要我,我仍会带着感恩的心留下来。因为我深深眷恋这片土地,我要继续扎根边疆,用生命和智慧演绎教育的精彩,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