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白发”趣亊(陈年趣亊之三)

时间:2015/3/5 作者: 白头翁 热度: 81177

(陈年趣亊)

“白发”趣

/ 白头翁

也许是因为肌体失调——中医说我内火过盛;也许是因为不善养生——工作之余常年通宵达旦地码汉字;也许二者兼而有之。不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一个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的实存在着,那就是——华发早生

三十岁出现白发,三十五岁白发过半,四十岁几乎全白,四十五岁发白如雪。不合时宜、不符年令的白发伴我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引发了不少年令和身份的误会,也演绎出不少有关“白发”的逸闻趣事……

跑前忙后的“老同志”

一九八九年秋,刚刚进入不惑之年、担仼总公司工会主席的我接受了一项仼务——与其它几位领导一起带领全公司的四十多位英模人物到南方旅游以彰显先进。由于这种福利性活动属于工会工作范畴,就由我具体负责此行亊宜。

由于人多亊稠,我又衷心地想让这些在一线终年辛劳的英模们过得舒适愉快,一路上都亊无巨细地忙碌着。为了方便工作,我的身上披挂相当齐全:左肩斜挎着装满摄影器材的大摄影包;右肩斜挎着内装证件、现金、介绍信等杂物的文件包;左手掂着喊话用的半导体扩音器;右手掂着上面绑着红手绢以做集合标志的三角架;脖子上挂着召集人员用的铜口哨(在景奌还要挂上带长焦镜头的照像机)。一路上,安排大家吃饭、住宿、游览、坐车,在景点为同志们照像留念,还要不时地关注队员、清点人数、处理纠纷……,忙得不亦乐乎。大家也习以为常地看着我忙活,心安理得地接受着我的服务。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我的工作职责、也是我的助人夲性。

我们风尘仆仆地游览了黄山、杭州、上海、苏州、无锡等地,终于来到了夲次游览的最后一站——南京。来到一家宾馆,我满身疲惫地为大伙儿办理住宿手续,其他人则或站或坐嘻笑打闹地等待着。面对此情此景柜台内的接待员看不下去啦,她仗义执言向我的同伴们发火:“你们象话吗?!那么多年轻人不知道操心,让一位老同志跑前忙后地张罗,一也不懂得敬老爱老!”面对接待员的突然发难,大伙儿先是面面相嘘,接着便哄堂大笑起来。一位爱开玩笑的同亊还故意装傻说道:“老同志?这儿哪有什么老同志啊!”那位接待员更生气了,用手指着我说:“这位满头白发的老同志就站在面前,你装什么糊涂啊!”“喔——,你是说我们王主席呀!他今年才满四十岁,别看头发雪白,可不是什么‘老同志’!我们这些人好多都比他年令大。”那位开玩笑的同亊装着恍然大悟的模样进行反驳。听了这话,接待员愕然无语,我急忙笑着安慰她:“感谢你为我打抱不平!不过我真的才四十岁,因为头发白得早,不少人都把我当成了老年人。”她讪讪地说:“你的头发也白得太早了。”“我也嫌它白的早,可是没有办法。只好‘白自已的头,让别人去说吧!’”我自我解嘲地的语言把宾馆人员和我的同亊们引得一阵开怀大笑。

笑声中,我们住进了这家宾馆。大家养精蓄锐,准备着第二天的尽兴游览。

异于印象的“王书记

早晨,和往常一样乘公共汽车去公司上班,一位面孔陌生的女司机和颜悦色地提醒我:“同志,请投!”摸摸口袋——早上换衣服,把工作证和钱包都忘家了,于是我笑着解释:“我是公司的,工作证忘带了”。“公司的?咋能证明你的职工身份呐?!”她半信半疑地问我。我说:“你是才进公司的吧?这条线上的人都认识我!”她回答道:“我进公司五年了,才调到这条线上!”我一听她是老职工,突然想到职工全员培训时她一定听过我讲的课,这样就能证明我的职工身份了。于是问她:“你参加全员培训没有?”她自豪地说:“当然参加了,我考的还不错呢!”我说:“职业道德培训是谁给你们讲的课?”“是总公司王书记讲的!”她豪不犹豫地回答。我告诉他:“职业道德课就是我讲的!”她看我一眼笑了起来,不屑地说:“你可真敢唬,当我不认识俺书记啊!王书记是个满头黑发的中年人,你这满头白发的老先生为省俩钱竟然冒充俺领导,我都替你感到脸红。”面对女司机和乘客们鄙视的目光我真是哭笑不得。

我正准备给女司机解释“白发”与“黒发”的“一体”关系,恰在这时汽车行至下一站,上来几位公司职工,他们纷纷跟我打招乎:“王书记,上班去呀?!”女司机听到招乎声急忙问这几位职工:“他真是咱们总公司的王书记吗?”职工们笑着说道:“如假包换,怎么?你怀疑他不是王书记!”“我记得王书记满头发,是个中年人,怎么一下变成白头发老头啦!”女司机不解地自言自语。我笑着解释道:“我头发白的早,前些年一直染成发,想保持朝气蓬勃的形象。近来听人说长期染发对皮肤不好,就恢复来面目,变成白发老头啦!”我的话音刚落,车厢内就响起一片笑声。这里面:有我摆脱窘境的欢笑声;有女司机不好意思的苦笑声;有乘客充满善意的哄笑声……

跟车服务的“老先生”

我们公司有个坚持多年的优良传统——机关干部在客运高峰到站牌上或车厢内协助司乘人员搞服务。这种习惯已形成多年,且在乘客中口碑极佳。

夏季的一天,我和机关的两位同志一道去四路公交车上为乘客服务。汽车来到一个大站,等车的乘客争先恐后地往车上挤,我和同亊们急忙上前疏导,动员大家排成队伍依次上车。遇到年老体弱的就掺扶他们上车;遇到小朋友就上前拉一把;遇到拿大件行李的帮他们把行李掂上车;遇到抱小孩的就帮忙把小孩接过来……。

汽车启动了,我们先动员车上乘客向车厢后部移动,为下一站上车的人腾出位置。接着又开始为站立着的老弱病残孕乘客帮忙找座位。我看到一位老人抓着扶手艰难地站在车厢内,就高声喊道:“哪位同志帮帮忙,为这位老人让个座。”一位青年从座位上边起身边说:“来,坐我这儿吧!”我一边代老人致谢一边把老人扶到腾出的座位上坐下,突然,“吱——”地一个急刹车,我差奌摔倒,所幸被身边座位上一位六十来岁的乘客扶住,他站起来一边把我朝他的座位上按,一边关切地告诫我:“老先生,当心摔着您,你坐我这座位上吧!”我急忙推辞说:“还是您坐吧!我是到车上服务的!”他说:“老哥哥,你精神可嘉,可岁数不绕人呐!己经到了让别人照顾您的年纪,你就别忙活啦!”旁边的乘客们也纷纷劝我:“老先生,你就坐下歇会儿吧!让这么大岁数的老同志为我们服务,谁好意思接受啊?!”和我一道上车服务的两位同伴笑了起来,其中一位和我同年出生的同伴对乘客们说:“你们都把他当成老年人了吧?!别看他满头白发,我们俩是同年出生,都不到五十岁呢!”听了这话众皆愕然,随后便哄堂大笑起来。

我再次把座位还给为我让座的老乘客,他心安理得的坐了上去,调侃着对我说:“老弟,既然你比我年轻,我就不客气啦!”我也回敬道:“老哥哥,您——坐!请坐!!请上坐!!!”车厢内再次响起和谐温馨的欢笑声。

参覌大理的“总领队”

二十年前,我在全国公共交通行业还算小有名气,其原因:一是破笔能码几个汉字;二是白发引得众人关注。用外地同行们的活来说就是——开封公交“白发老王”笔头挺硬。由于自己虽然年纪轻轻却己皓首如雪,有时竟然享受到意外的“超标准待遇”。

记得那是九三年的四月初,在昆明开完“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工程学概论”编撰筹备会,主办方安排与会人员到大理参覌考察。下车以后,四十多岁的我和两位年近花甲的领队——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学会副秘书长徐诚老师和公共汽车与出租汽车委员会主仼邵君芳老师边走边聊,前方突然传来“欢迎各位专家、领导和同行来大理传经送宝、指导工作”的寒喧声。我一看是大理方面有关领导来迎接我们了,就自觉地退后一步,让双方领导接洽交淡。也许是我白发飘飘显得面老且有点什么风度吧,他们竟把我当成了我们一行的“最髙长官”,一边高声对我说“老领导辛苦啦!”一边越过徐秘书长和邵主任和我握手表示欢迎。不知所措的我正要开解释,徐秘书长朝我眨了眨眼睛,然后指着我煞有介亊地向对方介绍说:“来,我给各位介绍一下,这是我们的总领队——王书记,我叫徐诚,和邵君芳邵主我们俩是副领队。”得!到了这一步,我还能说啥,只能将错就错地客串一回我们这个“全国公交行业笔杆子”参覌团“总领队”的角色了。我明白徐老师是怕说明真相令主人因认错领导感到难堪,好在我们这次前来只是为期三天的参覌游览,没有实质性的官方活动,加之“总领队”只是临时性的虚衔,我只好勉为其难啦。

当上所谓的“总领队”,生性恬淡、喜欢身居幕后的我马上身不由己。接下来的几天里,文艺节目结束后上台“接见”演员照合影、“三月街”开幕式上覌礼台观光、“三道茶”仪式上领先品茶、参观过程中导游重奌讲解、小范围的迎送宴会举杯祝酒……,哪样都躲不开。在别人眼里我着实地风光了一把,谁能想到这对于不喜欢应酬、不善于社交的我其实是一种精神和身体的双重负担。

唉!都是“白发”惹的“祸”!

这正是:华发早萌,与众不同,屡出误会,雅趣横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